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近年在歐美多國興起,起初許多社會精英及政治領袖都對這股勢力的崛起採取輕視的態度,直到英國脫歐派及美國特朗普分別於公投及總統選舉中勝出,才驚見眼鏡碎遍地。儘管代表民粹主義的政黨未能進一步在荷蘭、法國等歐陸國家成功搶灘,贏取選舉,但其影響力相信不會輕易消失。
無分左右翼的政治帽子
在政治上,「民粹主義」是一個貶義詞,通常是被政客用來標籤政敵,指對方為投大眾所好,作出一些不顧道德的政治渲染,或不顧現實的選舉承諾。
民粹主義這頂帽子頗鬆頗大,無論左翼或右翼,都有可能會被扣上。例如左翼政黨經常會被批評不顧對生產及投資積極性的影響,甚至連政府財政上的會計邏輯都不理,盲目派福利;右翼政黨亦經常會被批評不顧種族共容,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互利,盲目排外。
相反,即使被扣帽子,也不會有一個政客或政黨會承認自己標榜民粹主義。不過,這些鼓吹民粹主義的政客或政團,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反建制(例如視精英階層建立的一套道德觀為套於人民頸上的政治正確枷鎖,視自由放任下形成的資本主義制度為資產階級剝削人民的機器)。
保護主義排外非理性
近年民粹主義的興起,某個程度來說,是全球化所帶來的反彈。
全球化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允許貨物及服務,以至生產要素(例如勞動力、資本)可以不受國界限制,自由流動。許多經濟理論都已證明,這種貨物與生產要素的流動,可以增加經濟效益,使每個國家整體得益,人類世界整體受惠。
然而,經濟理論也同時顯示,一個國家整體得益,並不代表在這個國家之內,每一個群體都能受惠。相反,經濟理論指出,貨物與生產要素的流動會導致各國的經濟結構調整,進而導致財富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說,每一個國家之內,都必然有一些群體,因為全球化帶來經濟結構調整而受害。
經濟學中著名的斯托爾珀──薩繆爾森效應(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指出,當貨物的相對價格改變,主要用於生產變得相對廉宜的產品的生產要素收入減少,主要用於生產變得相對昂貴的產品的生產要素收入增加,結果導致收入再分配。把此理論套用在當今的國際貿易上,我們便會了解,為何特朗普要抵制來自中國和墨西哥的廉價入口,會得到美國民眾的支持。由於中國龐大的勞動力,生產了大量的勞動力密集產品,使得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下跌,根據斯托爾珀──薩繆爾森理論,這使得歐美發達國家的非技術勞工收入下降。
移民也有類似的影響。外來移民直接推低了勞動力的市場價格。在難民問題發生之前,西歐國家已有反東歐移民的情緒。
以上的討論,也許使大家以為,由於全球化導致收入不均,因此保護主義和排外主張,都有其道理而非民粹。
然而,許多經濟學家仍然認為普通民眾對保護主義的支持,是源自非理性的民粹主義。原因是,導致收入不均還有許多其他因素,為何民眾只針對全球化,而不針對其他因素呢?
科技與教育普及影響收入?
儘管國際貿易會導致收入不均,但許多經濟研究發現,收入不均更多是源自於科技發展及教育普及。
其實也不需要什麼深度研究,就從社會上兩大群體的身上,我們也可窺得科技與教育改變收入分配的威力。這兩大群體就是──男性和女性。科技發展使男性在力量上的優勢消失,普及教育亦使女性的生產力大大提升,於是,相對於百多年前,女性的收入和男性的收入大大拉近,女性亦不再是男性的附屬品。
科技發展改變了生產結構:發動機的發明淘汰了人力車夫,手提電話使整個傳呼行業消失,網上購物嚴重打擊零售業的發展空間。教育亦使得對知識有不同接收機會和接收能力的學童,成年後的收入差距拉闊。
儘管科技與教育對收入分配有如斯巨大的影響,我們卻只見示威遊行反對輸入外勞,反對進口外國貨,鮮見示威遊行反對學校頒發畢業證書,反對搬運利用貨車起重機(計程車司機反Uber算是少有的反科技例外)。
因此,與其說反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它是收入不均的罪魁禍首,不如說是因為它不幸成為民粹主義眼中收入不均的代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