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平主義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管仲貫徹「以人為本」人權觀念,只要諸侯搞好國內生產,搞好社會民生,就會藏富於民和國庫豐厚,根本不用出兵,若每個諸侯都這樣,便沒有戰爭。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了。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普遍進入和平年代,只有少數地區或國家出現戰爭。二戰結束可以說是劃時代,之後教育普及化,生產模式轉變,生活有所改善,回顧戰爭的殘酷,世界和平已是一個普世的渴求。然而因為意識形態,又或經濟矛盾,大國之間出現過冷戰,又或者出現貿易戰,帶動軍備競賽,雖然沒有動武,但戰爭意識仍然存在,仍爆發戰爭的危機。到底戰爭所為何事?

以人為本 減少出兵奪他人之財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戰爭成因,找到原因,戰爭便有望可以避免。中國古代的獨特「以人為本」文化,或可借鏡。「以人為本」雖是管仲提出的人權觀念,其實是上承大同社會的「萬民皆有所養」理念,可惜到了周朝行封建,諸侯擁有土地權力和財富,結果內戰頻仍。春秋時代戰爭的特質或成因,主要是諸侯貪財,爭奪土地和爭奪人民,以爭加自己的稅收,但又疏於政事。

管仲貫徹他的「以人為本」人權觀念,提出搞好國內生產,搞好社會民生,作為為兵之計,這樣一來藏富於民,二來國庫豐厚,諸侯要增加財富,根本不用出兵,若每個諸侯都這樣,便沒有戰爭。這個便就是老子所說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了。〈管子‧小匡〉說「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壘,兵不解翳。弢無弓,服無矢,寢武事,行文道」,齊桓公在管仲主政下「九合諸侯」,便就是與其他諸侯分享這種「以人為本」治國理念,「一匡天下」,得來數十年天下太平。所謂稱霸,僅此而已,與什麼霸權主義是兩回事。

所以〈管子‧七法〉說「為兵之數,存乎聚財,而財無敵。存乎論工,而工無敵。存乎制器,而器無敵。存乎選士,而士無敵。存乎政教,而政教無敵。存乎服習,而服習無敵。存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無敵。存乎明於機數,而明於機數無敵。故兵未出境,而無敵者八」。刀劍有敵人,但生產是沒有敵人的,民生管治是沒有敵人的。接着說「故明於機數者,用兵之勢也。大者時也,小者計也」,所謂「機數」,就是國家存亡的策略,即是經濟,大者是順應天時,小者是籌策如何營運。

所以〈管子‧七法〉再說「形勢器械未具,猶之不治也。形勢器械具四者備,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彊其兵者,未之有也。能治其民矣,而不明於為兵之數,猶之不可。不能彊其兵,而能必勝敵國者,未之有也;能彊其兵,而不明于勝敵國之理,猶之不勝也。兵不必勝敵國,而能正天下者,未之有也。兵必勝敵國矣,而不明正天下之分,猶之不可,故曰:治民有器,為兵有數,勝敵國有理」。其中所謂「形勢器械具四者備,治矣」,就是搞好內部經濟使社會大治,作為強兵之道,勝國之理。

〈管子‧兵法〉指出當時的諸侯多數罔顧內政,說「今代之用兵者不然,不知兵權者也;故舉兵之日而境內貧,戰不必勝,勝則多死,得地而國敗,此四者,用兵之禍者也。四禍其國,而無不危矣」,只遂一己之慾而出兵,結果會危及自己,令國家不保。所謂「兵權」,並非是指調動軍隊的權力,而是指以兵來權衡利害的一種策略而已。

〈管子‧幼官〉說得非常好,說「至善之為兵也,非地是求也、罰人是君也;立義而加之以勝,至威而實之以德,守之而後修,勝心焚海內。民之所利立之,所害除之,則民人從」。到底戰爭所為何事呢?當時出兵不外乎掠奪土地,以及所謂懲罰戰,用武力來戰勝,讓別國國君屈服。其實讓別國屈服,最佳辦法就是讓別國的人民都能夠謀生積富,這裏所謂「至威而實之以德」,便就是「以德服人」的意思。

為權力發動戰爭

歷史發展到戰國,戰爭的目的完全改變,諸侯不再滿足於求財,而是追求一種權力慾的滿足,追求自立為王後統一天下,諸侯之間便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不再追求民眾多產,結果殺人如麻,下開「以暴易暴」的帝國時代,政治再不提「以人為本」,而只以保存王權為要。這2,000多年所發生的戰爭,就是這王權權力慾所驅使,且是普世現象。戰爭與帝國思想是分不開。〈管子‧揆度〉說得好,說「今天下起兵加我,民棄其耒耜,出持戈於外,然則國不得耕,此非天凶也,此人凶也」,戰爭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二戰結束之所以說是劃時代,帝國思想開始式微,民主理念抬頭,世界走回「以人為本」的路。而所謂意識形態,只是王權權力慾的尾巴依附而生。反而從貿易戰可以看出戰爭的兆因在哪。貧富懸殊以及經濟不均,會是戰爭的最大兆因,第三世界國家因此而爆發內戰,已屢見不鮮。「以人為本」的路,仍然崎嶇。

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理念興起,使國際貿易份量提升,變成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大部分國家都由外貿收入帶動本土經濟。但是,由於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理念,並沒有確保市場運作必須帶來全民就業,所以外貿收入與本土經濟活動的總收入,即是國民生產總值,與全民就業是扯不上關係,而外貿收入減少,卻會直接對本土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若這種狀態持續發展,沒有改善餘地,必會造成本土經濟困難,衝擊政治,貿易戰只會把問題加劇,要是情況沒法改變,便會引發戰爭。

主要問題是市場如何帶動全民就業,以及本土經濟與外貿如何取得平衡。現時世界所面對的是範式轉移問題,必須找出突破。管仲雖然生於兩千多年前春秋時代的農業社會,但是管仲的「以人為本」、全民就業一體經濟、權衡輕重等理念,並不過時。

註:將會介紹一種新形式的社會企業,稱為「基建社會企業」,運用管仲的智慧,彌補自由市場缺陷,企望以市場機制帶動全民就業。

曹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