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2:50:1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香港不死 香港重生

香港現在不是缺錢,是缺乏方向、缺乏領導力,不知道「後復甦」之路應該怎樣走。

上周復活節長假期結束,本港消費市道未見暢活,零售飲食業生意冷清。從媒體報道看,業界預期食肆結業潮將持續。社交媒體上有人成立了「全港店舖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執筆之日,群組已有30萬成員!食肆生意慘淡,業界直言感到徬徨。

一片低迷之際,香港是否已無法恢復昔日榮景?我們的美好日子是否已一去不回之類的憂慮,又再出現!疫情結束初期,復甦力度不足,業界認為需時慢慢恢復;但隨之而來的是恢復通關後港人蜂擁北上消費,令市道無法好轉,反而進一步下滑。即使業界出盡法寶、提供各式優惠,政府又大搞「夜繽紛」、誓言要振興夜市,結果都是勞而無功,復活節長假期市道依然冷清。難免令人有一種「無力回天」的感覺,或說得更白:香港是否「已死」?

從上世紀內地改革開放始,香港和內地走向一體化的過程即告開始,兩地經濟關係愈緊密,人、貨、錢的互通交流就更頻繁,關卡阻隔也逐步減少。拆牆鬆綁,正如歐盟走向一體化的經驗,各成員之間都要盡量達到「無縫銜接」地步。其結果是生產要素價格將走向一致,成為一個真正的經濟融合體。

香港和內地走向一體化

回歸前,香港仍在英治下,跟內地互通存在不少「關卡」,加上香港與內地在發展水平上相差極大,土地、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價格差「引導」了大批港商遷廠北上,享受內地低廉價格,也造就香港經濟再起飛。

回歸初期,中央嚴守「兩制」差異,對邊界仍守得很緊,兩地人員往來有不少限制,兩地交通基建尚未完備。當時港人北上消費,大多集中在深圳羅湖城一帶,取其交通方便。但內地服務業當時仍不成氣候,雖價格遠比香港低,唯吸引力有限。

若以2000年為分水嶺,之前內地與香港融合,優勢主要在香港一方,因香港是全國主要對外窗口,協助內地跟世界主要市場聯通,引領內地企業走出去連接國際。單是這些功能,已足夠令香港保持強大競爭優勢。還有更重要的是,內地開放跟世界接軌,如何學習和適應國際規則,主要是利用香港這個平台進行。可以說,香港是國家開放、走向國際的「教車師傅」。

2000年後,中國加入世貿、全面融入國際體系,國家開放程度愈來愈高,香港的窗口角色逐步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為內地經濟提供各種服務。而隨着國家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兩地之間優勢已轉至內地一方。香港開始「被納入」國家的5年規劃,須配合國家整體發展策略。2003 年簽署的CEPA協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首次開放內地人來港自由行,兩地融合進入一個新階段。

更深度融合、更緊密往來,必定催化更大程度的價格均衡。香港是價格高的一方,北上消費本身就有「平靚正」的吸引力;加上兩地交通愈來愈方便,內地服務業水平突飛猛進,北上消費成風遂一發不可收拾。正如水向低流,只有待兩地消費的價格差漸漸拉近,本地零售餐飲業才有望恢復競爭力。除此之外,各種措施都只是小修小補,起不了太大作用!

只有待兩地消費的價格差漸漸拉近,本地零售餐飲業才有望回復競爭力。(Shutterstock)
只有待兩地消費的價格差漸漸拉近,本地零售餐飲業才有望回復競爭力。(Shutterstock)

消費短暫不振毋須恐慌 唯要面對現實

經濟融合、內地和香港的價格差逐步拉近是大勢所趨,且必會引來陣痛,整個過程是一場淘汰賽。正如改革開放初期若廠家未能及時轉型,最終也會被市場淘汰。香港價格高,競爭之道不一定要降價,但必須有更優質及另類服務作賣點。

我們不是零售和飲食業界,不宜指指點點,唯有前車可鑑,融合過程的價格調整全世界都一樣,這是調整過程而不是世界末日,香港不會因消費行業短暫不振而「玩完」。我們毋須恐慌,但卻要面對現實。現實是香港旅遊業尚未「完全」復甦,據旅發局數字,去年全年訪港旅客為3400萬人次,內地仍是最大訪港旅客市場。雖然旅客來港的增幅在疫後有明顯增長,但跟疫情前的2018年比較(當年整體訪港旅客人次為6500 多萬),去年旅客數目比疫情前(2018 年)大跌47.7% 。換言之,旅客數目仍未恢復高峰期水平,長假期零售和飲食消費表現未如人意,應是意料之內。

另一「現實」是旅遊業仍主要依賴內地客。去年內地客佔整體訪港旅客78.7% ,其他如日本、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法國、德國等旅客來港都顯著下跌,幅度逾30%!換句話說,現在來港旅客主要是內地客,佔比甚高。現在有輿論呼籲恢復一簽多行「救市」,希望再增加內地旅客數目。當年自由行高峰期內地客「迫爆」香港,在社區發生零星衝突,一些不愉快事件大家至今記憶猶新!內地旅客比例再提高,並非一面倒的好事。而這種太過依賴單一客源的旅遊市場,又是否對港有利?

圍繞旅業做文章 是否配合「八大中心」定位?

疫情過後,內地把放寬民眾往外國旅遊作為「外交政策工具」,去年8月宣布對美、日、韓、澳洲、英國、愛爾蘭等多國恢復出境旅行團,以加強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在疫情前,大陸旅客外遊開支達2550億美元,旅行團佔六成。放寬旅客出境有助這些國家的經濟,澳洲政府就曾公開表示,中國擴大旅行團目的地「有助穩定澳中關係」。

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其中並無「旅遊中心」。但疫情過後,港府連串措施如盛事之都、Hello Hong Kong、夜繽紛、搞旺廟街等,都是圍繞旅遊業做文章。這是否配合「八大中心」定位的政策取向?

旅遊業重要,它可以帶動多個相關服務行業,並提供大量低技術職位;但其佔GDP(本地生產總值)比重不高,只在3% 至4%之間,比其他支柱產業差了一大截!香港吸引旅客的「盛事」其實搞得不錯,例如上周的七人欖球賽多年來都大收旺場,還有渣打馬拉松也吸引不少各地跑手。

香港要辦盛事,也應該辦有香港特色、內地沒有或搞不起來的活動。內地足球多年來一塌糊塗,香港為何不牽頭搞一個大灣區聯賽制,以完全不同於內地足協管理辦法的方式,建立另一套聯賽制?以大灣區近億人口,絕對可以搞得有聲有色。這種「能內地所不能」的盛事,也許才是香港出路。

香港不死,因為香港家底厚。除了政府的財政儲備、外匯儲備,港人「總存款」至今年1月達到16.1萬億元。幾十年來藏富於民的公共財政政策,令港人在困難時期仍可以有餘力渡過難關,成為港人「底氣」來源的基礎。

旅遊業可以帶動多個相關服務行業,並提供大量低技術職位;但其佔GDP(本地生產總值)比重不高。圖示本地一個高端商場。(Shutterstock)
旅遊業可以帶動多個相關服務行業,並提供大量低技術職位;但其佔GDP(本地生產總值)比重不高。圖示本地一個高端商場。(Shutterstock)

悲觀迷惘氣氛蔓延 對港打擊更大

香港現在不是缺錢,是缺乏方向、缺乏領導力,不知道「後復甦」之路應該怎樣走。2019年後的香港不再是以前的香港,過去每一場危機過後,私人市場會自尋生路、找出重生方法;但現在是融入國家發展規劃的新時代,必須由政府帶頭配合國家政策制訂復甦方案。唯很可惜,政府在這方面交不出什麼成績。中東王室成員來港設家族辦公室弄得議論紛紛,充分暴露了香港經濟要轉型,但官員不知從何入手。

復活節市道不振,對港不會是致命一擊,因旅遊業佔本地經濟比重不高。對港打擊更大的,其實是市場悲觀氣氛不斷蔓延,營商者徬徨無着,形成一股強烈的迷惘氛圍。士氣低沉、信心不振,也許才是我們當前的最大問題。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