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四,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於金管局網誌「匯思」撰文〈港元資金流向〉,討論近期熱話的港元持續偏弱和港息預期走勢。筆者樂見金管局高層向市民解釋聯匯制度的主要運作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將近期一些關於聯匯的錯誤言論糾正,以免投資者被誤導,這做法,對金融市場的投資情緒會發揮穩定作用。
聯匯的核心目標是貨幣穩定,所以在設計上務求將港元與掛鈎貨幣訂於一個水平。然而,有得必有失,當香港選擇與美元掛鈎後,香港的貨幣政策便會變得被動,特別是港息走勢在大部分時間會跟隨美息,這是不能避免的。
自2008、09年金融海嘯爆發至今,美國聯儲局曾推出三次量化寬鬆和大幅減息至接近零水平。隨着美國經濟持續復蘇,聯儲局在2015年12月已開始加息,並在上年10月啟動「收水」。在這個退市過程中,香港息率便會逐步正常化,而港匯的持續弱勢也會隨之減退。由於聯匯涉及多項技術性運作,如以套息或現金套戥來穩定港元走勢等,一般市民或甚至專業投資者,也未必能夠完全掌握聯匯精妙之處。然而,未能理解聯匯並不是問題,只要大家不被一些不入流的言論所誤導便可以了。無奈,市場充斥偽專家,對聯匯的分析胡說八道,誤導投資者。
市場對聯匯的分析何等差劣
從以下兩個例子,讀者可以清楚明白現時市場對聯匯的分析是何等差劣:
第一、在上月中旬出現資金開始流出港元時,有投行分析主管竟然將每天平均資金流出的數量50億元作為假設,計算出資金完全流走需要36個交易日(當時港元銀行同業結餘是約1,800億元)。這種計算方法非常可笑,原因是即使有資金流出港元,其數量在乎當日的市場情況,難以一概而論。此外,資金流出也不是每個交易日都出現。根據2004至05年資金流出的經驗,資金流出是斷斷續續,甚至出現短暫性的資金流入(維持兩至三個月),因此,將幾天的資金流出作為預測同業結餘走向,根本是缺乏對銀行運作的理解。
第二、一位地產老行尊撰文表示,假若每周均出現大量資金流出港元,銀行同業結餘很快便變成負數,相信屆時香港一定加息。這加息言論又是錯到飛起,因為當同業結餘逼近零水平時,港元同業拆息便會急升,屆時流出的資金量便會放緩。再者,金管局已設下貼現窗機制,即使銀行未能在同業市場拆入資金,也可以利用外匯基金票據作為抵押,透過貼現窗借入港元,以解決流動性問題。最後,現時停留在同業結餘的1,100億港元只是代表小部分流入的資金,另外8,000多億流入資金已轉為外匯基金票據,由銀行持有。假若同業結餘出現短缺,金管局可以贖回銀行手上的外匯基金票據,或減少每周拍賣外匯基金票據的數量,將不滾存(roll over)部分注入同業結餘,這便可增加結餘水平了。
香港是有言論自由,你喜歡說什麼都可以,但一定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這亦是筆者希望各分析員持有的宗旨。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