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型的歷史建築群開幕

進行多時的中環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工程已竣工。活化後,政府以「大館」命名,結合了歷史古蹟與藝術於一身的大館,今天5月29日正式開放供遊人參觀。

大館今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過去從未到訪過該處的人,可能會像進入大觀園般有點眼花繚亂,不知何去何從。這組建築群包括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三部分,共有20多建築物,其中16幢為歷史建築,整體已被列為法定古蹟。現在除了4座警察宿舍和中央裁判司署還未竣工外,其他已陸續開放。

大館位處中環山坡,各建築物分布在高低不同的平台上,彼此有狹窄的通道或短橋相連。其最大特色是見證法治「一條龍」的運作,昔日的疑犯被帶到警署落案,之後可押往毗鄰的中央裁判司署審訊,定罪後再送往域多利監獄服刑。期間毋須走出街外,令工作更有效率和安全。

這是香港最大型的一組歷史建築群,能保留下來十分難得。港府在2007年宣布將它們交由馬會活化成為文化綜合場地,馬會進行公眾諮詢後於2010年落實現今的保育方案,當時預計2014年底可以營運。然而這個活化項目實在龐大,再加上2016年5月檢閱廣場旁一座警察宿舍突然倒塌,馬會要重新檢視各建築物的結構,以致開放日期拖延至今。

馬會原先估計耗資18億元進行活化,但最近表示已投放了38億元在此項目,預計將來每年營運約需8千萬元,花費不菲。是否物有所值? 在提供文化活動之餘,能否承傳本港執法和中環的歷史? 真的要親身入內看看和感受,還要多走幾趟才能下判斷。

舊建築與新設施

馬會接收大館進行修復之前,香港建築中心受發展局委託帶領團體參觀大館。當時我加入該中心做導賞員,經常在大館內向市民和學生介紹每座建築物的特色和背後的故事,在這場地留下不少足印。今次重訪,給我第一個觀感是外貌比以前亮麗,並加了不少新的設施。有些我們看慣了的地方,現在卻有不同,例如域多利監獄的藍色大閘,已髹成綠色,原因是修復專家認為要還原最初的色彩。

一座舊建築賦予新用途,定會作出一些改動去配合。大館最大的變化是在域多利監獄兩側各增建一幢25米高的建築物,現稱賽馬會藝方和賽馬會立方,用作舉行大型文化和表演活動。為了疏導人流,打通新建築物旁邊的舊石牆用作出入口。

一般人對大館的印象,主要來自面向荷李活道的警察總部大樓。那是一座愛德華時期的建築物,屋頂刻有1919年份和代表英皇喬治的G、R拉丁文字母。地下設有正門,過去長年關上,警察和市民經由砵典乍街閘口進出。現今大館重開,正門也重啟了,市民可沿古典石級前往檢閱廣場。馬會亦加建了一條行人天橋連繫半山行人電梯和檢閱廣場,估計這是最多人使用的入場路徑,此段行人電梯將來會更加擠擁。

檢閱廣場另一面屹立一座營房大樓,它比總部大樓早半世紀落成,屬維多利亞時期建築物,設計風格和所用物料明顯不同。今天的營房大樓表面上與過去無大分別,但近觀則發覺中央開了一條新樓梯,穿過大樓內部,再貫通域多利監獄的A倉和B倉,直達後方的監獄廣場。此戶外空間是大館建築群另一個焦點,周邊除了有兩座新建築物外,還有最古老的D倉、保持最完整的E倉,以及曾經一度會被拆卸的F倉。

新舊建築融合一體,是這個活化項目的最大特色。
新舊建築融合一體,是這個活化項目的最大特色。

域多利監獄唯一女囚倉

F倉靠近域多利監獄出入口,古蹟辦在2004年有意把F倉剔出歷史建築名單之外,認為它在戰後重建,沒有保留價值,似為拆卸F倉開綠燈,以便騰出空間加建新的建築物,結果引發社會上一番爭論。

樓高兩層的F倉,以紅磚築砌,樓梯設於外面。據馬會資料,它建於1930年代上半葉,最初用作印刷工場,後期樓上改作紡織和其他手作工場,讓囚犯在獄中工作。到了70年代,樓下改為犯人入冊和親友探監的地方,給不少人留下一個回憶。

1980年港府取消抵壘政策,對非法入境者實施即捕即解。在等候遣返原居地期間,他們被囚禁在域多利監獄。此時F倉樓上改為大倉,用鐵網分隔6個空間,每個空間放置20多張碌架床,專門囚禁女性非法入境者,環境頗為擠逼。

過去我帶導賞團來到監獄廣場時,都會叫團員思考應否保留F倉。F倉雖然經過改動,外形沒有太大特色,但大倉設計可反映昔日大批非法入境者湧港的歷史。當團員進入F倉地下的還押室和會見室,都感到特別興奮,他們會模仿囚犯站在有高度標示的牆身拍照,又進入房間嘗試透過對講機與另一邊的「在囚人士」通話。

馬會接收大館後,最後決定保留F倉,只拆去旁邊的總務室,建了今天的賽馬會藝方。但F倉樓上已看不見碌架床,女囚友在床板上所寫的感想文字也煙消雲散。該處建了一條天橋連接賽馬會藝方,打通成為展覽場地。樓下則重新布置,介紹當年監獄的入獄程序。

中區警署早於2004年底已「鳴金收兵」,一個月後我有機會入內參觀,那時到處仍充斥「皇氣」,許多擺設原封不動。2005年底域多利監獄也完成歷史任務,懲教署亦開放過監獄給公眾入內,並由懲教職員親自介紹。之後再有不同團體申請在建築群內舉辦展覽和活動,包括中西區區議會、藝術公社、deTour和香港攝影文化協會等,不少市民有機會一睹未修復前的面貌。那時感覺建築群的古舊荒涼與周邊的現代化商廈形成強烈對比,當踏進監倉時,一股獄中氣氛撲面而來。

今天這種感覺已不存在了,大館變成了富有生氣的文化場所,處處滲透着現代藝術,又設有不同餐飲設施和商舖,人流暢旺。再說F倉,馬會找藝術家為它裝飾,部分磚牆髹了白色,以中英文在上面寫了「硬石」、「漂浮著」、「於層層軟土之中」、「這裡&那裡」。據說當中蘊含了活化的傳承的意思,但對我來說實在太高深了。

F倉還原本來的紅磚結構,但有部分髹了白色,並加上「深奧」的文字。
F倉還原本來的紅磚結構,但有部分髹了白色,並加上「深奧」的文字。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