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也曾很「李澤厚」──他是20世紀80年代的思想啟蒙者。那是個有理想和熱情的時代,工廠女工也要買美學書;每個大學生宿舍里,總能翻檢出一本《美的歷程》。而他,就是那一代青年的精神導師。
《美的歷程》是他的代表作,是一本奇書、現象級的書。馮友蘭評價說:「《美的歷程》是部大書,是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一部中國文化史。」
教育學將成為未來社會的核心學科
在未來,教育學會成為核心學科,教育心理學將成為核心課程。
人類要生存發展,生態環境跟人必須有個和諧關係,不能破壞,人本身也有一個內在自然的和諧關係,也不能破壞。人本身就是動物,是一個自然生態,這個內在包括人的情感、人的意願、人的能力、人的慾望等。
教育心理學就是研究人的內在自然的一個學科,研究它的自然性和它的「人化」,亦即如何培育人。隨着這些研究的深入,教育心理學必定超過經濟學、物理學。
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養美好人性
怎樣研究去真正樹立人性?只有研究教育,研究人性,才能較好地消解這些問題。
教育不能狹義地理解為職業或技能方面的訓練和獲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人如何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相互對待和社會交往活動中發展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
現在我們還有5個工作日,身處農業和不發達地區的人們承受着更為過量的工作。如果有一天全球都實施了三天工作制,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到那個時候,人類會做些什麼呢?這是一個關係到我們未來的嚴肅問題,教育課題會極為突出。
我們必須對此加以思考,要借助教育,做關於人性的教育,關於人類本體性的教育。
好學校有兩件事最重要:教師、圖書館
在整個中小學階段,教師的魅力特別重要。教師的魅力在於把學科的魅力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這門學科有興趣。啟發學生,培養能力。
還有,圖書館很重要。任何一所學校的圖書館一定要有很多圖書,很多好書。於文科是圖書館,於理科是實驗室。
要給學生很多自由的時間,讓他們對讀書有興趣,讓他們選擇、比較、判斷,教師加以引導、幫助和鼓勵。學生對讀書本身有興趣,或者對做實驗本身有興趣,這個興趣大於他去玩遊戲。
學校應該有美的文化引領
文化有一百多個定義。吃飯也是文化,吃飯時用刀還是用筷子也是文化。什麼叫文化?學校首先要搞清楚。
比如說,你的學校有什麼樣的一個文化氛圍?氛圍是個很微妙的東西,是人的一種感受。學校的環境,教師的專業特點、授課方式和他的品德、修養,教師跟學生的交往,這些都和這個氛圍有關係。
學校要把教育搞好,文化必須搞好。你是怎麼培養人的,這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問題。文化建設不是表層的事,而是非常深的工作,教育—育人的重要性遠遠大於文化的其他方面。
填鴨式教學是最醜陋的教學
現在的教育體制問題太大,從幼兒園到大學,到研究生,到高校教師,問題太嚴重了。從中小學開始,搞那麼多課程,把學生逼得那麼緊,一些人才都被他搞傻了。
現在的學校,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用分數來評比,用這種方式來激勵學生學習是錯誤的,應該引導學生對學習本身、對學科本身有興趣,那是內在的興趣,自己有興趣,例如他對數學有興趣、對物理有興趣、對歷史有興趣,他本身覺得有意思,他願意去學。教學的核心目標正是要引導學生這樣。
評比是外在的,他幾分,我幾分,那是副產品。你學得好的話,你當然就考得好,也不一定每次都考得好,有偶然性。
但總之分數只是一個副產品,而且是最不重要的副產品,現在把副產品當成正產品,那是傷害學生。學習興趣怎麼能靠評比評出來呢?
我們要好好研究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的關鍵是怎樣讓兒童心理正常發展。心理髮展、人格健全最重要,而現在那種填鴨式教學是最殘忍的教學,它只能摧殘青少年兒童的心理。
美育,始於教師上課的節奏、韻律、聲調
美育最簡單的一點,是注重形式感的建立。
美感就是形式的感覺,均衡、對稱,人從這裏面獲得一種愉快的感覺,這就是美。具體到教學上,比如教師上課怎麼注意上課的節奏、韻律,包括聲調的抑揚頓挫,就跟讀文章似的。
為什麼中國的文章老是要朗讀、要背誦?因為只有讀出來才可體味到抑揚頓挫的形式美感,也就是說,教課過程要有起伏高低,課開始講什麼,怎麼把它講得很好,一堂課本身是有比例的,這些都是形式的問題,美育其實包含其中。
同時,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它本身的形式就包含美育的問題。總之,通過形式感來具體把握,這是很重要的方面,可以做很多具體的研究。
這些研究如果能夠普及到學校,對老師、學生大有好處,這才是真正符合教育心理的教育學。應該注意讀教育心理學的書,研究如何具體應用,形式感如何融入其中,各有特色。這是善莫大焉,千秋萬世之功。
教學之道
1. 做人文學術要一步一步。基本的是多爭取自由時間,讀書要廣。一開始先選擇較小的課題做透,嚴格訓練自己。要大量閱讀鑽研已有文獻,瞭解課題的歷史背景和主題。做了專精研究後再由點到面。
2. 文章要簡潔清晰地表達,言之有物,最好是有新見解。
3. 明確自己的個人定位。學術研究與個人的氣質有關,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學術研究可以多途徑、多層次、多角度,但扎實的基本功是必需的。
4. 做關於中國的學問,要懂西方,當前的西方學術動態是不能忽略的,要有比較的視野。
5. 要自由獨立思考,也要多和老師,包括同學討論交流想法。要有問題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6. 看問題要有歷史的眼光,這樣可以看得更深更准。
7. 耐得住寂寞,方能有所成就。
如何培養有開拓精神、有創造性的人才
開拓精神實際上是一種能力、素質。長期以來我們只重視讓青年學到書本上的知識,卻不注意培養他們的能力,忘記了學習知識的目的是什麼。不學知識當然得不到能力,但知識本身並不代表能力。
有位科學家說過,科學發現就是選擇,這就要善於判斷。我們應當培養青年判斷、選擇的能力。對待知識本身,也需要選擇。
在接受具體的知識時,青年人首先要注意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要以創新為目標,而不應把任何東西都當知識來記,這樣記的結果,只能使思維遲鈍。
教育是讓人類擺脫機器的支配
科學技術極大地提高人類的物質生活質量,使人類往前跨進了一大步。但是科學技術也使許多人變成它的奴隸。這恐怕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如何擺脫機器的支配,這涉及教育。學校應當意識到:當今的教育是處於人類被物化、被異化的大環境下的教育。
我很欣賞杜威講的一句話,他說學校對社會潮流應當有一種天然的免疫力,即與潮流保持一種批判性的距離。
現在社會潮流是物欲壓倒一切,是物欲對人的異化,學校對異化應有一種免疫力,即應有一種批判性的認知。
21世紀應當是教育學世紀,應當重新確立意義。通過教育,重新培養健康的人性,便是重新確立意義。
要興國,先得興人
真的要興國,首先得興人,用魯迅的話說,便是先立人而後立國。而立人的關鍵是人文教育。以往的人文教育受到意識形態的衝擊,如今在高科技時代的影子下,人文教育可能更無棲身之所。
只有體育、智育的教育,是以功利主義為基礎,而人文教育恰恰不能是功利主義的。它要着眼於民族與人類的長遠前途。
如果談功利,那麼文學藝術是最沒有用的,但這種無用之用,恰恰是百年大計。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