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旅途中看了一齣電影,法國片Les Grands Esprits,直譯是《偉大的精神》,故事講一位在巴黎名校任教的資深教師,因緣際會,被派到郊區一所新移民佔大多數的學校。可以說是烏煙瘴氣的學校,課堂上毫無紀律,學生毫無學習動機,還以作弄教師互娛。這位教師,從開始的束手無策,到逐漸認識學生,逐漸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但又被學生的慣性犯規不斷衝擊自己,卻仍然努力不懈挽救學生於邊緣等等。
引起回憶,兩三年前看過另外一齣法國片,英譯片名是Classroom,也是一所新移民學校,教師面對的是學生心目中根深柢固的「被歧視」心態,處處仇視白人教師,課堂永無寧日……
所講的主題不一樣,卻都描繪出法國學校的一般景象。片中的教師也是常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時候不免有偏見,但也不斷地希望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方法。但是希望教好學生的教師天性,表露無遺。
學校教育 超越課堂
看在眼裏,腦子裏不禁想像:影片描寫的,也許不是法國學校的全部,但是按法國朋友的解釋,公立學校大致如此。學校有點守不住了,老的一代教師還在希望力挽狂瀾,年輕的教師認為學生就是如此,再努力也是枉然。
這在片中也有反映:那位努力的教師,在學校顯得很孤立,年輕一點的教師不以為然,甚至認為他破壞了校園的常態。
這種情況,在香港沒有出現。這有許多原因:傳統文化,重視學校教育,不允許學校與學生放棄,此其一;雖然不再是古老形態的尊師重道,但是教師的尊嚴與自尊,仍然備受關注與維護,此其二;本欄多次提過,香港的「校本」辦學模式,給予學校和辦學團體力爭上游的空間,此其三;香港的教師因而有不少專業決策、專業學習、專業改進的傳統,此其四;愛護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學校和教師「自討苦吃」為學生設計種種學習機會,是全港的風氣,此其五。
看電影的時候,不禁覺得,香港的學校教育,我們真要珍惜。片中教師的努力,集中在要學生學業成績有改善。在他們的國度,教育就是上課、作業、考試;最後是在公開考試中取得好分數。在美國,近年各層政府,各級學區,都關心學生的「學習」。什麼意思?提高他們的考試成績。許多非常嚴謹的教育研究,都關注學生的「學習」。什麼意思?他們的測驗分數──Scores! Scores! 那幾乎是教育的唯一標尺。
全面育人 香港優勢
在許多先進工業國,由於相信教育是政府重要的投資,着意普及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許多公立學校。這些新的公立學校,有別於這些國家中的傳統學校。傳統的學校,是全面培養精英後代的場所。英國的「公學」(Public School),就是為「日不落國」(形容大英帝國版圖的宏大,可以環繞地球而看不到日落)那些外派全球的官員和周遊四海的商賈,培養他們的接班人。它們是極少數上層階級的專利。那是典型的全人教育:遍及各個領域的「科目」、非常豐富的課外活動、注重學生的品德成長、認真深刻的宗教薰陶。
英國的「公學」,成為後來美國、加拿大、澳洲,以至印度精英私立學校的模式。至今,全球家長趨之若鶩的英國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s),以及美國的私立學校、澳洲的教會學校,都保存着這些特點。
這裏不厭其詳地介紹英國「公學」,是因為香港立埠以來,最初的民間學校,都是教會辦的,基本上是「公學」模式:科目比較全面、注重課外活動、注重學生自治、着重品德養成。但是,當時的傳教機構,也很刻意要融入本地的文化傳統,因此有中國式的德育(或曰訓育),而且不作過分的傳教,而以辦學作為社會服務。這些學校,不少一開始就面對社會基層,為孩子構建社會流動的途徑;在家長心目中,這是科舉「十年寒窗」觀念的延續。
在香港,這些早期的學校沒有演變成為私立學校。反而是政府主動給予公帑資助的第一批學校。也就是現在還存在的22所「補助學校」(Grant Schools)。
但是與其他西方國家更大的分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尤其是1960年代末開始,相信教育是人力資本的投資,各國爭相發展公立學校,但說得不好聽,都是「廉價」的模式,是光禿禿的課堂教學,沒有多少課外活動,更沒有所謂品德教育。英國的「local com」(地方區內的公立學校)、美國的內城學校(inner city schools),大都如此。
承擔劇變 挑戰教師
直到最近的10年左右,美國的內城學校,兩點半下課,教師與學生同時離開校門。除非是非常富裕的、家長教育水平高的學區,課外活動幾乎等於零。近年推展「課後活動」,也必須聘請校外的機構,為學生提供;因為職工會禁止教師從事課堂教學以外的活動。她們與私立學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實際上,也把大多數的公立學校,變成了「二等公民」。這些學校,除了沒有課堂外的活動,而且基本的3R──Reading、Writing、Arithmetic──往往成績不佳;而且中途輟學的學生很多,高中輟學率全國40%。
有一次在美國開會,一位頗為資深的教授說:「我們和你們不一樣。你們是3R都不在話下,所以可以有道德、行為、態度等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筆者的回應:「不一樣的是教育概念。東亞社會,教育是德、智、體、群、美,本來就是各個維度都是教育,而且往往是德育排頭。」
香港在1970年代迅速擴展的公立學校,沒有走這條路。一下如雨後春筍的公立學校,大都沿襲補助學校的辦學概念,簡單來說:德智並重、注重課外活動、容納貧苦學生、鼓勵學生自治等等。
所以,我們看到的香港學校,學生的生活非常充實。這裏指的,不只是功課多,測驗多(那也是事實),而且是學生生活的多樣化;也就是說學生學習經歷的多樣化。
也因此,香港教師承擔的角色,要比一般西方教師要複雜而繁重得多。但這還不是故事的全部。與別處相比,香港學校的優勢之一,是「校本模式」──校本管理、校本課程,所以每一所學校都會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校本模式衍生出來的,是教師非常全面地參與學校的行政管理、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輔導繁多的課外活動,近年又加上了與社會機構合辦的校外活動、外地體驗、海外交流。可以大膽地說,香港的教師,在學校裏面活動的種類、承擔的責任、決策的層次,是世界少有的。
學生需要擺脫純粹的課堂生活,而進入燦爛的學習生活,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新時代社會的期望。學校仍然是學生學習的樞紐,教師的角色就需要與時並進。下周再談。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