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不停地訴說香港的發展是怎樣好、怎樣優越。這似乎是對的,因為樓價股價長期見漲,樓價近年更漲至天價,領先全球。對於房地產發展商、對於擁有眾多資產的地主們,這當然是很好和優越。但21年回歸,香港居民的中位數收入增長追不上物價,實際上是下跌。貧富懸殊擴大,香港愈來愈多貧困長者、蝸居家庭,連基層兒童也有衣食不繼、營養不足的問題。他們如何發展改善?哪來生活優越?
中性一點看,香港整體競爭力不升反降,周邊城市已借助國家發展的助力而有大轉變,香港還是原地踏步。就算經濟有增長,靠的是內地資金、內地遊客、內地移民,卻沒有怎樣作出配套建設,發揮作用。結果內地資金不是來洗錢外逃,便是作金融地產投機。對內地移民不加援手,讓眾多家庭在低層浮沉,無法提升他們的人才優勢。
香港這21年裏,只是重複英國遺下的體制怎樣好,地理區位優勢怎樣優良。與此同時,香港港口的規模在國際排名一直後移,輸給了深圳、廣州。而外貿出口也同樣萎縮,本地出口只是珠三角小鎮水平,體制、區位因素保不了香港的競爭力,人才問題也開始浮現。香港說是市場經濟,但政府直接與間接的干預作用巨大,市場經濟早已變成寡頭壟斷。政府的作為是官商勾結,抑或是壓抑資本推動社會民生與發展?香港政府不是沒能力,只是英國留下的高官順從資本,不做事吧!
香港政策體制敗壞
從醫療、房屋到基建,我們漸漸看到政府政策與管理失誤造成的破壞。
香港不是資源不足,不是財力不足,也不是沒有知識、技術、人才和經驗。如鐵路基建出問題,不是政府撥款不足,而是在既有制度程序下違法犯規,港鐵及政府監督不力。類似的問題愈揭愈多,實際上已成了制度性、系統性的問題,而不是個別獨立例子的失誤。政府一直告訴社會,香港的專業服務、企業管理和政府監督是怎樣的專業與優良,稱譽於世界。可是,過往的短樁樓醜聞尚且可當作孤例,如今的基建醜聞頻生,若連上眾多的工程延誤、超支,我們便不能不懷疑香港的「優良」體制,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敗壞呢?情況是怎樣嚴重呢?
醫療、房屋乃至市政、環保、文化等眾多的政府重要政策範疇,問題叢生,愈積愈多也愈來愈嚴重。醫療是香港居民的安危問題,房屋是影響深遠的家庭生活問題,在在都不能拖延推搪下去。其他的政策領域一直苟且忽視,問題已趨惡化,食水含鉛、垃圾圍城也不能再漠視了。這些問題歸結到一個主要因素或來源──特區政府和大小官員。
回歸21年來,我們看到上焉者即主責的問責司局長不做事,下焉者缺乏監督、缺乏專業道德,各層官員大多怠工不辦事,拖得便拖,推得便推,躲得便躲,只待退休。而高官多是退休英國海外,拿了香港的錢便走。這樣的政府怎樣可依靠呢?
香港居民可倚靠誰呢?
特區政府的官員不可靠,香港居民可倚靠誰呢?政黨和立法會的政客,回歸以來都起不了制約、督促政府官僚的作用,今後能期望他們脫胎換骨嗎?而議員進入行會、當上問責官員,他們能令政府及所屬工作政策範圍有變化嗎?
殖民地時代的社區運動、壓力團體,今天不是被吸納進政黨,便是走向意識形態的政治化,服務社區變成為政黨選舉服務,為爭取曝光而進入建制。而新興的關注組、環保組織,令人擔心它們是否真的如過往的壓力團體那樣,是為服務社會而自發組織起來?抑或背後有政治和資本勢力介入?
香港的本地政治變成資本化、利益化、選舉化,本末倒置,社會的長遠利益、基層居民的利益都被扭曲、忽視。政壇上的紛紛擾擾,其實只不過是個別利益的衝突、爭執,與社會整體發展不是無關,但破壞多於建設。號稱工黨的,真的是為廣大勞動工人爭取權益嗎?抑或只是扮演政治反對派,體現掌權者個人的政治取向、喜惡,不惜收取資本勢力的錢而放棄原則?維護工人權益的,也不敢在大處着力,抗衡資本勢力和官僚對廣大勞動工人的打擊與傷害,美其名為顧全大局,問題是誰的大局?
或許香港社會可倚靠的是遠離本地資本勢力與既得利益,從宏觀、從國家層面來看香港發展的中央政府。但中央熟悉香港實情嗎?真的不為資本勢力與既得利益所瞞騙和左右嗎?或許港人只能自求多福,不要坐以待斃。最佳合作夥伴還是只有中央!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