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教歷史的人,都知道佛陀涅槃之後並無佛像流傳,直至犍陀羅時期才有佛像的形成。因為沒有人見過佛陀,當時的工匠又受到希臘文化工藝的影響,所以那個時期的佛像都是西方人臉孔的;後來佛教傳到中國,又變成中國人的特色。
第一次見到這尊佛像,是在台灣鄭惠中老師的工作室,當時覺得從未見過這種相貌的佛像,但又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好奇一問之下,便由鄭老師娓娓道來。
原來這尊佛像是已故台灣著名雕刻家黃土水創作的,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日本為皇室委托雕刻作品。1924年應台灣知名詩人魏清德之邀,為萬華的龍山寺雕刻傳統佛像,在雕刻佛像前,他在京都美術館中看見釋迦出山圖,便以此作為藍本,心繫家鄉的他,覺得佛像應該要有本土特色,因此面相用了台灣中年原住民男子的樣貌,來完成這尊釋迦出山像。
整尊佛像偏袒右肩,衣飾採用犍陀羅時期形式,造型簡潔有力,佛像閉目合掌,飽經風霜的面容,隱隱流露無限的慈悲與智慧,動態內斂,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
作品使用堅硬的櫻花木雕刻,經3年完成,本來存放在龍山寺,但在二次大戰轟炸時被毀,幸而黃土水曾用石膏翻模贈送給魏清德,現在看到的銅像,就是以那套石膏模翻製出來。
佛像只是代表佛陀慈悲和智慧的本懷,不管樣子如何,我們恭敬禮拜的,其實是它所象徵的意義,而不只是佛像的表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