放棄修讀本港大學「神科」,是否壞事?

這些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一邊乘風破浪,但學生一邊中途跳船的,人數正在增長。至於大學,能吸引優才留低的,能量有遞減的趨勢,低處未算低。

大學聯招放榜,憑DSE成績券入場,對普羅的香港中學生來說,政府全資助的大學而又是「神科」學系的,當是首選。即或不然,能夠入讀本港全資助學位課程的,還是歡喜快樂,趕快先報到,免得學位有損失。

放棄本地大學學位個案增加

先本港後境外,大抵都是參加聯招的香港學生選大學的先後次序。但近年卻陸續出現「逆流」選校個案。三年前,筆者在這裏提及︰一位港島區歷史悠久的學校學生,考獲六科5**的狀元級成績,結果是不選本港大學的「神科」醫學系,卻前往北京大學唸歷史系,走進自己喜愛的歷史天地,以淳樸平實的求學之心,從容面對世俗的懷疑眼光。

上周,筆者又再遇一真實個案,一位獲取DSE成績優良的考生,按分入座,被分配到熱門大學的翻譯學系。與此同時,南京大學的德文系,亦提供學位給該考生。

按香港學生的慣性選擇、升學輔導老師的意見、父母的期盼,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本港名牌大學的翻譯學系,名譽就業都有保障,但該考生卻是放棄本港的學位,一心一意選擇南京大學,8月底前去報到,9月開始南京大學學習之旅。「我選擇南京大學的原因,最主要是我嚮往這歷史名城,另外,南京大學是中國重點大學,還有一點是,我相信南京大學是可以讓學生安心唸書的地方,還有一點補充,我放棄本港學生認為難入的,也近乎走入神科的學系,職業前景又算吃香的學系,選擇前往很大不確定性的南京大學,這個決定是父母都支持的……」思想成熟、滿懷自信的當事人告訴我。

這些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一邊乘風破浪,但學生一邊中途跳船的,人數正在增長。至於大學,能吸引優才留低的,能量有遞減的趨勢,低處未算低。

如果說中國的希望在教育,香港的教育又如何為這個城市帶來希望呢?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何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