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貨櫃碼頭業最近因吞吐量持續下跌,鄰近地區港口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中美貿易戰成為城中熱話焦點。有見及此,灼見名家特設「貨櫃碼頭前景」系列,邀請專家學者撰文,一同深入剖析貨櫃碼頭的現狀、挑戰及前景,並提出應對方案。
香港作為一個長期依靠金融和貿易發展的城市,必須與時並進,才可繼續維持城市競爭力。
在特首林鄭月娥的領導下,香港終於以創科發展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其中一個便是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智慧城市承載無限機遇,將先進技術和基礎設施加以融合,藉以改善市民生活及工作的環境和空間。香港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礎建設,包括每年可承載20億乘客的港鐵系統,以及為7300萬旅客提供服務的赤臘角國際機場。特區政府於去年12月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規劃中,非常看重公路、鐵路、隧道和機場等基礎設施的發展,並提及構建智能運輸系統和交通管理,智慧巴士站和智慧機場,但並未有包括香港另外一個極其重要的基礎設施──葵青貨櫃碼頭。
大家都知道貿易和物流業是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在這個支柱產業中,港口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地,貨櫃碼頭乃推動國際貿易流通的主要地點,而香港的貨櫃碼頭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單單在2017年,超過17000艘貨櫃船和53000艘內河駁船靠泊香港,合共處理2000萬個標準貨櫃箱。這些數據說明,香港在全球貿易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完善法制、便利的營商環境及鄰近內地的優勢,令香港在亞太區佔盡優勢,成為全球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此外,貨櫃碼頭也為香港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就業機會,為市民提供了175000個直接和間接的就業崗位。
朝着「智慧港口」的方向進發
碼頭營運商一直朝着「智慧港口」的方向進發,在資訊科技及碼頭基建方面投放了不少資源,以提升營運效率吸引更多遠洋船公司以香港作為其航線網絡的重點。隨着自動化設備和感應器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區塊鏈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我們應藉此創建一套新的營運模式,在葵青貨櫃碼頭採取更整全的手法,應用最新的技術和業務流程設計,進一步提升本港貨櫃碼頭的區域競爭力,確保港口長遠的活力和繁榮。
除業界積極投資推動智慧港口外,亦需特區政府確認本港智慧港口的發展,以帶領香港港口迎接航運業新時代的需要。縱觀歷史,文明和商業與海洋密不可分,香港的航運一直在支持國際商貿發展和提供本地就業上發揮着重要作用。關於港口的存廢,有評論認為,我們應摒棄歷史和放棄社會責任,任由葵青貨櫃碼頭被鄰近其他港口所取代。但筆者認為,如果香港真的放棄自己的港口,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巨大錯誤。
一個智慧城市需要一個智慧港口。改革和提升香港港口和碼頭的效率刻不容緩,我們促請政府將構建智慧港口納入《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並為葵青貨櫃碼頭發展成為智慧港口,提供必要的支持。
貨櫃碼頭前景系列之五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