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首次出席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是1998年在曼谷舉行的一屆,當時我剛剛加入前康體發展局出任精英培訓總監一職,也即是負責管理當年的體育學院的精英項目,包括訓練、發展、比賽、運動員事務、教練培訓和發展等。擔任這個職位,當然要親身前往曼谷亞運會現場去支持運動員、教練和了解他們和其他國家運動員的實力和準備情形。
講起20年前在曼谷舉行的亞運會,香港代表團的成績相當不俗,共取得5金6銀6銅17面獎牌。5面金牌分別來自風帆的李麗珊、單車公路賽的黃金寶、武術南拳的吳小清、保齡球的許長國、桌球隊際賽的傅家俊、陳偉業和陳國明。
期望港隊再創佳績
今屆香港會派出有史以來參加亞運最龐大、超過700人的代表團出席本月18日在印尼雅加達揭幕的第18屆亞運會。隨着近10年政府不斷增加資源給體育學院的精英培訓,大家都期望香港代表團能夠突破在2010年廣州舉行的亞運會所取得8面金牌的最高成績。
在亞運會追逐金牌或獎牌並不是市儈行為,而是精英體育在亞運/奧運大型綜合運動會追求卓越的既定目標,同時也是評核精英項目在過去約四年的訓練和努力的成果。如果以每年平均花費5億公帑,四年共20億在體院的精英培訓上,那麼我們可以粗略估算今屆亞運會香港運動員可以取得多少面金牌和獎牌,而每面金牌和獎牌背後我們投放了多少資源。當然很多人不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經濟效益換算方法,但負責精英培訓的所有持份者不能迴避大家對善用公帑的一些合理要求和期望。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