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科技金融之戀和香港創業前景

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當中有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現象,這就是金融在追逐科技,科技也在擁抱金融,科技和金融處在熱戀之中,當前在深度的結合。

編按:科技「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論壇在2017年11月30日舉行,香港金融數據技術有限公司(FDT)董事長兼總導師、前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先生在論壇發表以下主題演講。

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全球例子

今天我希望談一談以深港融合和科技與金融合作來大力推動粵港澳灣區建設的問題。當前我們正處在以信息革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所以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當中有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現象,這就是金融在追逐科技,科技也在擁抱金融,科技和金融處在熱戀之中,當前在深度的結合。(掌聲響起)

這種融合在微觀上體現在金融與科技的結合上,在一大批移動支付、智能投顧、普惠金融、互聯網徵信還有區塊鏈等等的公司。(shutterstock)
這種融合在微觀上體現在金融與科技的結合上,在一大批移動支付、智能投顧、普惠金融、互聯網徵信還有區塊鏈等等的公司。(shutterstock)

從宏觀上看,這種結合表現在全球的金融中心,都在像科技中心這種金融與科技的雙中心。倫敦正在建設東倫敦的技術城,還想成為英國的硅谷。至於紐約,紐約從2008年到現在產生了超過1,000家技術公司,而且這個期間,紐約科技的就業人才以每年平均33%速度增長,紐約已經成為僅次於硅谷的第二個科技中心。

至於新加坡,也提出了「智慧國家2025」,有很多優惠的政策,包括住房政策來吸引科技人才。所以在全球的創新指數,他們的排名今年已經從第七變成第六,當然香港也在這樣做(追上)。

這種融合在微觀上,體現在金融與科技的結合上。這種結合主要體現在一大批金融科技分佔的公司,主要是移動支付、智能投顧、普惠金融、互聯網徵信還有區塊鏈等等。這些金融科技的公司比別的公司獲得的金融的支持更多。2016年,金融科技公司得到的金融支持比上年增長了超過60%。

為什麼金融和科技如此深度的結合呢?我有這樣的幾個意見。

從變革和行業屬性看新機遇

第一個,物理學的有一個相似相容原理,分子結構上相同的物質可以相容;經濟學有一個相對優勢互補的理論,兩個相互比較優勢的兩個公司結合在一起一定是1+1大於2,那麼用這樣的一個原理和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第一,金融本身是一個數據公司,沒有哪個行業比金融與數據的聯繫更密切,另外金融的數據質量比任何的都高,金融本身是有IT屬性的,因為IT業通訊的每次變革都會引起金融的變化。

我們從過去的電腦、電話到現在的物聯網,銀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傅總(傅育寧)我認識,我們曾在招商銀行共事10年,他是董事長我是行長,現在我們同台演講,我們正好就是通過這個、運用這個通訊的變革,IT的變革,一個小銀行成為全球一個有代表性的銀行,也不是大銀行但起碼是有代表性的零售銀行。

所有這些使傳統的金融本身每天考慮:「我必須追求科技,否則我失去存在的可能性」。(Pixabay)
所有這些使傳統的金融本身每天考慮:「我必須追求科技,否則我失去存在的可能性」。(Pixabay)

融合乃兩個行業內在驅使

第二點,科技擁抱金融,因為科技需要錢,科技變成產業需要錢,從試驗到中試到大規模生產,對錢的要求的比率有1:10:100,所以它比任何(行業)都需要資金的支持。

第三,現在這個科技革命的迅速發展,傳統銀行受到挑戰,特別是信息革命的迅速發展。這個銀行是一個什麼呢,是以一個信息不對稱為生存條件的(行業),那麼信息革命使得信息充分的透明,銀行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另外,過去的交易中心化,現在區塊鏈是去中心化,使原來一些交易原則受到挑戰。過去是銀行支付的一統天下,現在各種各樣的支付形式打通了一片天,過去銀行忽視常規部分,現在常規部分成為一個重大的金融的潛在市場。所有這些使傳統的金融本身每天考慮:「我必須追求科技,否則我失去存在的可能性」。

還有一個就是,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應該是產業經濟發展的內在驅使的,無論是科技跟金融的技術支持以至金融對科技的資金支持,是雙方互補,能夠產生極大的集聚效益。

科技金融結合:勢必創造就業機會

因為科技與金融的結合,無論在縱向上,還是在橫向上,都會使比較長的產業鏈和寬闊的行業能夠迅速的延長,所以科技和金融能夠帶動其他行業,向更大的規模更高的城市發展,能夠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和就業機會。

所以,我覺得從這幾方面來理解,金融科技的相互的熱戀就都很好理解了。那麼,他們的結合在哪些地區、在哪一方面?我覺得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們今天談粵港澳灣區,那麼在粵港澳灣區中間兩個最有優勢的、聯繫最密切的兩個城市,就是深圳跟香港。

這兩個城市,在科技和金融方面的結合,就會給粵港澳灣區帶來很大的機會。自然稟賦上來講,深圳和香港是一個互連互補的雙螺旋的特徵。你看教育、科技,香港有名列前茅的大學,有一大批優質的科研實驗室,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另外,香港是個自由港,全球的科技人員可以自由自主的流通,還有發達的現代服務體系的支持,所以香港科研應該有非常大的優勢。

「所以人工智能也不難,有好的數據就可以生產。」(Pixabay)
「所以人工智能也不難,有好的數據就可以生產。」(Pixabay)

追上國際發展 尋找結合落腳點

但是香港的產業結構,我覺得沒有給香港的科研成果巨大的市場基礎,而深圳現在是中國創新創業的中心,深圳有創新的氛圍,而且有很好的研發製造服務和應用的市場基礎,政府也非常支持,深圳科研經費投入佔GDP的4%以上,跟以色列和韓國差不多,所以這是深圳的市場基礎,那麼如果香港還有全球優越的資本市場和經濟,他們的結合我覺得是一種非常好的一種結合。他們的結合落腳點在哪?

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FDT本來就是香港的一些年輕人為了培養交易員做的公益事業,但是得到了很好的商業回報和前景。他們在模擬交易中積累了30萬億的數據,在大數據基礎上開發了一個FDT Trust這個指數,用這個指數可以做交易員的畫像,為適當性教育提供手段,可以(用以參考)用來選股票,也可以確定折損線等等,是非常好的一個機制。所以人工智能也不難,有好的數據就可以生產。我覺得還有我們的重點還有消費領域。我們可以透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的確定需求,準確的確定分析。

關注最新趨勢 支持年輕人創業

再有一個就是雲計算和區塊鏈兩個趨勢。這也是我們重點應該關注的。我覺得深港應該以粵港澳灣區為巨大的舞台,以科技金融合作為精彩的角色,幹什麼呢,吸引全球的人才,到這個舞台上扮演這個精彩的角色。

特別是我們香港的年輕人,他們畢業於名校,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有創新創業的夢想,我覺得我們兩地的政府都應該盡一切所能支持他們。我覺得要給他們創造在創業創新方面的條件,讓他們在這次技術革命的浪潮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本系列文章:

林鄭月娥:結合創科 認準方向 冀年底簽一帶一路協議

楊偉雄:孕育頂尖科研 邁向一帶一路

張景安:「帶路」輝煌與全球命運共同體

傅育寧:華潤在產學研的實踐與前瞻

馬蔚華:科技金融之戀和香港創業前景

「9+2」結合互通 冀完善對接平台——科技一帶一路與灣區建設圓桌論壇之一

平台支援 科企落戶 應用場景尋契機——科技一帶一路與灣區建設圓桌論壇之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