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筆者不止一次強調價值教育的重要,以及體驗式學習的角色,藉着親身體驗和實踐,學生可認知正確價值觀,進而有正面的情意轉化和行為。筆者在此希望進一步提出「社區樞紐」的概念,若學校能發揮樞紐的功能,匯集各方資源,並透過職業專才教育,其影響力將更加深遠,既讓學生受益,也能讓整個社區受惠。
跨界別提供平台 讓學生服務社區
在剛過去的周日,明愛馬鞍山中學(下稱明馬)舉辦了社區保健同樂日,校方特別聯合了聖保祿醫院、地區康健中心、地區關愛隊等,為來自沙田區部分屋邨及跨區劏房戶,約800名人士提供醫療服務,包括心電圖、膽固醇檢查、肝膽檢查、眼睛檢查及超聲波骨質密度檢查等。
在這次跨界別合作裏,筆者樂見醫護界、社福界、教育界、商界、地區人士五方力量得以連繫,達至資源有效整合和共享。醫療界方面,當日聖保祿醫院派出了110名醫生和護士提供醫療服務,確保安全、穩妥,使居民真正受益。社福界方面,地區機構起了聯繫作用,不但推廣讓居民參與活動,須進一步跟進的居民,更可即場獲轉介,確保後續能獲得醫療服務。而教育界則有明馬的80位教職員和60名學生擔任義工,他們為各醫護提供適時協助,實際參與醫療服務。商界和地區人士則分別透過醫護器材等物資贊助和組織地區關愛隊,為活動提供支援。
三位一體的職業專才教育
學生之所以能成為真正的貢獻者而非旁觀者,有賴香港明愛及校方近年在推動職業專才教育(醫護教育)上的努力。香港明愛近年積極發展明愛賢才教育計劃(Project VPM),透過職業(Vocational)、專業(Professional)、工作倫理與職業道德(Work ethics and morality)三位一體的教育事工,使學生成為充滿愛心、主動學習及具備領導才能的新一代。
在這個計劃中,明愛馬鞍山中學銳意發展醫護專業教育,使學生具備基本醫護知識、技能和相關工作倫理及職業道德。明馬推行的社區關懷暨醫護專才發展計劃涵蓋了軟件和硬件措施,例如安排中一至中六全體學生,每年接受心肺復甦術(AED)、急救、量血壓和身體檢查等實務訓練、開設營養學與運動治療學等課程、定期安排學生參觀醫護場所等;而專誠打造的健康護理實習專室,就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場境,將醫護技能應用與演練。
學校同時將STEAM教育融入醫護課程設計,例如中一的學生會研究智能手杖中的肌骨系統及物料應用,中三的學生學習分子料理的原理,研究簡單軟餐的製作。透過融入課程設計,學生汲取知識,並加強解難和創新的能力,更重要是在實踐中,他們體會醫者的心腸,切身處地明白病人的需要,思考如何善用知識與能力助人,從中展現基本的工作倫理與職業道德。
祝福社區及家庭 為學生開拓多元出路
明馬積極展開醫護教育,體現了價值觀教育、為學生打開多元前路,更可回應香港的醫療需求,具有深遠社會意義。政府前年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及以社區為本、「早發現,早治理」等目標,期望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可想而知未來社區基層醫療的需求甚大,無論服務範圍和質量都要提升,一批有潛力的醫護專才更顯重要。加上人口老化是香港以至全球不同地方必須面對的議題,醫護教育正好提供強而有力的醫療支援,為未來作好準備。
筆者相信,不止是醫護教育,若更多學校願意承擔社區樞紐的角色,結集各方加量,學生一定能在服務他人、貢獻社群的過程中成長,培育相關的工作倫理與職業道德之餘,亦對家庭和社會作出正面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