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閱讀,有賴家長配合

要提升閱讀成績,不是個別科目的事,那是需要整間學校一起努力;而且不只是學校要做,更應是家校合作、全社會的責任。

大約兩個月前,香港中文大學發布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22年的結果。

本港15歲學生在3個項目的排位中,數學及科學仍算站穩腳步,獲得與2018年相若的位置,但閱讀成績卻下滑至第11位。

在81個國家地區成績的排比中,香港表現並不差,但明眼人都留意到3個項目的首位全屬新加坡。此外能打入三甲位置的亞洲地區還有日本、中國澳門和台灣地區。鑑於過去香港經常位列三甲,直至2015年後就跌出榜首位列,輿論、教界、學者等就此成績都會掀起一番討論。迄今應該塵埃落定、平靜下來了。

然而,教改以來我們曾花極大力氣去推動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如何改善閱讀成績?實在是應有之義。

閱讀本質是個跨學科技能

很多人以為閱讀是語文科的事,但那是誤解;閱讀是一個技能,未必只與個別單一學科相關,反之這個技能是學習之本。任何學生或個人,要學習什麼知識或吸收那類資訊,閱讀都是一個必須的過程。

世紀之交本港燃起教育改革,其中一面耀眼旗幟就是從閱讀中學習。最初不少學校更刻意在時間表內引入閱讀課、早讀堂,這正好反映了閱讀的跨學科性質。不過這種安排亦引致責任誰屬的問題:不是語文老師教,那應由班主任抑或誰人任教呢?可以想像到的狀況就是無人去教或各師各法,讓學生手拿書刊,各自修行。

筆者不敢推測7年間,香港學生PISA閱讀成績由第2位下降至第11位的因由。但基於閱讀是個跨學科技能,若學校要提升閱讀成效,恐怕需要人人一起參與方可成事。

或者,真是要由語文老師去教閱讀基礎技巧;但講到改善閱讀氣氛,非要每個學科每位老師一同出力不可,還要在校園內營建出想讀、尚讀、賞讀等等的生活習慣。

資訊科技:是障礙還是助力?

坊間關於閱讀的討論往往存有這種說法:因著電腦、手機的出現,學童慣於受影像、聲音的刺激,甚至要與機器有互動;於是較為靜態的閱讀必然敗陣下來。

這當然是個誤解。多數不愛閱讀的孩子在無電腦、手機或電子器材時也不會翻書;除非有合理誘因令他們去讀書。只要成年人懂得加以應用,IT是可以成為閱讀上的助力;這一點不再在此闡述,只要往教育城或圖書館網站瀏覽一下就自有分曉。

早前當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引入社會時也是有番熱議,甚至出現「擔心學生叫AI代勞做家課」的說法!從教育角度看,AI最終還會變身成為助學工具;視乎成年人如何設計課業和怎麼指導學生吧。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上也是如此,應善用IT或AI推動他們養成閱讀習慣;一旦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他們可藉著科技令學習變得更優質。

最終推動閱讀的因素是家長

被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家長的配合。

從書店和圖書館可觀察到,幼小階段的兒童一開始是十分喜歡睇書的。很多家長在子女小的時候都重視親子閱讀的安排,不論出錢購書還是抽時間陪讀,都很是樂意,因此這階段的學童有着不俗的閱讀風氣。升上高小或中學後,家長自覺完成任務似的,原有的家庭支援漸次退場。

大多數成年人在家中本來就少拿書刊閱讀,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於是孩子成長到某階段就不自覺地模仿家中成年人──不再在家閱讀。書,變成了返學上課時才用得著的東西。

要提升閱讀成績,不是個別科目的事,那是需要整間學校一起努力;而且不只是學校要做,更應是家校合作、全社會的責任。

至為要緊的是:人人樂於閱讀;老師、家長,學童身邊的成年人令閱讀變成習慣,孩子就不會視閱讀為一門課。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