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督徒來說,今個星期是最重要的日子,名為「聖周」(Holy Week)。剛過去的星期日是棕枝主日(聖枝主日),紀念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星期四是耶穌與門徒進食最後晚餐的日子。緊接是逾越節三日慶典(Paschal Triduum),星期五為耶穌受難節,星期日為復活節。基督徒此刻超越時空,與耶穌一起經歷進入聖城、受難、死亡和復活的事蹟。
教堂現今每年都在聖周第一天的棕枝主日重演耶穌榮進聖城一幕,棕枝成為了耶穌得勝的標記。是日早上我來到政府山上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看見大批教友手持棕枝等候進入教堂參與崇拜。《聖經》記載,逾越節將到,許多人往耶路撒冷過節,耶穌也與門徒一起前去。耶穌曾在伯大尼行神蹟,令拉撒路復活,因此民眾期待見耶穌一面。當耶穌騎着驢駒抵達耶路撒冷城時,許多人把衣服脫下鋪在路上,有些人把田間的棕樹枝砍下拿在手中搖動,歡迎耶穌一行人進城。
香港的教會多在聖堂內舉行棕枝主日禮儀,但聖約翰座堂的教友則繞行教堂一周,象徵當年門徒跟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巡行之前,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手持權杖,聯同牧師、侍從和詩班到座堂外面的十字架進行戶外禮儀,講述耶穌進城故事。接着幾百名教友手持棕枝和小型十字架,在聖詩伴唱下行經炮台里、花園道,穿過大閘魚貫進入座堂,大主教和其他神職人員跟在會眾後面。
這天教堂座無虛席,兩旁走道都站滿了人。聖壇在大齋期(又稱四旬期)覆蓋紫色的布,踏入聖周便改用紅色。舉行聖道禮儀期間,執事在讀經台宣告受難經課,讀出耶穌被猶太行省總督彼拉多審判的經文,其中一名教徒站在講道台上以彼拉多的角色質問耶穌,教友以群眾身份回應,大家一同重溫這段受難事蹟。
崇拜結束後,教友將棕枝帶回家。教會保留部分棕枝,留待明年大齋期開始之前將之燃燒,以供大齋期首天舉行塗灰之用。當日牧師(或天主教神父)把祝聖過的棕枝灰燼,以劃十字方式塗在教友額頭上,並按《舊約聖經‧創世記》說:「你原來是灰土,將來仍要歸於灰土。」灰在基督宗教是悔改的標記,塗灰是告訴世人,生命如灰燼般脆弱和短暫,藉此提醒教友及早悔改。
虔誠的教友在四旬期內節制飲食,奉行簡樸生活,不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暫停旅遊娛樂,不舉行婚禮或其他歡慶活動,以清心寡欲之心紀念耶穌在曠野禁食40晝夜所受之苦。同時懷着懺悔的心情檢視自己的行為,作出更新。大齋期最後一個星期就是聖周,直至復活節。之後節期還未結束,復活節後第40天有耶穌升天節,復活節後第50天有聖靈降臨節。
座堂布置
建於1849年的聖約翰座堂,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之母堂兼主教座堂,1996年回歸前成為法定古蹟。當沒有崇拜活動舉行時,市民和遊人可入內參觀這座十字形教堂的設計,同時欣賞色彩瑰麗的宗教裝飾。
百多年來,聖約翰座堂的布置出現了一些變化。最明顯的是聖壇於1968年由東窗移至中央十字交叉點位置,以配合禮儀改革。同年在正門加了一幅馬賽克鑲嵌畫,以藍色的水為背景,代表洗禮。中央可見元朝景教十字架,旁邊有聖三一標誌,以及代表聖約翰的鷹(白腹海鵰),令座堂增添宗教色彩。
教堂北側的洗禮堂現改為靜修堂,近門口曾經擺放兩座洗禮盆,現今留下一座八角形的石製洗禮盆(1890年),另一座木造的塞爾特風格洗禮盆改置正門入口,供入教者洗禮之用。
聖公會的崇拜核心是聖道禮儀和聖餐禮儀,聖壇前面的讀經台是聖道禮儀的象徵,聖桌則標誌聖餐崇拜。聖約翰座堂的讀經台以鷹裝飾,表示聖言藉着鷹傳到世界各地。聖壇前另一邊有座古老的歌德式講道台(1898年),以供講解和教導基督信仰。聖壇後面是詩班席,崇拜期間不時頌唱。
聖壇後側設有主教座椅(1957年),座堂(Cathedral)之名由此座椅(Cathedra)而來。主任牧師也有自己的座位,設於讀經台旁邊。聖公會在主日崇拜保留領受聖餐的傳統,聖約翰座堂的聖餐(無酵餅)平時收藏在聖餐櫃,此櫃原置於東窗下方,現移放南側的天使長聖米迦勒堂。
教堂東面、北耳堂和南耳堂都有大塊的彩繪玻璃窗,這是1950年代由教友捐助訂製的。東窗和南耳堂的窗以聖經故事為主題,設計傳統。北耳堂的窗描繪耶穌平靜風暴之故事,當中加了中國帆船、西式船隻、漁家女子和英國海員圖像,配合香港中西文化相聚的環境。
聖約翰座堂近年在不同地方增加一些擺設,包括在牆上掛有「苦路」(Via Dolorosa)14個標記,從耶穌被捕受審,至最後釘死被埋,藉此紀念耶穌前往釘十字架途中的受難事蹟。今個星期五的受難節,聖公會和天主教的教堂會在教堂內舉行拜苦路儀式,個別教堂更會到戶外行苦路。
另外,教堂牆身擺放了三幅聖像畫(Icons),分別是耶穌、童貞女馬利亞與耶穌聖嬰,以及門徒聖約翰。前兩幅出自香港聖像畫家黃永權的手筆,屬拜占庭風格。據介紹,在東方教會的傳統中,馬利亞從不單獨出現於聖像畫,而是與基督相關連的。世界各地聖公宗的主教座堂,都有放置聖像畫供教徒默想,這些畫像除了裝飾聖堂外,亦成為祈禱的中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