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英氣:阿咩正傳》一書描繪了一段另類的香港現代史。當中的主角阿咩,即筆名石中英的楊向杰在最近的視頻節目《流金歲月》中邀請不同嘉賓對談,藉此還原當年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情況,當中包括著名報人、石中英的伯樂羅孚之子羅海雷。本文為《英氣》作者陶傑撰寫的背景導讀。
《英氣》主角,「六七少年犯」石中英出獄後,「分配」到附屬《大公》的《新晚報》做學生版編輯,師從後來1982年被中共拘捕、並指控間諜罪名的羅孚。
原名羅承勳,羅孚是二戰後來港的民國知識分子。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大公報》系統任職長達41年。「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共產黨員必須有絕對的忠誠與服從,黨性凌駕於人性。早年,不少年輕人受到這種宗教狂熱式的理想主義感召,貢獻了青春,付出沉重代價。
羅孚是左派文壇的健筆,既是研究魯迅和周作人的專家,個人著作包括《風雷集》、《西窗小品》、《繁花集》、《香港文叢·絲韋卷》和《羅孚文集》。
羅孚放膽扶掖新人,包括也曾是六七少年犯、後官至特區局長的曾德成,及文史學家葉靈鳳之女葉中敏。
擔任中共喉舌 引導大眾輿論
受命於時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廖承志,羅孚的職務是了擔任共黨喉舌,引導大眾輿論。尤其是六七暴動期間,曾號召港人進行「反英抗暴鬥爭」。
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香港文化界進行統戰工作,以及籠絡兩岸三地的文化人和學者。
工作需要,羅孚與「美帝」的駐港官員亦偶有來往,也許間接成為了出事的導火線。1982年,他收到緊急通知要去北京開會,懵然不知竟是主動「送中」,此一去就是11年。
被指間諜後,《大公報》內部召開批判大會,多人公開割蓆,聽說包括他栽培多年的金童玉女。據說,廖承志、夏衍、黃苗子等政界文化界人士也曾為他各方奔走。
羅孚獲釋回港,接受《明報》訪問說:「『美國間諜』控罪,是一些指我在某時某地,看過某機密文件的書面證據,沒有人證。那些文件是我工作上可以去看,但關鍵的人,內部可以為我作證的人,已經死掉。」
被軟禁北京十年,雖然不便公開活動,卻化名「史林安」,及筆名「柳蘇」,廣結交北京與內地文藝圈人,同時也向內地讀者介紹香港文化與文壇人士,可見羅孚沒有因受打擊而意志消沉。
畢竟,曾經出事的共產黨人多不勝數。包括他甚為推崇的作家周作人、詩人聶紺弩、作家兼政治家潘漢年。即使在《大公報》,也有一位資深才子編輯周榆瑞。深知在幾千年的中國官場歷史裏,文人陷獄,也不算什麼稀奇。因此,便以「林安」借指南宋偏安時的臨時首都、「柳蘇」,固然是以柳宗元、蘇東坡之坎坷仕途自況也。
唯一願意道歉的左派領導人
六四後,長子羅海星不惜犯險,參與了營救學生領袖出境的「黃雀行動」,並在接觸王軍濤和陳子明時被補,判刑五年。直至英國首相馬卓安訪華,中共「釋出善意」,才讓海星提前三年獲得假釋。
1993年,年屆73的羅孚已被開除黨籍,終於獲准離京回港。
「我所做的一些脫離實際的極左宣傳,總是多少起了蠱惑人心的欺騙作用的……我願借此公開表示我的歉意和懺悔!
親愛的朋友們,犧牲了和還健在朋友們,我向你們致敬!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們,當年受過損失和不便的人們,我向你們致歉!……我不要求原諒,因為我自己並不原諒自己。」
以上是羅孚在《香港當代》雜誌撰文,當時,也是唯一曾牽涉六七暴動而願意公開向香港巿民道歉的左派領導人。
2014年5月2日,羅孚因病在家中安詳離世。臨終時海星遺孀、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周蜜蜜一直照料身旁。據她所述,家翁的遺願,是希望中國好,及平反六四。
今日特區政府學習揣摩上意、卻又步步走錯。共產黨的天威,連羅孚自己也摸不準,何況今日李家超、林鄭之流?
《流金歲月》第四集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