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的周瑞金,對南懷瑾的成就作出如此評價:「弘揚儒釋道諸子百家,接續中國文化斷層」。南懷瑾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學貫儒釋道三家的大師,以入世方法解讀經典,雖在學術界有爭議,但亦讓經典普及化。
南懷瑾(1918-2012),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父親是商人,他自幼接受傳統私塾教育,廣泛涉獵經史子集,也對各種雜學多有研究。17歲時報考杭州「浙江省國術館」,入讀後每天練拳習劍,並以第一名畢業。後來他到成都中央軍校任武術教官和政治指導員,再到四川靈岩寺學禪學佛,又在峨眉山閉關修行3年,其後到康藏地區學習密宗。1949年抵達台灣,居住30年,及至1988年來到香港,停留15年後才回內地。
南懷瑾喜歡融會各家學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儒釋道等不同派別學說皆有獨門之見,但南懷瑾喜歡融會各家學說,「以經解經,經史合參」,又以白話文表達艱深難明的文言古文,令文字簡單易明。南懷瑾一直覺得中國傳統文化十分重要,他居於台灣時,正值日本殖民統治結束,中國文化在當地相對薄弱,而蔣介石政府亦欲重建華人社會,需要文化支撐,故南懷瑾將經典普及,就符合社會需要,亦成就了南懷瑾事業的第一個高點。《論語別裁》正是結集了他用淺白方式解說《論語》的書籍。
不過,南懷瑾對經典的解讀,亦讓學術界爭議。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解釋,南懷瑾不是從每一個字詞解釋經典涵意,而是從整體去解讀訊息,並從個人經驗出發,以其豐富的歷練,講出一般人的感受,引發人對儒釋道三家入門的興趣。以「打通廟堂與江湖」形容南懷瑾,劉智鵬認為這是中肯地描述他的貢獻。南懷瑾於60年代寫了一首詩──「熟讀經書徒議論,實行道義太零仃。乾坤亙古人常在,欲為天心喚夢醒。」或許可讓人更了解他的想法。
追隨南懷瑾超過20年的香港會計師彭嘉恆指,南懷瑾說話生動,在台灣時每到大學講課,講堂都會擠滿人,後來應邀到軍隊演講,亦大受歡迎。由於太多人追隨南懷瑾,當時的蔣家政權感到不穩定因素,南懷瑾亦察覺自己處境不妙,於是在1988年來港。彭家恆指,南懷瑾選擇香港是因為這裏自由,是有法治的社會,讓他不受束縛,不用應酬官員,而且香港亦容易接觸國內人士,他可以在此觀望,等待回國的機會。
「不二門中有髮僧,聰明絕頂是無能。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南懷瑾這首詩,也能說明他不止心在普及經典,亦心繫現實社會政治。他投入2,000萬美金,促成興建金溫鐵路;完工之際,南懷瑾將手上的股權全部讓給浙江省及鐵道部。「世間須大道,何只羨車行」,南懷瑾在1997年金溫鐵路通車時寫的詩,指這條大道不只是可以行車,而是一條可以通往人心的大道,是一條用文化、用道德發現修築的大道。
南懷瑾在晚年回到蘇州,建立太湖大學堂,專注弘揚國學精華。彭嘉恆感嘆,很多學生跟隨老師20多年,全因為南懷瑾改變了他們一生,身心的轉變並不只知識上的增長,而是世界觀的改變,人生觀的改變。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香港文化大師系列》之五
本系列文章: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香港文化大師系列》,由陳國球、劉智鵬、趙善恩、李秋婷主持,逢周日晚上8時至9時,於港台第一台(FM 92.6 – 94.4)介紹文史哲名家︰唐君毅、勞思光、羅香林、南懷瑾及司馬長風,港台網站(radio1.rthk.hk)及流動程式RTHK Mine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