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面對未來的世界

世界在變,孩子要適應未來的社會,應要培養在不同領域中的關鍵技能,也要建構這個領域的知識。

有人說:「以昨天的課程教育今天的學生,他們不能應付明天的世界。」

教育的一個目的是希望讓孩子成長後都能愉快地融入社會,在不斷的實踐中,教育家制定了一套基本的學習課程讓孩子們學習,期望能有效地讓孩子有序地社會化。世界在不斷地轉變,轉變的速度也愈來愈快,課程能否趕上世界轉變的速度,孩子的學習又能否適應社會的轉變,是教育工作者十分關注的議題。

回溯過去,課程好像不斷地在變化,但從課程的核心部分來看,不出語文、自然科學、邏輯等幾個範疇,不同國家的課程也多是如此。多少著名的學者、科學家,他們在兒時所學的課程與今天孩子所學的課程沒有太大分別,但為何他們能成為著名的學者,而我們的孩子卻為了應付考試而忐忑不安?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畏即是敬,現今的孩子沒有一點敬畏的心,父母的過分溺愛,對孩子的過分保護,讓孩子的超我無法形成,自我與本我促使孩子任意妄為,難於管教。孔子教學生要有敬畏之心,要知天道循環,對大自然的形成要有一種如宗教信仰的敬虔之心。多少智者、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他們從長期的學習和研究中體會到宇宙的無窮,應有一種主宰的能力讓他們信服、敬畏。大人是父母、長輩、有學問、道德的人,我們總有一些偶像,他們是我們學習的目標,他們的一言一行都給我們樹立清晰的典範,我們可以跟隨而有所得着的。聖人之言如中國的四書五經,基督教的《聖經》,佛教的經典,回教的可蘭經等,是「聖人」的教導,也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價值。南懷瑾曾說:「談宗教信仰,第一等智慧的人有,最笨的人也有,中間的人就很難有宗教的信仰。」看今時的香港,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的人充斥其間,每事必反,每事必閙的人,當真不少。

學習文化 培養技能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有何準備,以應對這個轉變的世界?按孔老夫子的話是對天命、大人、聖人有所敬畏,現今的文學課程少了文言文的範文,筆者讀書的年代讀的多是文言文,每課都要背誦,琅琅上口,課文中的哲理、價值、儒家思想,都在背誦中存留成個人的行為規範。李密《陳情表》教我們孝,范仲淹《岳陽樓記》教我們要有抱負,李華《弔古戰場文》告訴我們戰爭的殘酷……也成筆者作事時的一點指引。語言、文學是持續學習的必要工具,要能掌握、運用,中國人對中國文化要有一定的認識,也能建立個人行事為人的準則。科學、邏輯要因應個人的向性來選擇是否要深化,但基本的認識是需要的。

世界在變,孩子要適應未來的社會,應要培養在不同領域中的關鍵技能,也要建構這個領域的知識,如何共享知識、累積知識以求突破,達致成功。除了學習技能外,也要組建理性的思維。明辨是非的能力,是理性思維的基礎。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這要從生命的意義與目標發展而來。家庭教育為孩子開展、萌芽。孩子個別不同,個性化的學習是孩子成功的因素。孩子要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保持適當的學習動機,要對事物有好奇及鍥而不捨的精神。要學習音樂,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適當的音樂刺激對腦部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也要學習美術,美術刺激想像力,讓孩子建構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習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更要學習體育,從衝撞中學習處理問題,從失敗中培養心理健康,從團隊中學習分工、學習合作、學習把握第一時間、學習接受他人的錯誤決定。

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人都在學習,都在學習相類似的課程,你與他人有何不同?這由你自己決定。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