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後對國情教育一點反思

當我們苦於構思如何把刻版歷史課程教導學生時,鄰近地方卻使用了高新科技和軟性包裝,寓國情學習於遊樂園內;這個體驗設施或可供本地基礎教育界善加利用。

離開前線崗位幾近一年,卻在不足一個月內出了兩次內地考察,到訪西部城市成都市和鄰近的江西省贛州市。不論主題是什麼,內地考察交流,最終都給扯上認識國家或推動國情教育。本文試簡報透過是次體驗所取得對國教的一些反思。

三星堆遺跡和古蜀文明

赴成都考察了金沙遺址和新三星堆博物館。能在9月份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三星堆特別專題展前,親身到現場參觀古蜀文明遺跡,難得的幸運。

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發掘出來的文物原是古人用過的器物、祭具等,一如大多數考古發現,那是由玉、石、陶瓷、金屬等製成的;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為數極多的青銅器物件,包括大量的面具和人形物品。從青銅面具和人像面容可推斷古蜀人與現代漢人並不相似,面貌輪廊看似西方人,甚至有人認為那是外星人!

這些文物屬於幾千年前聚居當地被稱為古蜀國的史前文明,曾建立多個朝代,時間上相當於中原的夏商周時代。據金沙博物館專題展「吉金萬里」資料,考古學發現當年古蜀與中原諸地區是有文化上的交流;不過古蜀文明無留下有系統的文字記載。古蜀國最終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為秦國所滅。

古蜀人算是華夏祖先嗎?

據說入館參觀那日館內人數逾2萬,人潮的擁擠程度可想而知,遊人主要是內地遊客和少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遊人。場館內人們對展品投以萬分讚歎,尤其是物品製作工藝及其精美水準。毫無疑問,這些古舊文物絕對有凝聚國人的力量。

但見到青銅面具所折射出來的古蜀人面貌,與現代漢人頗有差異,可真是國人的老祖宗?

古蜀人與現今四川人、歷朝居於四川盆地的居民、當地的少數民族,其實都是倚靠同一區域的山與水為生;無論血緣如何,都構成一種先後承傳的關係。這情況就如現代埃及一直都追認古埃及文化為祖先,縱使現代埃及人主要是阿拉伯人和信奉伊斯蘭教的。

古蜀人當然就是華夏祖先的一支。既然如此,近10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人」、「香港人」爭拗又有什麼意義呢?國民教育重心之一就是民族認同。不論外觀或宗教信仰,甚至生活習慣有多大差異;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都是同國人;無論用上了什麼稱呼:漢人、香港人、廣東人或北方人!

另類的國情教育體驗方式

推行國情教育似甚艱難,20多年來進展未如理想。

贛州行程內安排了一個「方特東方欲曉」主題公園體驗,那是一個設有各式機動遊戲的遊樂園。公園名稱來自1934年毛澤東作品《清平樂.會昌》首句「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網頁介紹那是一個推動「紅色文化」基地。

撇除內地慣用語言色彩,公園可算是一個國民教育設施;不少機動遊戲的運作和玩法與本地兩大樂園無甚差別,甚至連園內工作人員的舉手投足都相似,差異只在於遊戲背景和包裝手法。透過下列遊戲的體驗:「致遠 致遠」、「鐵道激戰」、「歲月如歌」,玩家就可以掌握到晚清甲午海戰、抗日戰爭、解放前後,並去到新世紀的百多年來國家大事。加上一個用航拍科技製作的4D球形屏幕放映,國家山河大地美貌盡入眼底。

當我們苦於構思如何把刻版歷史課程教導學生時,鄰近地方卻使用了高新科技和軟性包裝,寓國情學習於遊樂園內;這個體驗設施或可供本地基礎教育界善加利用。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