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傳統文化,有些農曆節日,深植人心世代相傳,饒有意義。例如:我人有除夕、清明、盂(七月盂蘭節)與九(重陽)四大祭祖日,子孫慎終追遠,孝思不匱。而新春、清明、端午同中秋,則為民族四大節日,世代闔家團聚,親情永續。尤其是農曆二十四節日之一的清明節,不但有相傳是唐杜牧所作的〈清明〉五言一詩,燴炙人口,更有《清明上河圖》附麗,世代驚異。
杜牧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真是千百年來,婦孺都能琅琅上口。《清明上河圖》,則是描寫北宋京城汴梁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有多個版本,論者謂北宋張擇端的版本最古,而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由五位京庭畫家所晝的清院本,最為細膩精緻,評價最高。
三月清明,人人皆知。曆書說,「春分後十五日,斗(北斗)指丁,為清明。」漢劉向《淮南子‧天文訓》則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之所以得名,歷來解說甚多。元吳澄舊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日為一候):「三月節(陽曆4月4、5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萬物乎巽(柔順),物至此時,皆潔齊而清明矣。」清富察敦崇之《燕京時歲記》引《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靜,故謂之清明。」
一般而言,每年農曆冬至後105日、春分後15日(穀雨前15日)為清明。春秋之世,曾將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稱為上已日,開放給男女相會:
- 《周禮‧地官婚氏》:「中(仲)春之月(三月),令會男女。」
- 《論語‧先進十一》:「(曾皙)曰:「暮春者(三月),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
- 唐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說的正是這種情況。
魏晉之後上巳日改稱為上巳節,唐宋之後,改定三月初三(重三)為三日節。台灣客家人、泉州人習慣守舊俗,於農曆三月三日祭祖,稱為古清明;因為日子固定,俗稱「死節」(日子不會變動)。但漳州人則定陽曆4月5日為清明節,為祭祖掃墓的大日子。不過,農曆相對應於陽曆4月5日的日子,是變動不固定的;因此,俗稱「活清明」──「死節活清明」之諺,由是而來。另一說法是,4月5日清明節,恰是聖誕節之後的100日。12月25日聖誕節年年都在同一日(死節),但清明節可能是聖誕後100日,也可能是101日(如碰巧2月有29日)──此即「死節活清明」之謂也。
清明前的寒食節
提到上巳節,就不能不追溯古盛今悄、故事動人的清明節前一日,舊俗禁火三天的寒食節。
故事得從春秋之世,晉獻公時的一件宮廷政爭事件說起。
話說晉國至獻公時,寵愛愛妃驪姬,驪姬既然得寵,就得隴望蜀,想她親生子奚齊繼承君位,就施毒計先毒死了正宮所生太子申生,再大力逼害其他儲君,史稱驪姬之亂。公子重耳(聑,粵音迭,兩耳俱在,幸避馘刑,平安也),是晉獻公次子,為了保命,不得不即時逃亡。於是帶同介子推(?-西元前636年)等五賢士出奔於狄,歷盡艱辛。途中過衛國國境時,隨行的鳧須突然變節,把重耳的資食偷光,飢腸轆轆的重耳,出五鹿時,乞食於野人(村老)《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重耳缺食,舉步維艱,軼史說介子推毅然「割股(大腿肉)奉君」,以解其飢。
重耳流亡19年之後,得到秦穆公之助,終於重返國門,登上大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大封功臣,獨獨遺漏了介子推。介子推其後就攜母隱居於棉山(今山西介休市)(見屈原《離騷‧惜往日》、漢司馬遷《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介子推舊屬為他不值,就在宮門貼了張「大字報」:「有龍矯矯(指重耳),頃失其所。五蛇從之,週游天下。龍飢乏食,蛇刲股(刲,粵音龜,割取也)。龍返于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處。一蛇無穴,號(呼叫)于野中。」晉文公見書,頓憶忘了封賞介子推,於是立刻派人去傳召他,但介子推沒回應。晉文公無法,只得親自去到棉山,將棉山改稱介山,並封賜給介子推,作為他的田糧,以誌記他的過失,並表率善良之人。但直至介子推去世,依舊再沒有人見到過他。
關於介子推歸隱棉山,辭不受祿一事,民間另有傳說,傳奇色彩濃厚,影響力尤大於正史司馬遷《史記》所敘、所述。
清明時節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