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和人海,嗯,我嗅到銅鑼灣了!
了解一個城市,最快的方法是去逛它的購物區,不要去高貴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世界名牌;也不要去平價攤檔,因為「賤物喪志」,賣的是大路貨,哪有心思弄品味?要去中產常去的,可以感受到一個城市的文化定位,還有引以為傲的本土設計。
如果以東京作比較,銅鑼灣是澀谷;旺角像新宿;尖沙咀是銀座。
60年代,家住灣仔,它已呈現疲態;銅鑼灣剛起步,是消費集中地。晚上,電車路旁,人們熙來攘往,從波斯富街的紐約戲院(今天的銅鑼灣廣場一期)旺到糖街的樂聲戲院。年輕人蹓躂Causeway Bay,「戀愛腦」也發達起來。誰人知道:銅鑼灣在100年前,山邊原來是咖啡園,而且,現今仍存一個「咖啡園墳場」!
我的大律師好友David Lai(黎德誠)年輕時當過助理消防隊長、警官,曾經做過警務處長的私人助理和香港國際刑警主管;做大律師前,他曾是跨國公司的亞太區主管;David高大威猛、氣宇軒昂。我有家族基金的案件,必定找他。
David的父祖輩在民國前後是經營糧食買賣的商人。二戰後,David的父親,在舊華人行的頂層(今天中環畢打街的華人行原址是郵政總局,1924年改建為華人行,是很矮的建築物;1974年,富商李嘉誠再改建為新的華人行〔China Building〕,樓高20多層)有份經營香港第一家的五星級中菜館,叫做大華大飯店,有天台花園,用作露天夜總會,達官貴人常去光顧;「阿一鮑魚」楊貫一,曾在那裏當小工。有人找到飯店在1955年的報紙廣告,寫道:「點心一律4毫,特製紅燒鮑翅,8元!」David笑道:「還有,只花10元,吃到四和菜!」(set menu,當年不叫「套餐」,稱「和菜」)。
David撥撥驕傲的銀髮絲:「50年代中、末期,是我的童年,我在銅鑼灣長大,後來,才搬去北角。」我自作聰明:「當年,銅鑼灣一定很繁榮。」他中氣十足:「錯!70多年前,銅鑼灣是碼頭工業及住宅區。維多利亞公園前身是避風塘,今天的皇室堡,當年是製冰廠及冷房,前面有碼頭。告士打道的世界貿易中心及怡東酒店(正在拆建中),都是貨倉。這些倉庫地段,多是清代鴉片商怡和(Jardine Matheson)所擁有。」他笑笑:「50年代末期,百德新街一帶的貨倉,改建了高級洋房,享有陽台、海景和遊艇碼頭;在1960年,第一家日本百貨公司大丸(Daimaru) 在那裏開業,大家都蜂擁去購物!」
David喝了一口茶:「那些年,怡和街都是一些普通的洋房式唐樓,只有三、四層高,有些樓下沒有店舖,我家住近今天圓形天橋旁邊。當時,銅鑼灣非常寧靜,是中產的住宅區;路上的汽車也不多,更沒有甚麼「收費咪錶」,隨處可以泊車。過了聖保祿醫院(St Paul’s Hospital)的大坑區,才是龍蛇混雜的地方,因為前面的避風塘,住滿貧窮艇戶,而大坑後面的山坡,從金龍臺到大坑道,滿佈木屋,環境污煙瘴氣,還有毒品販售。後來,房協會蓋建了勵德邨,安置被清拆的木屋居民。」
回憶是悲美的;David嘆了一口氣:「1957年,內地有大躍進運動,最終釀成1958至1962年的飢荒,許多人跑來香港,卻無家可歸,當時是小朋友的我,給嚇暈了;街上、樓梯、樓梯底塞滿了流離失所的難民,我的家人說:唉,報警都趕不走他們!有些更在天台蓋建木屋,部分投機的業主,立刻把單位割成劏房分租。整個銅鑼灣,突然有『淪陷』downgrade的感覺!」
David頓頓:「從60年代開始,銅鑼灣許多『純住宅』的洋房、唐樓被拆建為高層商住大廈,例如英光大廈、香港大廈;於是,寧靜換上了五彩繽紛的上衣,有酒樓、西餐廳、餅店、裁縫店、鞋舖,最特別是進駐了很多舞廳和夜總會(有live band,舞小姐陪伴客人飲酒、跳舞,是生意人應酬的地方)。除了旺角,銅鑼灣比任何一個區都繁榮喧囂,而我童年熟悉的銅鑼灣已經徹底消失……」
我「厚多士」,問:「童年時,你往哪裏『wet 』?」David失笑:「很少去現址時代廣場的那邊,它以前是電車廠,旁邊是骯髒的菜市場。我喜歡過馬路往邊寧頓街,那裏有燈籠洲街市(今天仍在),還有著名的何方亮龜苓膏涼茶店,除了飲料,還有美味馬豆糕、馬蹄糕。街市的前面是渣甸坊,滿是民生店舖,賣柴、米、油、鹽、糖等;我難忘那裏的『飛髮』檔,小孩子坐在街上的木櫈等剪髮,東主擺放一大堆公仔書(漫畫) 任看,不另收費!開心死了!每逢星期日,我去豪華戲院睇『卡通片』! 尤其是,在豪華戲院有大卡士的西片放影如《賓虛》(Ben-Hur) (當時,流行一句『賓虛咁嘅場面』來形容一些大陣仗的事情,就是出於這套片名)、及在樂聲戲院放影的《碧血長天》(The Longest Day) 、《戰血染征袍》(Zulu) 等,都會同兄長們買飛去睇!」
大律師突然想起:「對了!在50年代,小孩們子還有兩大娛樂;閒時,我們跑往今天維園位置的避風塘,那時候的海水不混濁,在石罅撈魚,就算捉到些小泥鯭,已雀躍得呱呱大叫!到了晚上,避風塘是大人的世界,有些艇賣海鮮熟食;另一些有歌女賣唱,叫『花艇』,她們只是清唱,沒有咪高峰的,只要有人揚手,花艇便搖近,一曲既終,客人拋錢落艇,作為打賞。負擔不起海鮮的,可以光顧賣粥的小艇,我不知道『艇仔粥』這名稱是否這樣來的?」
我問:「另一種娛樂呢?」David故弄玄虛:「嘿,喪禮,也是我們的樂趣。50年代,很多人在家舉行喪禮,叫家祭,家境富裕的,甚至在路邊進行公祭,一大群家屬親朋,披麻戴孝,像巡遊一樣,『啲打』響起,哀樂喧天;我還記得:當時的棺材先搬出露台,然後用麻繩吊落街上或搭棚運送下來,我們小朋友跟着殯儀隊伍及樂師,跳跳紮紮,目送靈柩離開,才鳥獸散。怡和街是銅鑼灣的大街,聖誕和新年都有巡遊,燒炮杖是跑不了的熱鬧!」
我再問:「銅鑼灣吃的呢?」David回想:「怡和街,有晶晶、怡和酒家,及後來的豪華大酒樓,好吃的粵菜在那裏找到。此外,利園山一帶,有知名的利園酒店(今天名店LV的位置),還有很多精緻的食店。家人喜歡帶我去華麗園,是一流的粥麵小館,最有名是椰汁糕,到了今年,已不存在,但店東後人仍用這品牌名稱售賣糕品。最歷史悠久的皇后飯店(Queen’s Cafe),在50年代,地位崇高,煮的叫『俄國西餐』,而甚麼金雀餐廳、太平館,後來才遷進利園山。皇后飯店已遷往北角,仍然屹立。」
我奇怪:「為什麼銅鑼灣會興旺起來?」David發揮大律師的分析思維:「那年頭,北角是上海人的『地頭』、跑馬地住滿了洋人、銅鑼灣則是廣東人的新區,由於香港缺乏大型運動場,政府把原本是埋葬1918年馬場大火死難者的掃桿埔墳冢遷移,改建為政府大球場。球場在1955年啟用,有2萬多個座位,當年,香港人熱愛足球,差不多天天有賽事,觀眾入場前、散場後,都要經過銅鑼灣,唔旺就有鬼!到了1960年,第一家日資百貨公司大丸登陸記利佐治街(現址為FASHION WALK),到處水洩不通。另外,銅鑼灣當時是新區,建成多家大型戲院,有紐約戲院、樂聲戲院、利舞臺劇院(在波斯富街)、豪華戲院(在邊寧頓街)、新都戲院(在摩頓台)、京華戲院(即京華中心)、總統戲院(在謝斐道),至於翡翠、明珠戲院(在百德新街),已是差不多60年代尾的事情!當時的戲院,隨隨便便都可以坐1000人;晚上,看電影的人『迫爆』銅鑼灣。」
我也墮進回憶:「利舞台美得如London的古典劇院,我還記得銀幕左右的兩條對聯『利擅東南萬國衣冠臨勝地,舞徵韶頀滿臺簫管奏鈞天』,重建為商場後,曾經掛起這對聯,後來,失蹤了!」
David補充:「當然,銅鑼灣今天的興旺,Sogo百貨、時代廣場、希慎廣場等居功不少!」
有句話很好:「每一段記憶,都有一個密碼,只要人物、時間、地點組合起來,密碼被打開,無論回憶塵封多久,重新收拾,永誌心中。」對銅鑼灣印象,黎德誠大律師停留在50年代,我搜索到60年代。年青的你,快快把2023年的銅鑼灣景象用手機拍低下來,特別是怡和街那兩條古怪的行人天橋,70年後,拿給孫兒看看!
宇宙萬物,生生不息,永無止盡。走的,只是你、我、他、她……唉,依依得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