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宋朝詩人高翥的〈清明〉,讀來仍令人迂迴不已。現今清明節省卻繁文縟節,習俗由來已經忘記。

追念介子推的兩個節日

軼史說,晉文公得知介子推歸隱棉山避不見面後,內心十分懊惱。他親自上棉山探訪,但始終遍尋不獲。情急之下,竟誤採庸臣建議,縱火焚山,好逼使介子推出山。孰料介子推寧死不出;最後,同母親抱着一棵柳樹一同死去。晉文公見到遺骸時,更加悲痛欲絕,就將介子推母子兩人,厚葬於柳樹之下。葬時,又發現柳樹有一塊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閱詩後大慟,為了追念介子推,就把當日定為寒食節,又把一塊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對木屐(粵音:劇),每日穿起來,嘆息說:「悲乎足下(我心痛呀子推)!」(見東晉末劉敬叔《異苑‧卷十五》,據說後世遂以「足下」為上級對下屬提稱語,或平輩間互稱敬稱語。)又規定每年此日禁火,一律吃冷食,以紀念介子推,後人謂此即寒食節源起(漢桓譚《新論》/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南宋洪邁《容齋隨筆》)

翌年,晉文公帶領文武百官,衣素服到棉山祭掃介子推墓,見到那棵被燒焦的柳樹,竟然枯樹再發,於是就把那棵柳樹叫清明柳,摘下柳枝編了頂柳冠,載在頭止,追念介子推,又定該日為清明節。

  • 北宋天禧元年(西元1017年),宋真宗詔封介子推為潔惠侯。後世詩人,詩詠此事者頗不乏人,詞句多人傳頌,如:
  • 唐韓翃(粵音:宏)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五侯,近幸之臣)
  • 宋黃庭堅之〈清明〉:「人乞祭餘嬌妾婦(人格可議),士甘焚死不公侯(人格高尚);賢愚千載知誰是(後世那知那個人格有問題,那個清高)?滿眼蓬蒿共一坵(大家都葬在亂草堆中了)。」(齊人有一妻一妾,見《孟子‧離婁下》)
  • 明林魁〈寒食介子祠〉:「但使亡人能返國,恥將股肉易封侯。」
  • 明俞世為〈過棉山弔介之(子)推〉:「民間禁火寒食節,棉上遺封莽未耘。」
  • 明呂解元〈棉山弔介子〉:「百年節歲同寒食,萬里封疆立介休。」
  • 清屈大鈞〈壬戍清明作〉:「龍出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清明習俗 源遠流長

清明節行清祭祖掃墓,有許多習俗,源遠流長,其來有自。

話說,劉邦稱帝後,想到揚名聲顯父母,急着去掃父母的墓。怎知年年征戰之後,墓塋大多糢糊難以辨認,劉邦怎麼的去找,就是找不着。無法可想之下,頓時心生一計──將一片小紙,撕成若干小塊,迎空一洒,心中默禱:「紙片落處,風吹不動,就是爹娘之墓。」而果不然,有塊小紙片飄落在一個墳頭,風吹不走。劉邦上前看個仔細,果然就是父母之墳,劉邦乃得為父母修葺山墳,每屆清明一定上墳拜祭,並把一張紙壓在墳頭,就叫壓(掛)紙。據說自後即成笮紙習俗──墳頭壓上楮紙(溪錢),表示除草、供花、焚燒香燭,拜祭已畢,墓掃過了。

民間又有俗諺:「清明不插柳,紅顏變皓首。」在清明節於門前插柳做法,實則一方面為介子推招魂(河南《陽武縣志》:「清明節各神位及主前均供柳,日為介子推招魂也。」)另一方面則相信柳枝又有鎮邪治鬼之效(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侵。」)

今日寒食節已然不再,清明節又因流行火葬,而漸少上墳理墓;不過宋高翥之〈清明〉,讀來仍令人迂迴不已: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時節之二

本系列文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