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曆是華夏獨有瑰寶。相傳五千年前,黃帝史官大橈作甲子,以表日月(《呂氏春秋.勿躬》:「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到了夏朝已有了曆法(《夏小正》)至殷商之世(約西兄1600年~1046年),殷(商)曆同夏曆同被後世列為古六曆,是中國最早曆法。
到了漢武帝制定太初曆,已有相當進步曆法規則。曆法都由司(欽)天監(歷朝或稱太史、太史令、太史監、司天監)編制,再由皇帝頒行。故而黃(農)曆有皇帝「背書」,有日月星辰,有太歲,有古人指點凶吉,故在往昔傳統觀念裏,如果家有一本黃曆,同《觀音經》、《金剛經》一樣──可以鎮宅除煞保平安。
影響所及,中國傳統民情風俗,凡有紅白開張喬遷婚嫁等事宜,都會查看一下《黃曆》(《農民曆》、《通書》),以揀個良辰吉日──最好是黃道吉日,事事皆吉;最不妙的黑道凶日,惟恐頭頭碰着黑。其實擇日之俗,古已有之,例如,《雲夢秦簡‧日書》已見「毋以午(日)出入(買賣)臣妾馬」,「毋以申(日)出入臣妾馬件貨材」之句。粵人原稱《黃曆》為《通書》,因書輸同音,為俗所忌,是以清光緒年間,民間遂改稱《通勝》,因而成俗。
十二值日
《黃曆》裏,對日子吉凶的注釋,有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和閉等「十二值位(日)」(又稱「建除十二神」)。若不必用生辰八字作配合,一般擇日辦事者,大可不必光顧擇日館,而按日徵之注釋,選擇得適合辦事吉日,其注釋大概如下:
建日:事業即臨功成之前奏,宜于建基立業、(陰宅)破土、開斧、開光、安座,餘皆不宜。
除日:清除之意,宜吐故(除舊),清潔,沐浴,求醫,安葬等事宜。
滿日:圓滿之日,宜辦一切喜慶之事,忌辦諸凶事、不吉之事。
平日:平順之日,喜凶諸事可辦無妨。
定日:凡事皆有定數,宜釆納(類似訂婚之傳統過文定),商賈簽約交易,拜訪和應試等;此外,則諸凶事不宜。
執日:凡事困於固執、難變通,一切喜凶事,皆應避開處理。
破日:破裂、沖破之意,忌一切喜凶事,日人稱為刑破日。
危日:危危百事成(負負得正),可以辦一切事,但要低調,不要太鋪張,要大事用小。
成日:凡事有成就,喜凶諸事皆可辦理。
收日:只宜收斂、索取、埋葬,其餘諸凶事皆不宜。
開日:開通順利,百事可行。
閉日:不通閉塞,但可以收殮、埋葬,餘事則不宜。
看《黃曆》擇日
廣東主婦,傳統上都會在《黃曆》裏擇日,起碼可以快速地知道要挑那個日子,而不必太傷腦筋──辦一般喜事,就挑平、成、危、開這四個日子,破日、閉日就避開。由於《黃曆》是用傳統天干(如甲乙丙丁)、地支(如子丑寅卯)記時,故又有些擇日口訣。例如,有六個日子,不宜探病去,訣云:「壬寅(日)、壬午連庚午,甲寅、乙卯、己卯同──神仙留下此六日,探人疾病替人亡。」
尤有甚者,會請卜卦者或神祇來擇日,例如,請張王爺擇日。(在香港,供奉張王爺的靈位,位于香港西環魯班先師廟,正殿右側;請張王爺擇日者,禁吃牛肉。張王爺即唐玄宗時,安史之亂,死守雎陽,城陷被擄,猶罵賊不止、被凌遲至死的名將張巡,其後,獲追封為鄧國公;宋文天祥〈正氣歌〉裏說:「為張雎陽齒,為顏常山舌。」民間折子戲有「張巡殺妾享三軍」,五代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卷194》:「巡乃出其妾,對三軍殺之,以饗軍士。」)
而建除十二神,又如何分配在每月月分裏呢?清乾隆年間,允祿、何國宗等編撰之《協記辨方》一書說:「曆家以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十二神配合值日,12日一循環,週而復始,觀其所值,以定凶吉。」方法、步驟是,從當年《黃曆》:
- 找出建日(以作為基準日):查看(要擇日之)當月「月支」(即子丑寅卯之地支)是什麼?即以該月「月支」為建月;*假設當月「月支」為寅(寅月,通常為正月),建日即為寅;*假設當「月支」為卯(卯月),建日即為卯日;餘類推……
- 有了基準日(建日)之後,再查看一下,下一日、以及往後的日支是什麼?然後,在次日起,逐日把建除十二神分配上去;例如:已知(寅月之)建日為寅日,(故而)下一日(即順支序)為卯(卯日,地支位序為卯、辰、已、午……),即將卯日,配為除日──再來的辰,為滿日;已,為平日;其餘類推……到排滿一個月,約循環2.5次。
- 如是,一個月排滿後,下一個月,又再按其《黃曆》上之月支,又重新再排一次。
一般人擇日,其實只要在《黃曆》裏,會看建除十二神之凶吉即好辦事,固不必在意其推算之方法及步驟。
曆學大儒蔡伯勵高齡辭世,哲人其萎,緬懷先哲,最好莫如將他的學術,發揚光大。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