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之下,社會充斥着負面情緒,為了鼓勵那些因此陷入低迷的人,陳美齡博士於7月20日現身書展舉行座談,介紹其新書《50句打動人心的箴言》,向讀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從中得到的啟示。今次她罕有地沒有出版育兒書籍,希望普羅大眾能透過此書有所得着,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父親留下的三句人生箴言
陳美齡的父親於57歲離世,當時陳美齡只有21歲。雖然父親早早就已離世,但父親留下的說話令她受益匪淺,支撐她面對人生各種迷惘和困境。在座談中陳美齡分享了父親的3句箴言:
「如果你迷惘的時候,就選一條最難行的路。」
陳美齡攻讀博士時,是以一邊照顧僅兩歲的孩子和懷孕的狀態下進行的,過程非常艱辛。其實在出國前她曾陷入兩難,但當她回想起父親這句話,決定選擇「難行的路」,結果排除萬難成功獲頒博士學位,那種喜悅難以言喻。不過陳美齡卻認為,從突破自我中獲取自信心比起取得博士學位更矜貴:「很多事只要努力都能做得到,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信,選一條難行的路,走過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成長了許多。」
「明星或金錢都是身外物,但是入腦的知識沒人能搶走,是你一世的寶物。」
這句話多年來一直支持着陳美齡,尤其是在史丹福留學的期間。當年陳美齡在樂壇發展看似順利,實際上生活情況不盡人意。母親並不支持她放棄自己的穩定的事業前往留學,但因為父親這句話,最後她還是決定前往加拿大。她從未對這個決定後悔,更認為學無止境,讓她心態變得年輕、精神。
「如果別人欺凌你,就要為他們的幸福祈禱。」
起初,陳美齡覺得這句話並不合理,但在她修讀心理學課程後,她才明白欺凌者都缺乏愛和幸福感。為了填補這些缺失和取得優越感,他們才會選擇欺凌別人。陳美齡曾經被其他作家和網絡上的人攻擊,但她實踐了這句箴言,一邊刪除那些惡意的言論,一邊為對方祈禱,她相信這種祈禱能夠變成力量,回到自己身上:「當去幫助他人的時候,自身的力量會變得更加強大。」
愛自己、愛他人
不止來自父親的箴言,陳美齡亦分享了其他深思的話語。如「不要懷疑自己的價值,每一個人生來都是平等的、有價值的,不要與人比較,接受自己,愛自己。」陳美齡回憶自己小時候總是自卑,常常與自己的姐姐比較,缺乏自我肯定能力。然而,通過做義工,她見證了許多失去四肢、患病、甚至是在獄中的小朋友仍然積極地生活,這讓她明白認為自己不及他人不過是是無病呻吟。從做義工的經驗中,她學會了「忘記自己」,並鼓勵讀者去尋找讓自己忘我地投入的事情,因為「忘我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件事,不論何時都值得尋找,為人生增添色彩。」
此外,陳美齡提到人類最強的力量,就是愛人的力量。愛和關心別人會令自己變得堅強,而這份力量是與生俱來的。她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當別人透明」,她的孩子從善如流,在學校會幫助清潔阿姨打掃廁所。雖然自己孩子越幫越忙,但她認為那位阿姨因此感到快樂。她總結:「用愛人的力量,自己和對方都會變得更開心和更幸福。」
陳美齡又分享自己在南蘇丹與眼鏡蛇交涉,令兒童兵得到解放的經歷。她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因為她的微笑感染了對方,以此鼓勵讀者凡事以「無敵微笑」去面對:「微笑是友善交流的工具,應多使用微笑去營造更好的環境。」
人類最大的任務:要有夢想
擁有夢想並不只是小朋友的專利,即使人長大後,仍然可以持續追逐夢想。不論夢想大小,都能為自己帶來快樂。除了她的寫作夢想,陳美齡還有一個微小的夢想:吃遍全世界的餃子。她深信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夢想,也能為社會帶來活力和進步,而當今的香港正急需此種精神。
陳美齡曾患乳癌,在書中亦有對生死感悟的箴言,如「每天都是自己的生日」、「人生是一首永遠都唱不完的愛之歌」等。她認為只要在世的人記得逝去的人的夢想,並繼續追求他們未能完成的夢想,逝去的人的靈魂也能夠透過在世的人繼續活着。生死是一個循環遊戲,我們無需畏懼死亡的來臨。最後,她鼓勵讀者將書中的正能量傳播出去,期望能夠為香港社會帶來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