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七件事—談班級經營策略

一個新學期的到來,老師又要面對一班新的面孔,要建立良好的教學質素,老師分享教學心得。

新學期開始,學校工作陸續開展,教師們不管是科任老師或是班主任,大多要在新學年面對新的班級,班主任也要在新的班級內進行班級經營策略的工作。面對全新的同學組合或是陌生的學生,班主任或科任老師在學期之初可如何擬定班級經營策略,帶領班中同學迎接新學年?筆者在此拋磚引玉,總結一些個人的經驗,拼湊出開學七件事,給大家參考。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首先,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教師在接任新班級時,可以先從學校擁有的基本資料或數據入手,了解自己即將要任教的班級。舉例而言,班主任可以從同學填報或更新的個人資料表格中,了解其家庭背景或過往經歷,增加對個別同學的認識;也可以透過學校資料庫了解班內同學的全級排名、科目成績、學習強弱項、行為特點等,並以此因材施教,分析個別同學或全班的特點,制訂合適的輔導和教學策略。

深入考察,虛心求教

再者,「深入考察,虛心求教」,除新升小一或中一學生外,對一般原校升級的同學,其他老師都會有一定認識。為深入了解同學的學行表現,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其他老師求教,如一些同學去年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師、訓育或輔導組的同事等。大家可以從中認識同學的特點、不同學生之間的關係、各人所需協助和關顧之處。於是,某些同學是否適宜作為鄰座,哪些同學可以擔任班長或班會主席,跟某些同學言談和接觸時的禁忌等,處理某些同學學行問題的有效方法,都可透過同事之間的交流而得到啟示,相信有助老師制訂教學或班級經營的策略。

明晰理念,建立關係

之後,「明晰理念,建立關係」是新班主任或科任老師可以考慮做的工作。記得不少前輩提出過「先管後教」、「愛心關顧」、「寬猛相濟」、「先緊後寬」、「亦師亦友」等班級經營理念,其實都各有道理,當中沒有一種成功方程序或金科玉律。關鍵是教師須依據班級特質,以及老師本身的個人性向,確立個人的形象和教學理念,然後一以貫之,切實執行,否則先用「愛心爆棚」的管理模式,但發現班房秩序每況愈下,就改用「魔鬼教練」的形象,同學自然難以適應。另一要注意的是以「嚴」為主的,應配以學生為本的關顧,做到嚴而有愛;採用「打成一片」策略的,切記要「先跟後帶」,建立關係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要成為學生的知己良朋,而是在良好關係的基礎上導其向善。要言之,「民主式/關愛性」與「權威式/管教式」的領導,應交互運用,兩者兼施。

確立目標,激勵向上

此外,「確立目標,激勵向上」也是新任老師和班主任在學期初的主要任務。如果班內同學有彼此認同的共同目標,就會有較強的凝聚力,而互相合作和積極正面的氣氛也較易建立。在建立目標的過程中,老師可針對不同年級的特點,如小五、小六或中五、中六快要面對升學的關口,老師可以此為切入點,加以激勵。其他如小一和中一面對新環境、中三須面對選科抉擇、中四是為高中開始等,都是值得利用的契機。當目標確立後,老師在日常課堂或班級活動上,如能不斷鞏固和善加利用,相信可有助班級經營。

互相認識,建立團隊

「互相認識,建立團隊」班主任或科任老師就像一個機構的領導層,如能促使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和團結互助,實在是一件美事。為此,在學期之初,老師可以透過不同活動令同學互相認識和建立關係。當中既可以是自我介紹、集體遊戲、製作壁報等班內活動;可以是優點大轟炸、守護天使、每月生日會等營造溫馨快樂氣氛的活動;也可以利用班際比賽、學校旅行等活動建立團隊精神;而透過班會幹事的工作,也可培養班內的團結意識。同樣重要的是,老師要留意班內有否同學之間相互爭鬥或猜忌的氣氛,或有否欺凌弱者的文化,然後及時處理,加以疏解,以免妨礙學習效率,或衍生學行問題。

建立班風,訂定常規

學期之初,老師也可考慮如何「建立班風,訂定常規」。舉例而言,可以由師生共同訂定班規、共同修訂班規,使學生在班內有參與感,亦能建立同學在全年內躬行實踐的行為準則。當然,老師也可透過口頭讚賞、獎懲機制等手段,建立班內的風氣。當然,老師也要以身作則,透過日常的言行,以生命影響生命,以隱蔽課程的形式貫徹「公正」、「勤學」、「互助」、「關愛」等價值觀,令班規不會形同虛設,班風不會流於紙上談兵。

持之以恆,適時調整

最後,面對新學年的工作,大家宜切記「持之以恆,適時調整」,不要對自己有過高的要求,不要迷信教育有立竿見影的神效,不要因一時的挫敗而灰心喪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乃長遠的工作,未必會取得即時的效果,但只要大家持之以恆,努力探索,確信已在學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種籽,想必更有利於建立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上述提及的一些個人體會,未必放諸四海而皆準,教育工作者面對不同的校情和班情,在勇於嘗試和悉力實踐之後,也要善於總結經驗,適時調整策略,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