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學校負面文化

負面文化促使老師教學表現無能及對學生漠不關心,導致學生學業表現退步,也間接令家長對學校漠不關心及冷漠。

筆者在近期的教評心事討論學校文化正面文化的傳遞者負面文化的傳遞者,期望在今期教評心事中深入探討學校負面文化的特徵。大部分曾在學校生活的人,無論是學生身份、教職員身份或家長身份,都體會到每所學校所具有的獨特文化,誠如Waller(1932)所描述:「每所學校都有絕對獨特的一種文化。…….其學校的不成文規則、傳統、規範和期望…….有明顯的功能,並且潤物無聲地影響學校運作。」有些學校的文化一直都是很正面,當中的成員必然感到身在其中如沐春風,感受到積極向上的氛圍。相反來說,有些學校的文化一直都是很負面,當中的成員必然感到灰心失望、死氣沉沉。可是,有些學校的文化曾經是很正面現在變得負面,亦有些由負面變得正面。身為學校領導,我們必須好好了解學校文化這個概念,可以更準確和更好地理解其學校的不成文規則、傳統、規範和期望,以維持正面學校文化,甚至轉化負面為正面。

學校文化的消極面

Deal & Peterson(2016)從觀察一些典型具有負面文化的學校的表現,他們發現這些負面情況的影響,留意負面情況的出現,並如何改變學校的負面文化。雖然學校出現負面文化極端案例未必很多,但是這些學校負面文化的某些特徵,在許多學校都也普遍出現。學校領導必須及早察覺,以防微杜漸。

本文筆者將探討各種負面學校文化:從消極到有害、從自私的到極端的敵對、從敵對的戰區到割裂的辦公室文化。我們發現那些消極、孤立和敵對的文化削弱員工和學生的能量、動力和承諾,這是對學校造成很深遠的影響。假若學校淪落如斯地步,正常的學與教的過程已不復見。筆者將描述這些負面學校文化的毒瘡如何形成,突出他們的主要特色。另外,筆者亦會描述引致這些負面學校文化的病因,為什麼它們如此蓬勃發展,以及學校領導如何將這些負面學校文化的有害情況,轉化為積極及有益的正面學校文化,讓學校重整成為培育學生良好條件的應有場所。

學校負面文化的特徵

這些充斥負面文化的學校具有與正面文化的學校類近的文化元素,如價值觀、儀式、故事、傳統、文化傳遞者及其網絡,但這些特徵具有負面價值。這些負面文化學校的成員一般表現得悲觀和衰弱,而不像正面文化學校的成員般積極和令人振奮。負面文化的學校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學校專注於消極價值觀或狹隘的自我利益

負面文化的學校的存在純為成年人提供工作,這些成年人只為自己的利益工作,卻沒有顧及學生的利益。大部分教師只按指示教授常規又無聊的課程;他們只服務一小撮精英學生而摒棄其他也想學習的學生;他們只專注取得一些表面的(如地區性足球錦標賽獎項)、低層次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或不民主(層級控制取代團隊合作)的成果。大部分教師大都抱持這些錯誤的價值觀,而且更轉移到新員工身上,就像傳染病一樣,從而使這般不思進取的負面文化蔓延。

學校成員各自為政

在這些負面文化的學校中,成員間沒有任何正面而積極的及具象徵意義的事情將人維繫起來。學校就像是孤立而分割的單位,成員只是早上到學校上班,晚上離校下班。各科組各自為政而獨立運作,取代科組間應有的彼此合作和團隊協作。大部分成員都參與結黨,大家經常因隸屬於不同的群黨而經常交戰衝突,成為敵對陣營。有些群黨成員為着個人利益而丟棄本身的教育理念,以消極態度對待學生及工作。有些群黨成員在學校已經無心戀棧,將大部分精力投放於校外的工作。雖然不少學校都有成員參與結黨而形成亞文化,但是群黨間出現的分歧往往增加成員間的摩擦,並經常導致對團隊的破壞,甚至導致徹底破壞組織的內訌。這樣的分裂降低成員間的共同使命感和目的,再也不可能彼此合作。學生找不到在學校學習的目的感,而變得不能投入學校生活。

學校變得充滿敵意和破壞性

教師會議成為戰場,成員間都彼此狙擊和攻擊。昔日的抱怨像地雷般仍然埋在學校的地下隨時有機會在不為意的情況下爆發。一些消極者騷擾和攻擊任何試圖改善學校這種情況的人。不信任和復仇比比皆是,破壞任何新出現的合作,或是阻礙在工作人員之間分享正面信息或想法的行動(Tschannen-Moran, 2004)。學校中每天都充斥着不同的爭霸戰並且會突然迅速升級。

學校充滿着敵視的氛圍

若負面思想沉溺者(Negaholics)(Carter-Scott, 1991)、悲觀主義者、或者非常自私者在學校中尤其是非正式網絡中擔當着主導的角色,學校文化很大機會變成負面文化。這樣,學校成員間瀰漫着負面評論、悲觀故事和敵意信息。成員間的溝通變得困難。負面文化的牧人(Negative Priests and Priestesses)抹煞教師或行政人員付出的正面積極努力成果。他們經常想當年,提到昔日的美好時光,並嘗試推翻改革新措施並重新以陳舊而無聊的方式運作。流言蜚語以神秘方式在校園中散布。他們將無關痛癢的瑣事經常搬移到校外宣揚,令到部分家長為着這些瑣事攻擊學校教師或行政人員而帶來不少煩惱,也迫使那些正面積極的員工被踢出局,導致學校流失人才。一般學校都會出現成員間某程度的緊張關係和分歧意見,但是在負面文化學校情況會更為惡劣,這些學校的教師一般都會意志消沉。成員間充滿了敵意,敵意更在工作和教學實踐方面消耗成員的能量,扼殺富有成效的討論,以及壓制解決問題的動力。

學校充滿負面文化下,教師會議成為戰場,成員間都彼此狙擊和攻擊。(Shutterstock)
學校充滿負面文化下,教師會議成為戰場,成員間都彼此狙擊和攻擊。(Shutterstock)

學校的反派獲認同

學校和其他組織一樣需要有人物代表以定義該組織成員所追求的價值及理想。在這些負面文化的學校,惡棍對可能性和所珍視的東西進行了負面的「反思」。在這些負面文化的學校中,代表人物往往是那些「反英雄」,例如是一名拒絕改變教學方法已有23年的老師。管理層一直希望這名老師改變教學方法,做一些更具教育意義的事情和創意。可是,他拒絕接受改變和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一套。對他而言,他積極抵抗管理層對不擅教學員工的要求,被某些同工視作一種「風骨」,強化這名頑固老師的立場,這名頑固老師同時也在精神上支持那些與他一樣抵抗建制的其他人。若學校沒有真正對教育有熱誠的英雄,學校文化就會變得消極,失去積極意義,學校同工就只能以最低標準作為辦學的原則。在這些以「反英雄」為代表人物的學校中,學校的能量、焦點和承諾都會被誤導。

學生被視為多餘或負擔

在這些負面文化的學校,管理層及教師均不喜歡學生,他們只以悲觀及厭倦的心態面對學生。學生的存在只會為學校爭取更佳成績,對於學生的其他才能或需要置若罔聞。教師和員工都花費精力以保護自己、隱藏或不參與有關學生的活動。有些教師甚至希望學生不要上學。由於管理層及教師對學生的需求不聞不問,很少嘗試改變現行政策及做法,也很少接觸未能投入學校生活的學生,亦不會探求教育的真諦。

缺乏對教育的熱忱

這些負面文化的學校通常缺乏對教育的熱忱。大多數人表現出渾噩、絕望、想當年或半生不死的狀態。老師勉強地在學校響起第一鐘聲之前才蜿蜒地進入學校,下課鐘聲響起之後立即離開。在這鐘聲之間,老師並沒有表現出對學生有什麼能量、興奮、期待或情感聯繫。大多數教師在教學工作上顯得沮喪,抗拒接觸其他同工及學生,減低任何共同合作的可行性,減少激勵學生的機會及能量,並磨滅對教育的意義和希望。

欠缺正面的儀式

這些負面文化的學校通常缺乏正面的儀式,以幫助員工在艱難時期保持專注。這些負面文化的學校或許只有負面的儀式(一些學校的開學禮責罵及抱怨學生)。在這樣的學校裏很少有機會慶祝成就,或者表達對一位同事辛勤工作的欣賞,或促進每個人對教育目的有更深層次的聯繫。缺乏正面的儀式令學校的精神和靈魂出現真空。

突顯無能、低期望和冷漠

負面文化促使老師教學表現無能及對學生漠不關心,導致學生學業表現退步,也間接令家長對學校漠不關心及冷漠。關於教師的負面故事在學生和家長之間廣泛流傳。老師亦在學生和家長背地裏說三道四。正面積極的故事很快就會被大多數人遺忘而消失。這些負面故事儼然成為學校的現實。

負面文化難以改變,因為人們很容易發現學校任何事物消極的一面。負面文化的傳遞者也和正面文化的傳遞者一樣會將人們團結在一起。不幸,絕望的感覺及氛圍為負面老師的不投入提供一個現成的藉口,令到他們名正言順地不將心放在他們所做的事上。當一所學校的過去陷入負面文化並且功能失調時,很難想像一個更有希望的未來。

筆者在本期向讀者探討學校負面文化的特徵,假如學校出現負面文化會有什麼現象出現呢?為何負面文化在這些學校出現?為何這些學校的老師失去對教育的熱忱?期望在下期教評心事中再談負面文化在這些學校出現的原因,以助學校管理層避免學校向負面文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Bolman, L. G., & Deal, T. E. (2003). Reframing organizations: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3rd ed.). San Francisco: Jessey-Bass.

Carter-Scott, C. (1991). The corporate negaholic. New York: Villard.

Deal, T. E., & Peterson, K: D. (1990). The principal’s role in shaping school culture.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eal, T. E., & Peterson, K. D. (2016). Shaping School Culture. John Wiley & Sons.

Tschannen-Moran, M. (2004). Trust matters; Leadership for successful schools. San Ftanci.sco: Jossey-Bass.

Waller, W. (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Wiley.

朱啟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