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原意為「歲除」,指歲末除舊布新。「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就是夜晚。除夕是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都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它與歲首(新年)首尾相連。舊歲至此夕而除,翌日就換新歲了,故俗以為除夕。除夕的誕生,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的風俗。荀子嘗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謂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蕭群忠在《孝與中國文化》中說:「孝與禮均是中國倫理史上出現的較早之德目,二者均是從祭祀活動中產生的。在這一過程中,二者也是相互憑藉,相伴而生的。」因此,一年一度的除夕佳節,祭祖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
白居易《三年除夜》云:「晰晰燎火光,氳氳臘酒香。嗤嗤童稚戲,迢迢歲夜長。堂上書帳前,長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長,次第來稱觴。」此詩的大意是家中爐火燒得旺旺的,滿屋瀰漫着臘酒的香味。兒童們歡聲笑語作遊戲,與大人一齊守歲。在堂上祭案前,大家按長幼次序排成一行。從年紀最大者開始,一個一個輪流斟酒舉杯祭祀祖先。
年夜飯的傳統來源和地區差異
祭祖以後,全家老少齊聚一堂,共吃年夜飯,又稱團年飯或團圓飯,乃是除夕的重要風俗。它含有和和美美,幸福長綿之意。全家人齊齊整整,共享盛宴,飯桌上的菜色也是大有講究的。例如,雞與「吉」諧音,向來有吉祥、避邪、喜慶的寓意。古人總結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即「頭帶冠為文,足搏距為武,敵在前敢鬥為勇,見食相呼為仁,守夜不失為信」。是故,這隻德雞在年夜飯中扮演了重要的民俗角色,故有「無雞不成宴」之說。吃魚有「年年有餘」之意,故年夜飯時不但一定要準備一條魚,還要留頭、留尾,象徵「年年有餘」、「有頭有尾」。
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年糕象徵「年年高升」,是中國人過年必吃的美食。唐朝馮贄編撰的古小說集《雲仙雜記》中提到,洛陽人家「正月十五日,造火蛾兒,食玉粱糕」,此乃有關春節期間吃糕的最早記載。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糕以黍、糯合粳米粉蒸成,狀如凝膏也。」及至嘉靖年間的《姑蘇志》中,有「二日食年糕,曰撐腰」的記載。直到春節之後的二月初二,農家還會把去年年糕油煎至金黃而食。這種糕就是《姑蘇志》所說的「撐腰糕」,據說此日食此糕能治腰痛病。此乃「年糕」二字首次出現在文獻之中。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漱,啖黍糕,曰『年年高』。」
清朝以後的年糕,品種繁多,各有千秋。清朝蘇州文士顧祿所著《清嘉錄》云:「黍粉和糖為糕,曰年糕。有黃白之別。大徑尺而形方,俗稱『方頭糕』﹔為元寶式者,曰『糕元寶』,黃白磊砢,俱以備年夜祀神,歲朝供先及饋貽親朋之需。其賞齎僕婢者,則形狹而長,俗稱『條頭糕』,稱闊者曰『條年糕』……春前一二十日,糕肆門市如雲。」
清朝的《蘇州府志》也說:「正月朔,黎明起,爆竹開門,長幼整衣冠,拜五祀及先祖,以此拜賀,丸粉食之,古所謂元宵也,啖春糕春餅,是日不烹飪。」從由是觀之,春節祭祀、吃年糕已成為江浙地區的習俗,而年糕也榮登節令食品的「榜首」。
在香港,傳統賀年年糕應為橙紅色,由糯米、片糖及豬油等製成。不少家庭會將年糕蒸熱,或把它切成細片,蘸上蛋汁,以中火兩面煎,兩種烹調方法做出來的年糕,皆可口軟綿,老少咸宜。年夜飯必吃的長年菜,即芥菜,有長長久久,長命百歲之意,故在吃長年菜之時不能咬斷,要從頭吃到尾,象徵「延年益壽」。
北方人過年有吃餃子的習尚,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意。又因白麵餃子形似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有「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信修明在《太監談往錄》中說,宮中正月初一吃餃子。「餑餑餡中,乾菜、豆腐、金針、木耳之外,間有幾個雜以金銀八寶,云食出者有造化而吉祥也。」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眼見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遂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為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若干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從此之後,人們如法炮製,一直流傳至今。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麵,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紅包的來源
吃完年夜飯後,就是孩子最期待的發紅包時刻!傳說在古代,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其名為「祟」。每年的年三十夜裏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夢話而從此得病,數天後熱退病去,但聰明靈俐的孩子卻變成了癡呆瘋癲的傻子了。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擔心祟來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實在玩得太累了,就睡着了。包着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兩人皆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長夜守祟。
半夜時分,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竟發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落荒而逃。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一事告訴了大家。於是,大家就學着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予孩子放在枕邊,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所變,暗中來保護孩子的。由於「祟」與「歲」諧音,過年給壓歲錢的習俗始於清朝。據《清嘉錄》記載:「長幼度歲,互以糕果、朱提相獻,謂之『壓歲盤』。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置橘、荔諸果於枕畔、謂之『壓歲果子』。元旦睡覺時食之,取讖於吉利,為新年休徵。」時至今日,長輩仍會給孩子壓歲錢,保佑小孩平平安安長大一歲。
踩歲與除夕守歲
「踩歲」乃是除夕夜的傳統習俗,即在院內將芝麻稈黏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是為「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因「碎」與「歲」諧音,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乾隆皇帝喜歡在除夕之夜與皇子皇孫行樂。乾隆皇帝敲打的磬是用戟挑起來的,下墜雙魚,取「吉慶有餘」的諧音。小孩中有的放爆竹,有的獻果品,有的在撒「踩歲」用的芝麻稈,寓意「節節高」,可謂其樂融融。
除夕守歲乃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難,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所撰之《風土誌》:「除夕夜,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除夕之夜,闔家團聚,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話家常,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寓意照跑驅散一切邪瘟病疫,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唐朝有不少吟詠守歲的詩,如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孟浩然寫道:「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杜甫也有「守歲阿戎家,椒盤以頌花。」的佳句,將守歲的樂趣寫得維妙維肖。到了明朝,接灶神、貼鬥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已風靡天下。《萬曆嘉興府志》記載:「除夕,易鬥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時至今日,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的含義有二: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惜光陰之意;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朝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doctype>作者簡介:
馮天樂,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國文學、語言及文化文學碩士(優異)、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顧問、海濱文化導賞會榮譽顧問、香港失明人互聯會中國歷史文化顧問、中國文化研究院「燦爛的中國文明」專題作者、香港電台節目《講東講西》客席主持、《協進之聲》編委。馮博士曾主持香港電台節目《中國點點點:閱讀中國》、新城電台節目《大中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