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翔:慎防黑天鵝與灰犀牛

他近來接觸銀行業及股票市場投資者,均有一種世界太好的感覺,表示要提防易爆煲的情况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除處理有關證券、期貨市場、銀行及金融事宜的政策及法例外,亦會監察金融市場發展,局方的動靜是不少企業及投資者所關心,本社記者訪問劉怡翔局長對未來一年有什麼主要的政策推出時,他指出傳統金融固然重要,局方未來將會加強關注金融科技及綠色金融。

在金融科技方面,未來香港政府如何應對新經濟體融資的龐大需要,值得關注。談到金融科技的採納程度,不少人批評香港的支付系統落後,劉怡翔解釋,這是因為中國內地除現金之外,並無其他的電子支出如八達通、信用卡、個人支票等,在發展過程中跳過香港曾經歷的程序,自然發展得快。政府研究過,即使電子貨幣發展系統相對成熟的北歐,亦發現當地儲值支付不普遍。他強調:「本屆政府會在這方面加把勁,走前多幾步。」

ABCD備受關注

劉怡翔進一步透露,局方近年一直重視關注「ABCD」的發展,即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網絡安全(Cyber security)、分布式記帳科技(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亦即區塊鏈(block chain)。這些元素基本地改變整個金融服務行業,除了是社會常說的Fin Tech(金融公司採納科技),也有Tech Fin(即科技公司顛覆了傳統金融技術),他舉出一個例子:「人工智能揉合大數據,如保險產品,保費過去標準化,價錢單一化,將來會視乎駕駛習慣、速度、常去什麼地方、生活習慣是否健康,保費因而調整。過去資料處理(data processing)主要是業務數據,到今時今日收集及處理生活數據,牽涉到的私隱問題就要考慮。」此外,勒索軟件盛行,網絡安全如何加強?當區塊鏈成為加密貨幣時,其匿名及無法追蹤的特性會否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藉此洗黑錢?以上種種都是劉怡翔關心的範圍。

無庸置疑,新科技時代經已來臨,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3D列印等新興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席捲全球,這些技術往往去中介化,令傳統中介行業被取代和淘汰,劉怡翔形容這可謂繼蒸汽機、電力和電腦技術引發的前三次工業革命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影響力卻與之前達幾何級數的分別,一個行業可能有七至八成的工序受到影響。

有顧問公司曾做研究,估計未來會有46個國家,約800個行業將因人工智能的出現而面臨失業問題。估計到2030年,多至8億人的工作將消失,佔當時勞動力五分之一,牽涉面極廣,中介行業包括買賣、推介受影響,對經濟、就業、教育等多個範疇,將來職位可能愈來愈少。劉憶述自己在70年代學電腦,從未想過具如此顛覆性發展,有這麼多新行業誕生,「當年在IBM工作寫程式,現在是三、五個人去思考創業模式,在科技發達下省卻不少工夫。以前要大型電腦公司才有數據能力,單單是datastorage(資料儲存)已經難倒不少企業,反觀現時不少矽谷成功的創業故事均在車房或車庫誕生,數據都上載至雲端,情況改變之大,非過去可以想像。」他認為在這種情形下,如何理解創業,能否掌握STEM技術──STEM是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就至為重要,政府及社會均要多了解人工智能對未來經濟、社會形態有何影響。

劉怡翔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分布式記帳科技等元素基本地改變整個金融服務行業。(Shutterstock)
劉怡翔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分布式記帳科技等元素基本地改變整個金融服務行業。(Shutterstock)

戊戌年經濟樂觀?悲觀?

不少人均好奇,這位主管財經金融的官員對2018年的經濟有何看法,是樂觀抑或悲觀?外圍有什麼利好或不利的因素要注意?劉沒有直接表達心中答案,他提到曾出席一個研究會調查發布會,「與前一年比較,抱持樂觀態度者由去年的20%急升至今年58%,悲觀者由31%大跌到6%,反映市場對未來發展相對正面、樂觀。」後來劉怡翔就這個現象與不同國家的財政部、金融機構等代表討論,大家均認為代表監管機構未來要更小心,投資者可能有一種無所畏懼的心態,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衝突更沒有心理準備。

這位多年效力於香港金融管理局、曾借調到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官員,對市場的形勢保持審慎態度,在一片讚好的形勢下,他卻指出未來香港不乏要小心的因素,保持財金官員一貫審慎樂觀、未雨綢繆的態度。

香港作為細小型經濟,往往受到外來環境波動影響,而在聯繫匯率下,不可忽視的自然是美國。劉指出2007年至今息口寬鬆,但未來會正常化,美國失業率4.1%左右,經濟增長上升,預計未來一年會有兩至三次加息,雖然香港不會馬上跟隨,相信第三、四季亦會跟隨。而美國加息,資金回流、稅制改革,不少企業宣布把資金調回國,對全球均會有影響。

「本港出生率低,純香港出生的人口在縮減,要靠外來人口方可發展,香港地少限制發展,現時約3%失業人口,算是十分低。金融服務業佔GDP 17%,但勞動力約在7%以下,若純依照舊有模式,增長率會跌,傳統產業有一定成就,但必須開拓新的產業,未來才有大發展。」

在一片讚好的形勢下,劉怡翔卻指出未來香港不乏要小心的因素,保持財金官員一貫審慎樂觀、未雨綢繆的態度。
在一片讚好的形勢下,劉怡翔卻指出未來香港不乏要小心的因素,保持財金官員一貫審慎樂觀、未雨綢繆的態度。

大灣區市場潛力龐大

未來要創新,就要依靠大灣區發展,雖然現階段不少人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只是一個口號,但劉怡翔強調非口號,他舉出一系列數據論證,大灣區現時的GDP總值約1.3至1.4萬億美元,相等於一個韓國的GDP,人口與英國相若,市場潛力相當龐大,整個灣區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專業服務,協助基礎建設,需要不同人才,即使面對危機,但也可以化成正面因素。

他早前在網誌中提到,企業、政府要警惕,防範黑天鵝或灰犀牛的出現,具體可以如何做?他近來接觸銀行業及股票市場投資者,均有一種世界太好的感覺,表示要提防易爆煲的情况。「現在的投資者有不少未經歷過以前的事情,部分可能1997年時尚未出世或懂事,即使經歷過2007、08年的金融海嘯,也已是十年前的事,太過遙遠,未能感受到切膚之痛,市場上更有一種「只會買貴,不會買錯」的心態,若此風氣蔓延,將來受到衝擊時,未必這麼快就能處理。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