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中的港澳角色

林鄭政府忽視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與回歸後政務官主政的結果一樣,挫傷內地對香港的信心。

習近平十九大報告有關香港的政策闡述,應該是十八大以來5年的總結,這5年裏香港出現佔中、旺角暴亂與港獨思潮,明顯是顏色革命的性質,挑戰中國在香港的主權與治權。而中央政府的反貪腐不能不涉及港澳和駐港澳機構,許仕仁的判刑也打破了對殖民地留下來政務官的迷信。香港是中國領土,是13億中國人民的土地,不能用任何方法割裂出去,怎可能完全河水不犯井水?

2014年有關白皮書已提出中央政府對港澳的全面管治權,這是要真實地體現對香港的主權,也排除任何架空或扭曲國家在港主權的制度與措施。港人高度自治是屬於治權部分,外交、國防由中央負責也是治權的部分,不能說中央只有外交、國防的主權,其他可分給特區政府而撒手不理,或不能掌握。這是中英談判以來認識的失誤,也中了英國以主權換治權的陷阱。佔中等證明失去治權容易使敵對勢力進一步挑戰主權,顏色革命若成功的話,香港便走向獨立。

高度自治屬治權,不能衝擊主權。在主權這底線之上,國防、外交以外香港可自治,但自治仍處於中央政府維護國家主權的監控下。若特區政府失職,香港出現大危機,中央有責任接管來保證香港的有效治理、有效自治。這是中央掌握依法對港澳全面管治權的真義。

報告並把香港的發展歸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組成部分,並不是如回歸初期那樣,把港澳與國家的改革發展大局割裂,這才是實質回歸的開始。

香港怎樣融入內地

十九大報告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重點是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在十三五規劃中有關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提法,在十九大報告中卻跌出重點以外。習近平訪港時提出的三大國家戰略,提點香港參與, 如今便少了一帶一路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

這樣的轉變不代表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重視降級,反而是在戰略政策提點以後,中央從多渠道徵求香港的建議與參與,但很可惜,無論是香港政府與社會精英,在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方面,都只是公關表現,提不出任何有意義的政策建議、具體措施,中央對之是無處着力,也不知如何入手,便只能放棄。

粵港澳大灣區等的重點,實際上回歸以來都在說,香港卻從來沒有積極參與。港珠澳大橋是香港拖延,更堅持反對建鐵路橋和連接深圳,把大橋的功能削減,三地三檢更是倒退;廣深港高鐵一如大橋是中央主催,香港消極;CEPA的推動力也是來自中央,香港將雙邊關係變成單方面優惠港商。

中央政府不能取消粵港澳合作,大灣區的提議結果還是廣東省、深圳市為主導,拖着香港發展。問題是,香港是拖着人家後腿,廣東省、深圳市早晚拋開香港,輕身上路。中央照顧香港,能照顧到幾時呢?

林鄭政府忽視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與回歸後政務官主政的結果一樣,挫傷內地對香港的信心。他們可以拿高額退休金回英國,香港怎辦?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