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託證券乃A股援兵

大型科技股發中國預託證券(CDR)回A,若每家發行佔股本5%至10%股份於內地上市,無論集資額多少,到底內地資金市場能否承受得住?

內地監管當局全速推進高新科技股回A,一套醞釀多年的CDR機制短期出台事在必行,無疑對本港構成打擊。尤其阿里巴巴不單沒有宣布來港,反而承蒙內地當局號召年內登陸A股,香港市場確吃了一記悶棍。

凡事有兩面,CDR一役說明本港更有必要拉攏巨型企業到港上市,不限於來自內地,更應放眼國際市場。內地換屆,財金體系話事人幾乎全數大執位,政策次序或變,當日支持加大擴大互聯互通、讓香港市場主導的原則或雖然不變,唯當日力倡的一眾內地官員或已換新面孔。對口單位有變,磨合需時,本港市場也許要步入內地扶持政策的臨時真空期。

要求科技巨企回巢

內地突加快推CDR及近乎下達命令形式,要求科技巨企回巢,背後原因或有三:首先,無疑是要貫徹中國新經濟發展大方向,以及資本市場配合新經濟公司集資主調;其次,似乎要在入摩前,靠一批有實力中資科網公司提振聲勢;最後,或是最重要的是,當局擬盡快靠一批有往績紀錄的公司,在更可靠情況下,提升股市作為直接的融資平台,為內地投資者資金提供出路。

靠一批海外搵食的重量級球員歸隊,最簡單可理解為急於求成拿戰績,說得白一點,亦帶出內地當局對現行A股上市的一批公司及正申請上市的公司,信心似不足。幾年前A股大時代,跟現在分別不大,主旨推動股市為融資平台發展,唯當年靠炒風,現在引入外援。外援對內地股市有什麼好處?在入摩前聲勢大增,最重要是有批在當局眼中,認為極可靠中資公司撐場,讓股民安心投資,達致推動市場及安全兩者兼顧作用。

內地主調仍是去槓桿,相關監管雖統統落閘,但不能忽視內地居民儲蓄率仍相當高。閒資在內地每每是個風險源頭,樓市之外,股票沒有太多好品種,結果衝去買理財產品,造就高槓桿風險。那麼,倒不如急求救兵,讓阿里、百度及騰訊控股(700)協助鎖定內地部分閒置資金。大型科技股發CDR回A,若每家發行佔股本5%至10%股份於內地上市,無論集資額多少,到底內地資金市場能否承受得住?現在排隊A股上市股份變相被「霸尖」,影響會多大?要留意海外中資科網公司若在A股熱炒,估值比現在更高,將令A股估值被大幅炒高,在市場動盪及以去槓桿為主調的環境下,未必是好事。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