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散人安樂

香港公共財政會否因融入國家發展規劃而持續好景、年年盈餘?還是會如《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的預測,在10年後就會用盡財政儲備?

政府終於「從善如流」。財政司長陳茂波上周五宣布,把預算案中「關愛共享」的措施覆蓋得更廣,向符合4項條件的港人發放每人4,000元津貼(如退稅少於4,000元則可獲差額)。今年預算案公布時財爺的「派糖」措施廣受批評,認為分配不公,財爺答應會考慮一些「補漏拾遺」的方法,結果增發每人4,000元津貼的方案,可令280萬市民受惠。

很明顯這是擴大原來「派糖」的受惠人數,令更多人得益,而人數多達280萬,顯然不是補漏「咁簡單」!如果一項動用公帑的惠民措施竟可「漏掉」280萬人,應算得上是嚴重失誤了吧!

一而再因派錢出事 反映一個老問題

經此一擴,其實已近乎全民派錢,然而行政長官和財爺仍堅決否認、左閃右避。如果不是「心魔」作祟,試問還有什麼解釋?說過了,公共政策貴乎適時應變,政府知道民情洶湧而及時調整,大增「派錢」受惠人數,勇氣可嘉,實在毋須再繼續揶揄或苛責。當前爭議焦點,已轉移到這4000元的領取手續會否過於繁複。

電台的朋友告訴我,增派4,,000元的消息公布後,上周五晚「烽煙」節目即有大量查詢電話,了解領取4,000元的各項細節。政黨的朋友也有相同遭遇,他們的辦事處不停收到查詢,令他們窮於應付。有些問題是不容易答的,例如夫婦共同擁有物業,是否各自都可得到不足4000元的差額?又例如4項條件中「通常居港」人士的定義為何,連財爺自己都沒有答案!還有,如果申報時隱瞞或作假,是否會觸犯刑事罪?不小心報錯資料,會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這些「奇難雜症」式的問題,皆源於把派錢的標準定得太過繁瑣,令政府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執行計劃細節。財爺表示落實計劃的行政費可能佔派錢總額110億元的幾個百分點。「無三不成幾」,即使行政費是3%,政府也需耗用3.3億元行政費去派110億元,何其浪費!

政府一而再地因為如何「派錢」而出事,反映出一個長期存在始終沒有答案的老問題:長期錄得盈餘,政府應該留下多少作儲備?現在儲備太多,到底應如何處理?為應付未來老齡化的人口結構,政府是否要積穀防饑?要保留多少儲備,才足以應付人口老化?

香港首次面對公共財政危機,是在回歸之後第二個財政年度,即1998/99年度,當年錄得赤字232億元。數目雖然大,但香港家底厚,足以應付短期財赤,尤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令區內多個經濟體都受重創,香港不過是其中之一。緊接着的1999/2000年度,政府財政又錄得盈餘100億元,財赤困境似乎已經過去。

可是緊接而來的其實是一場更大的風暴:從2000/01年度起,香港連續4個財政年度都出現赤字,而且情况急速轉壞,2000/01年度赤字為78億元,2001/02年度赤字已暴增至633億元,2002/03年度617億元,2003/04年度401億元。現在我們習慣了好像年年必有盈餘,大家都在爭論如何「派錢」派得公平些;然而經歷過2000年代初連續4年赤字日子的人也許仍記得,當時政府內外人心惶惶,有人認為香港將會陷入結構財赤,而假如持續赤字的情况無法扭轉,香港財政儲備在幾年內就會用光!

最後,香港沒有出現結構赤字,儲備也沒有用盡,反而愈儲愈多,現在仍然擔心香港有財赤的人相信已寥寥無幾。近年唯一對公共財政發出過「警報」的,是2014年3月政府發表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

據報告結論,以目前開支趨勢,香港最快在7年後即會出現結構財赤,最快2028年用盡財政儲備。推算出這個「危機」的前提,是在人口老化影響本地經濟增長的情况下,政府開支總額將由2014年的4,210億元增加3倍,至2041年達到1.7萬億元,政府開支佔本地GDP(本地生產總值)則會由2014年的19%增至2041年的23.9%。事實上今年預算案,財爺調高了未來的政府開支預算,公共開支在未來幾年佔GDP比例將維持在21%至22%之間。

報告的另一推算,是面對人口老化,可能拖慢增長步伐。報告指從今年開始,本地勞動人口逐步減少所帶來的後果將漸趨明顯,令香港經濟發展受到制約,造成長期影響;如果不能扭轉,結構財赤將難以避免。

本屆政府上場之後,誓言要提高經濟增長幅度(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過對香港過去增長偏低「不甘心」),然而在人口老化的現實下,政府卻無法大規模輸入外勞,填海取地發展又繼續停留在「研究」階段。缺人缺地,試問如何推高經濟增長速度?

現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了政府未來最重要的發展策略,多項跨境大型基建也相繼建成,下一階段香港的增長動力應該來自「融入國家發展規劃」。然而到底大灣區在推動香港經濟增長方面可以起什麼作用?在人力資源、土地、市場、產業、研發等各個領域,香港可以在大灣區內得到什麼實質效益?

現在很多人對大灣區的「期望」是在爭取國民待遇,方便港人在區內置業、工作、生活;大灣區的作用主要是擴闊港人的「生活空間」,而不是推動本地的經濟發展。在大灣區內,各個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發展計劃,廣州就雄心勃勃要發展成為一個國際都會。在這個過程中,大灣區內的城市可能會出現競爭多於合作。到底中央會否出面協調,避免出現過度的競爭?

坐擁萬億儲備 政府大展鴻圖好時機

香港公共財政會否因融入國家發展規劃而持續好景、年年盈餘?還是會如《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的預測,在10年後就會用盡財政儲備?截然不同的預測,皆因建基於不同假設(包括經濟增幅、公共開支增長預測等)。小組報告在當年公布時,政府內部「兩條路線」的分歧表面化,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不斷增加社福開支;時任財政司長曾俊華則主張審慎理財,要為未來人口老化做好準備。政治氣氛影響之下,小組報告被視為是「對抗特首施政」的工具,「結構赤字」等說法被認為是子虛烏有,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其實非常可惜!

現屆政府予人的印象是要有一番作為。今年預算案顯示,公共開支佔GDP比例未來幾年都會偏高,公共開支增長也會持續高於經濟增幅。「財多好辦事」,政府增加開支通常都可贏得民心(開支是否有效益,則是多年後的事)。坐擁萬億儲備,是特區政府「大展鴻圖」的好時機,擔心財赤變得多餘,而派錢爭取人心是收效顯著的一招。「財散人安樂」,政府又何須堅決扺制?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