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下稱「基金會」)早前發布成立三年半以來最大型的研究報告。報告指,解決住屋問題的方案,有短、中、長線,但若要徹底解決問題,則要靠填海造地,建議在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造島,建造能容納百萬人居住的智慧型宜居都會,長遠解決房屋短缺問題,並滿足香港未來整體發展需要。
構建人工島 創造宜居都會
報告指出,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就面對山多平地少的地理限制,過往政府透過移山填海的方法發展了沙田、屯門、將軍澳、東涌等一批新市鎮,成功令香港由一條小漁村蛻變成國際大都會。過去十多年鄰近地區如南韓新萬金、新加坡、澳門和深圳等,亦因應社會與經濟需要,各自積極展開成千上萬公頃的大規模填海計劃。
因此,基金會建議借鑑以往新市鎮的發展模式,以及鄰近地區的填海經驗,在政府《香港2030+》報告提出的「東大嶼都會」基礎上,加入更富前瞻性,更有想像力,更具規模的元素,推出「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
有關計劃建議在香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建造面積相當於半個九龍的2,200公頃人工島,興建25至40萬個新住宅單位,估計可以容納70至110萬人口。人工島可經三條主要道路連接其他地區,其中一條連接堅尼地城,一條連接青嶼幹線,另一條連接梅窩,再通往屯門及港珠澳大橋。同時,計劃亦建議興建三條分別連接堅尼地城、美孚及屯門南的鐵路。
全盤規劃 平衡保育和發展
現時香港備受土地供應和房屋短缺問題困擾︰全港的陸地面積約有1,100平方公里,當中只有24%屬已發展土地,正因如此,香港目前已發展土地的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7,400人,不僅比印度孟買多,更是新加坡的2.7倍;以2017年的樓價中位數對比收入中位數計算,香港人相當於要不吃不喝19年才能買樓置業;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亦升至5.1年,創18年來新高;港人人均居住面積亦低至170平方呎,相當於1.3個私家車位。報告指出,土地資源嚴重短缺,不但造成樓價急升,窒礙市民置業,亦嚴重壓縮港人生活空間,限制產業發展,削弱香港長遠競爭力。
報告認為,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文件所列出的18項建議中,無論從成本效益、地勢平坦、保育角度、規劃配套、以至業權糾紛風險等不同角度考量,只有大規模填海造地,才是可以扭轉乾坤的方案。
為了確保計劃能夠平衡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與發展需求,基金會聯同國際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奧雅納工程顧問、ERM香港環境資源管理顧問、以及奧世傲交通規劃及工程顧問,聯合從多方面進行初步研究。工程專家綜合考慮了包括水深、水流、航道、技術、造價及海底公用設施等因素後,認為計劃不論在財政、技術以至環境方面都屬可行,預計最快11年就可完成首階段工程,讓居民入住。
環評專家的報告亦指出,計劃填海地點遠離中華白海豚及江豚的主要棲息地。而為了加強保護生態和自然海岸線,報告亦草擬了一系列保育建議,包括採用免挖掘填海技術,減少對周邊海水水質和海洋生態的潛在影響。填海範圍亦繞過交椅洲、喜靈洲、坪洲、以及發現鮑氏雙足蜥的周公島,並建議在這些地點之間設立至少200米的緩衝區。
五大機遇 重塑香港
報告指出,假如「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能夠順利落實,估計可帶來五大發展機遇,重塑香港新貌。
第一,紓解土地房屋需求。計劃能夠提供大量平地興建住宅,並建議將七成或以上的住宅單位,規劃作興建公營房屋用途,增加可負擔房屋的數目,為基層和中產重建置業階梯。
第二,提升港人生活質素。計劃有助降低全港整體人口密度,區內更可引入多項綠色元素,如太陽能光伏板、海水區域冷卻系統、智能廢物管理系統等,亦可以重新設計宜人的生態海岸線。
第三,釋放舊區重建潛力。香港私人樓宇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據估算,到2046年,全港約有32萬個樓齡超過70年或以上的單位。填海得到的大面積平地,除了可用作安置受舊區重建影響的居民外,亦可以扭轉舊區不斷增加發展密度的趨勢,改善舊區的宜居程度。
第四,擴展行業發展空間。如政府在《香港2030+》提及,「東大嶼都會」可以發展成香港第三個商業核心。計劃亦為多個產業帶來新契機,例如興建一流學府推動教育;興建新型醫院促進醫療;興建國際科研中心鼓勵創科;興建更多展館鞏固香港會議及展覽地位;興建運動場館協助體育發展等。
第五,成為區內交通樞紐。計劃將興建多條主要幹道連接新界西、大嶼山和港島西,實現環迴鐵路設計,改善各區交通;同時,更可藉港珠澳大橋連接大灣區,實現「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
尋求共識 及時行動
報告總結認為,香港的土地儲備不只是社會的重要資產,更是產業發展和市區重建的基石,任何漠視或拖延只會讓社會付上沉重代價,而香港能否在十多年間完成龐大的新都會工程,最關鍵的是執行意志以及社會支持。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表示:「今日香港社會眾多問題總跟土地嚴重短缺有關,我們必須有信心,有勇氣,亦有責任為香港做長遠整體規劃,好讓年輕人及下一代享有更多條件、更大空間,生活得更快樂,工作得更安穩。」
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表示,基金會撰寫發表這份研究報告,希望引領社會突破固有思維,跳出框框,敢於想像未來。她說︰「我們透過理據分析,在權衡各方意見之後,總結認為,只有具規模的填海造地才是最理想、最長治久安的方法。雖說填海時間可能需時十年,假若能以時間換取空間,為下一代帶來快樂成長和安居樂業的新天地,這是最值得投資的項目。希望政府採納我們的意見,馬上行動,更期望能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支持。」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黃元山表示,在維港以外大規模填海造地,是基金會一貫推動的政策倡議,自2015年11月起,已先後發表了六份有關報告。他說︰「香港土地問題嚴重,是因為長期造地追不上需求,導致各種類型的土地供應均供不應求,更讓不少香港市民都處於水深火熱當中;要解決短中期問題必須多管齊下,但假如要解決長遠需求,就需要超過9,000公頃新增土地。」他強調,填海是最具規模性和實際的辦法,要做就要馬上開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