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是介乎健康和疾病之間連續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由於不斷受社會環境、傳統觀念、家庭方式和生活行為衝擊精神心理及機體適應能力,在生理機能底下,達到臨界狀態。
造成現代人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有:稟賦薄弱、先天不足、大病久病、失於調理、久視、久卧、久坐、久立、久行、勞逸失當,皆能損傷形體;早婚多育、多次人流、房事不節、耗精傷腎、煙酒無度,都損傷真元。
其臨床病徵包括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腰膝酸軟、頭暈不寐、氣短懶言、汗多納差、心緒不寧、煩躁易怒、月經不調、性欲減退等症狀。
多年來,甘肅中醫學院原院長叢醫師在中醫臨床實踐中,把現代人的亞健康狀態分為五個證型。叢醫師自擬經驗方辨證施治,收到持久穩定的效果,為研究探討這一門社會醫學新課題拓寬了思路。
一、氣陰雙虛證
這是指由於過度勞神,或因老年臟氣日衰、其他疾病的轉變、各種損傷氣血等原因而造成的以氣陰雙虛為主要的症候群。亞健康的病徵包括起病緩慢和病程較長。
臨床表現:
乏力汗出、心悸氣短、活動或勞累後加重,心煩不寐、口乾咽燥、手腳心煩熱;女性則表現為月經先期,初起經量較多,繼之經量減少,甚或閉經;舌質紅,舌邊有齒痕,脈見沉細數。
證候分析:
宗氣是由於自然界之氣和經由脾胃消化而得的水穀精微之氣結合而成。它形成於肺而聚於胸中,具有助肺以行呼吸和貫心肺而行營血的作用。宗氣虛憊,鼓動無力,氣血不能正常運行,故乏力汗出、心悸氣短、動則加重。勞倦傷神,營血(陰)暗耗,神不內斂,故心煩不寐、五心煩熱。陰虛內熱,氣虛失攝,則月經先期,初起量多。營血虧虛,瘀滯不暢,繼之經量過少,甚或閉經。治療原則:補益宗氣、養陰清熱之法。
自擬經驗方:
益氣升陷養陰湯
- 生黃芪15克、黨參15克、知母12克、生山藥15克、山萸肉9克、地骨皮9克、生雞內金10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6克、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恢復期食療調養:
洋參甲魚補身湯
- 原料:甲魚一隻(約1000克)、枸杞子30克、西洋參30克、女貞子15克、味精、鹽適量。
- 做法:將甲魚先放溫水中,使其放盡尿,宰殺去頭,內臟洗淨。將枸杞子、西洋參、女貞子洗乾淨,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先用武火燒開,後以文火慢燉,至甲魚熟爛時,去藥袋,加入味精、鹽調味即成。
參杞粥
- 原料:西洋參10-15克、枸杞子15克、大棗5枚,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 做法:將西洋參切碎,枸杞、大棗洗淨,與粳米同入砂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熟時,加入冰糖(敲碎),攪勻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二、心腎陽虛證
這是指由於素體陽虛,久病不愈,或由於勞損過度,下元虧損,或早婚多產,不節房事,或因年老體弱,或因過食生冷而造成心陽虛與腎陽虛為主要的症候群。臨床上其病證多為虛證。
臨床表現:
心悸或怔忡,易驚,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神疲乏力,喜臥嗜睡,形寒肢冷,尿清便溏,或陰部寒冷,性慾下降,或女性宮寒不孕,或胎萎不長,甚或崩漏,帶下等症。舌質淡胖,白潤苔,脈沉細尺弱,尺脈無力。
證候分析:
腎陽助心陽以溫通血脈,而心氣心陽得以營運反制陰寒。心陽失去腎陽的溫煦,則會出現心悸、怔忡、汗出、氣短、乏力之症候。腰為腎之府,腎生髓主骨,腦為髓之海,腎開竅於耳,腎陽虛憊,故腰酸膝軟,頭暈耳鳴。陽虛生內寒,故喜臥嗜睡,形寒肢冷,尿清便溏。
「胞絡者,繫於腎」,「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心腎陽虛,命門火衰,胞宮失於溫煦,故臨床上常見陰部寒冷,性慾下降,或宮寒不孕,或胎萎不長。胞宮失調,衝任不固,帶脈失司,甚或出現崩漏,帶下之症。治療原則:溫腎扶陽,益心補虛。
自擬經驗方:
丙壬振陽湯
- 桂枝9克、炒山藥15克、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澤瀉9克、粉丹皮9克、茯苓9克、淫羊藿15-30克、巴戟肉15-30克、紅人參4.5-9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9克、大棗3枚,水煎,溫服。若心腎陽虛嚴重者可酌加炮附子4.5-9克(先煎)。
恢復期食療調養:
枸杞羊肉湯
- 原料:枸杞子30克、羊肉250克、羊腎兩對。
- 做法:將枸杞子洗淨,羊肉、羊腎冼淨切成小塊,放鍋內加適量水共煮至羊肉爛熟,加食鹽調味,飲湯食羊肉和羊腎。
桂圓蓮子粥
- 原料:桂圓肉30克、蓮子肉15克、紅棗8枚、糯米60克、紅糖適量。
- 做法:將紅棗去核,糯米洗淨,將紅棗、桂圓肉、蓮子肉、糯米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後用文火熬煮至熟爛,加入紅糖即成。
三、中氣虛憊證
係指由於飲食失調,或勞倦損傷,或吐瀉傷脾,或失血至氣弱,或肝病犯脾,或過食生冷,或誤用寒涼藥物而導致脾胃氣虛,脾氣下陷,脾陽虛憊為主要的症候群。臨床上以虛證最為多見。
臨床表現:
氣短懶言,語聲低微,四肢乏力,精神倦怠,食少便溏,胸腹墜脹,喜溫喜按,或脫肛,女性表現為子宮脫垂,或月經先期,經量過多,或帶下清稀而多。舌質淡苔白,邊有齒痕,脈見虛緩無力,或沉細弱。
證候分析:
脾胃緣後天之本,主四肢,食少則生化之源匱乏,故見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中氣虛衰,納運失常,故納呆食少,胸腹墜脹。運化失常則便溏。脾陽不振則喜溫喜按。脾氣下陷則有脫肛或子宮下垂之症。「婦人經水與乳,俱由脾胃所生。」中氣虛憊,血無所生,則月經先期,或經量過多,或帶下清稀而多。舌脈乃脾胃虛弱,中陽不振之徵。治療原則:升陷益氣,溫中健脾。
自擬經驗方:
益氣升陷湯
- 生黃芪30克、黨參15克、炒白朮15克、當歸10克、柴胡4.5克、升麻9克、桔梗9克、炒枳殼9克、乾薑9克、補故紙9克、吳萸4.5克、炙甘草9克、大棗3枚,水煎,溫服。
恢復期食療調養:
黃芪首烏烏雞湯
- 原料:烏雞肉250克、制首烏20克、黃芪20克、紅棗10枚。
- 做法:將黃芪、制首烏洗淨,用棉布袋封口。紅棗(去核)洗淨。烏雞肉洗淨去脂肪,切成小塊。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去藥袋後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紅參蝦米粥
- 原料:紅人參粉3克、大蝦米10個、小米100克、鹽、味精、麻油、蔥適量。
- 做法:將大蝦米洗淨切成小丁,小米淘洗,大蝦米與小米共煮粥,粥成加紅人參粉與調料,再煮片刻即成,每日早上一次。
四、痰濕鬱阻證
緣因冒雨涉水,寒濕內侵,或過食肥甘,或煙酒無度,或偏嗜飲料之物,或脾陽不振,痰濕素盛,加之七情為患而導致脾失健運,肝氣犯脾,肝脾不和,水濕運化失權,蓄積停滯為主要的症候群。臨床上以實證較為多見。
臨床表現:
頭重口淡而膩,或口甜而粘,痰多清稀而白,頭暈目眩,驚悸不寧,噁心胸悶,納呆腹脹,肢困身重,舉步無力,大便粘滯不爽,或小便滯澀不暢,或女性表現為經前乳脹,月經不調,或白帶量多,舌質淡胖,苔白膩,脈象濡緩,關中弦細。
證候分析:
濕困中陽,脾運受阻,濕性重濁,阻礙氣機。
濕困於上則頭重,痰多清稀而白。肝氣不疏則頭暈目眩,驚悸不寧。脾濕不運則口淡而膩,或口甜而粘;濕在中則噁心胸悶,納呆腹脹,脾主肌肉,濕在肌膚則肢困身重,舉步無力;濕在下則大便粘滯不爽,或小便滯澀不暢。女性蓋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肝氣失疏。乳絡不暢,遂致經前乳房脹痛。肝鬱氣滯,疏泄無度,可致血海蓄溢失常而致月經不調。治療原則:疏肝運脾,化濕滌痰,調經止帶。
自擬經驗方:
化濕舒鬱湯
- 法半夏9克、橘紅12克、杏仁9克、蒼朮9克、苡米仁30克、砂仁4.5克、柴胡4.5克、黨參10克、香附9克、白寇仁9克、生薑三片、白通草1.2克,水煎,溫服。
恢復期食療調養:
千金鯉魚湯
- 原料:鯉魚1條(500克),蒼朮9克、茯苓9克、橘紅9克、白芍3克、當歸3克、香附9克、生薑三片。
- 做法:將鯉魚去鱗、鰓及內臟後洗淨,置鍋內。上藥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再加入清水1000毫升,文火烘湯,待熟後去藥袋加入少許調料。食魚飲湯,日一料,分2-3次服,7天為一療程。
八寶粥
- 原料:砂仁3克、芡實、山藥、茯苓、蓮肉、苡米仁、白扁豆各6克、大米150克。
- 做法:將砂仁用紗布包住,然後與其它藥一起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後去藥包,再加入淘淨的大米,煮粥,分餐食用。
五、氣虛瘀阻證
這是指過度疲勞,或七情內傷,或久坐久臥,或恣食膏梁厚味,或菸酒失度而導致氣虛和血瘀為主要的症候群。臨床上多為虛中挾實,虛實並重之證為主。
臨床表現:
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心悸或怔忡,易驚、難寐。心中堵塞或憋悶不適,時作時止,手足不溫。女性月經色黯有塊,塊下痛減,多有痛經,甚或閉經。舌質微青紫,白薄苔,脈象虛細或澀。
證候分析:
勞則氣耗。勞倦過度必致氯虛,從而出現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心情過極,心無所倚,心神失養則見心悸、怔忡、易驚、難寐之症。久病耗氣,氣少則營衛循行澀滯,氣虛血滯必致血瘀,治療原理:益氣化瘀,通陽化瘀,祛瘀通經。
自擬經驗方:
通陽益氣化瘀湯
- 生黃芪15克、川芎9克、當歸9克、桂枝9克、丹參10克、桃仁9克、紅花9克、枳實9克、鬱金9克、琥珀末3克(分吞)、生薑三片、炙甘草9克、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恢復期食療調養:
參歸生薑羊肉湯
- 原料:黨參30克、當歸90克、生薑150克、羊肉500克。
- 做法:將黨參、當歸、生薑洗淨切片,羊肉剔去膜,放入沸水鍋內洗去血水後,撈出晾涼,切成小長條狀。砂鍋內加入適量水,將羊肉條、生薑、當歸、黨參放入鍋內,置武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後用文火燉一小時,至羊肉熟爛即成,去藥渣後飲湯食肉。
黑豆桃紅飲
- 原料:黑豆30克、紅花9克、桃仁9克、紅糖30克。做法:將黑豆揀去雜質,洗淨,然後把黑豆、桃仁、紅花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爛,除去黑豆、桃仁、紅花、再加紅糖攪勻等融化後即可,每日二次,早晚分服。
叢醫師更建議,現代人亞健康狀態的發生與發展,可以說是人體的正氣和邪氣(致病因子)矛盾雙方互相鬥爭的過程。正氣盛則邪不能侵,人體保持健康,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反之,正氣虛則邪氣乘虛侵犯人體而發病,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治療現代人亞健康狀態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務使其向痊癒方面轉化。
鍛煉身體應為治療亞健康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增加腦供血,提高情緒並緩解精神壓力。盡可能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鍛煉項目,如慢跑、太極拳、廣播體操、自行車,但貴在堅持。任何鍛煉形式都可以,愈是高能的有氧的鍛煉其效果愈佳。
改善營養,注意膳食平衡並經常攝入營養食品,例如穀類、瘦肉、水果蔬菜、魚、雞低脂奶製品。亞健康狀態應避免或杜絕吸煙和飲酒。亞健康狀態要特別注意調養精神,要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叢春雨教授簡介
1941年生,吉林省扶餘縣人。1965年畢業於長春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原甘肅省中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原甘肅省科協副主席(正廳級)。2000-2005年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婦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5年任該學會學術顧問。2005年聘為上海《中醫文獻雜誌》第四屆編委會編委。澳洲中醫學院(墨爾本)特聘教授、英國東方醫學院終身教授、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原名譽會長、甘肅中醫婦科學會主任委員。
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40多年,先後出版12本著作,在國內外報刊雜誌發表論文150餘篇,曾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學術著作一、二、三等獎。多次應邀在英國、澳洲、美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地講學和醫療工作。叢教授專業為中醫婦科學,研究方向和範圍為敦煌中醫藥學,其主編的120萬字的《敦煌中醫藥全書》獲1996年第三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世界傳統醫藥突出貢獻國際金獎,在國內外享有崇高威望。2001年退休後在蘭州市菁華苑中醫高級專家診所工作,國內外、省內外病人應接不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