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旅遊吸金力

每年的渣打馬拉松、香港單車節等,以及觀賞型的體育旅遊,如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吸引不少海外旅客到訪,他們逗留期間的消費,亦能帶動相當的經濟貢獻。

新加坡力谷盛事經濟,官方重金邀得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落戶表演,6場演出共超過30萬張門票全數售罄。有經濟師指演唱會有助帶動新加坡的旅遊、餐飲和零售業,估計可帶來達5億新加坡元收益。

近年旅客開始着重多元化的消費體驗,並傾向沉浸式深度遊,購物消費則退而其次,促使盛事經濟應運而生,務求以「人氣」換「財氣」。

旅遊結合體育 刺激遊客訪港

除了歌舞演出,體育盛事的吸金力同樣不容忽視。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估算,體育旅遊佔全球旅遊支出約一成,並預測於2023至2027年期間,全球運動旅遊營收將增至5600億美元。近日港府亦就此發布研究報告,探討將旅遊業與體育結合,刺激遊客訪港。

體育旅遊大致分為觀賞型和參與型,後者以馬拉松為例,全球每年賽事多不勝數,部分大型比賽吸引不少國際跑手越洋參加,帶動當地旅遊收益。其中芝加哥馬拉松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之一,該賽事在2022年為芝加哥帶來近4億美元總經濟貢獻。而内地近年亦掀起「跑馬」熱潮,單計今年3月全國馬拉松賽事已高達98場。中國田徑協會推算2025年,內地各類路跑賽事可望增至2500場,有券商估計屆時衍生的經濟規模將達500億元人民幣,未來甚或增逾400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參與型的體育旅遊對香港亦非新鮮事,每年的渣打馬拉松、香港單車節等,以及觀賞型的體育旅遊,如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吸引不少海外旅客到訪,他們逗留期間的消費,亦能帶動相當的經濟貢獻。若政府、旅發局和商界合作,加大推廣力度,配以消費優惠政策吸客,相信可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力。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樹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