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談了一些巴赫的鋼琴組曲,只是浮光掠影,而且沒有觸及其中的巔峰之作六首《帕爾提塔曲》,以後再談罷。當每一樣東西發展到頂峰的時候,往往會引起質變,組曲在18世紀中葉漸漸消失,被奏鳴曲和交響曲所取代,大概就是因為有巴赫的《帕爾提塔曲》珠玉在前,別人還能寫些什麼呢?
輕觸琴鍵 樂音迷人
在巴赫之前,寫組曲最著名的是法國的庫普蘭(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所謂法國組曲大概就是指以這位作曲家的的風格為藍本的作品。另一個組曲能手是和巴赫同年的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他為鍵盤樂器寫了20幾首組曲,雖然它們是為鍵琴或稱古鋼琴(harpsichord)所寫的,但許多鋼琴家都有錄音,其中以兩位蘇聯藝術家Sviatoslav Richter和Andrei Gavrilov的兩張EMI Classics的CD最為精采,在某些地方他們好像只是用指尖在輕觸琴鍵,因而產生了好比在彈harpsichord的效果。這裏錄了八首組曲,其中三首是Richter彈的,包括著名的E大調組曲(即含有婦孺皆知的The Harmonious Blacksmith變奏曲的一首),它們都可令人神魂顛倒。他們還有兩張韓德爾組曲的CD,但是我沒有,想來也極精采。當然,你如果願意聽harpsichord原版的演奏,CD也多得很,它們都可以讓你愛上組曲。
名曲誕生 百花齊放
18世紀中葉以後,古典的組曲沒落,但把短曲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整體這個作曲技巧卻以新的內容冒起。莫扎特、貝多芬和布拉姆斯等都寫過許多舞曲(Dances)和小夜曲(Serenade),它們其實是組曲的變體。此外有些組曲採自話劇的配樂,甚至是在作曲家死後由別人組合編彙的,例如舒伯特的《羅莎蒙德》(Rosamunde)、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的《阿萊城的姑娘》(Arlesienne)和格里格(Edvard Grieg, 1843-1907)的《皮爾‧金特》(Peer Gynt)中的音樂都有著名的組曲。
到了19、20世紀,作曲家們例如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雷斯匹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和荀白克(Arnold Schonberg, 1874-1951)等仍在寫組曲,不過它們和巴赫的組曲已經很不相同了。其他像英國的荷爾斯特(Gustav Holst, 1874-1934)和美國的格魯菲(Ferde Grofe, 1892-1972),如果他們沒有分別寫出《行星組曲》(The Planets)和《大峽谷組曲》(Grand Canyon Suite),恐怕沒有人會記得他們了罷。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本系列文章:
推陳出新 多采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