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佛系

「佛系」一詞源起數年前一本日本雜誌,此後網絡上經常流傳「不怎麼、不怎樣,緣分到了,自然會有結果」的句式,簡而言之,即廣東話「等運到」的意思。真正的「佛系」並非消極無為,而是積極精進。

剛讀完《與教宗對話》一書,書內教宗方濟各(Jorge Mario Bergoglio)與猶太教思科卡拉比(Abraham Skorka),於對話中展現對不同宗教的尊重,讓人讚嘆。教宗提醒大家︰「十誡中的第二部分誡命要我們愛人如己,沒有一個信徒可以將自己的信仰局限在他自己中。」思科卡同樣認為︰「貶低或駁斥別人的宗教,只相信自己代表的才是真理,這樣的行為是絕對錯誤的。」(編按:《聖經》十誡的誡命分兩部分,第一至四條誡命是對神的義務,即「愛神」;第五至十條是對人的義務,即「愛你的鄰舍」。)

過去近10年,工作上服務六大宗教,讓我多讀宗教經典,過程中愈感謙卑。深感每一宗教都有其敬拜的神、上帝或自然力量,能感召信眾最後恒存的,其始創人對生命與宇宙的感悟,以及個人的經歷與智慧,須與德行同達至成聖要求,方能帶領追隨者。教宗也強調:「如果一個宗教只有純粹的禮儀而沒有相稱的內容,它註定會消失。」

然而,社會卻偶有誤解,一些街坊拜祖先或土地公,竟被投訴是偶像崇拜和迷信。假若我們可以穿越回到宗教創始人的時空,耶穌當年沒建教堂、釋迦牟尼沒有佛寺、老子更騎牛逍遙西去,後來產生的崇拜器物與形式,反映的是該宗教歷代組織者與信眾的追思,非始創人宣揚的教義或戒律。以佛教為例,佛法都在經典的教學中,不在佛像儀式裏,拜佛並不能保佑人,而是學習佛理後,改變自心,自助天助,才是大道。

近日又有追蹤個別宗教團體或人士缺失的風氣,像報道某佛寺的食物有動物基因,該寺立刻把有關食品送往認可化驗所化驗,結果證明不含動物基因,即時回應報社。

一份由天主教會委託大學研究的報告亦指出,德國自1946至2014年間有逾3600名兒童曾遭天主教約1600名神職人員性侵,類似事件香港也時有所聞。只是,個別宗教團體和領導層的缺失,又豈可等同該宗教?

此外,在社交網絡流行的「佛系」訊息,恐怕部分或因過分簡單,正在扭曲佛教對積極人生的教化。「佛系」一詞源起數年前一本日本雜誌,此後網絡上經常流傳「不怎麼、不怎樣,緣分到了,自然會有結果」的句式,簡而言之,即廣東話「等運到」的意思,既刻畫一種生活處事態度,也反映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以及年輕一代對現實生活的無奈。

真正的「佛系」並非消極無為,而是積極精進。「佛」,乃「覺者」的意思,不是全智全能、具無上威權的神靈,釋迦牟尼教導追隨者透過個人發心修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出世」態度做「入世」事業,達至「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理想,既要以持戒來利益眾生,亦要隨時隨力積極行善,同時明白「因果自負」、「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的道理。

互相尊重

積極人生需要學會在生活中做減法,放下慾望得失。如明代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西方古希臘哲學家艾皮科蒂塔(Epictetus)也見解相同,認為「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

古往今來,積極佛系人才不少,包括唐代一行禪師,貧寒奮發讀書,學貫數學天文,但不追求功名,決心丈量地球,最後踏遍亞洲,算出地球周長、發明水運渾象儀,並編寫著名曆法《大衍曆》;「詩佛」王維,著有「身逐因緣法,心過次第禪。不須愁日暮,自有一燈燃」等無數佳作,以佛法修心,放棄追逐浮華,「至於晚年,彌加進道」﹔還有近代高僧太虛大師,致力推動中國佛教改革,提出「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思想,畢生弘法利生,對世界佛教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國學宗師南懷瑾曾說過︰「所有的宗教要把門打開,把宗教的外衣脫掉,把內容公開的與大家討論研究,去掉宗教的形式,研究宗教的內涵,二十一世紀人文社會才可以站得住……」如果有機會讓耶穌、釋迦牟尼和老子這3位年代相隔不遠的宗教領袖一起對話,相信他們會和今天的教宗與拉比一樣,所倡導的,是各宗教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尊重。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