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避無義,不親愚人」,「義」即行所當行;我們既然要學佛、學做人,最忌不義,無義就會貪利。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小人完全貪圖利益,而君子卻重義輕利,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就在義與利之間而已。所以,學佛必須要遠離不義,做個有義之人。
想要避開無義的事,就得「不親愚人」,愚者就是沒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完全只為自己著想、以自己為中心,自私自利。我們必須時時「思從賢善」,常常追隨賢人善士,以增長智慧、增加福德。賢人能增長我們的智慧,善人能培養我們的福德,所以要多多親近賢善之人,接受他們的引導。
這就是有關於「慧力」的培養,要如何才能產生智慧的力量呢?智慧,是從世間萬法中產生的,多多接受人生的歷練,自然可以增長智慧。常言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若能多接觸人事、多一分經驗,就可以多增長一分智慧,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皆深具歷練智慧的功能。
善惡無定性
有人說,人性是不固定的,每個人都有「不定性」;也有人說善惡無定性。善惡的標準,確實很難做固定的評價,但是可以由人的行為來判斷善行或惡行。一個人是智慧或愚癡,可以觀察此人平時喜好親近的人、事、物,作為評論的依據。所以慧遠大師教導後學者,首先要遠離不義,捨棄私利,親近有義之士。「不親愚人」,愚是愚癡的意思,人生在世,不知從何而來?更不知往何處去?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應該探尋自己將來的去處,而學佛就是要依循一個正確的方向。假如常常親近愚癡的人,則前途將一片茫然,方向也容易偏差。《論語》裡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希望大家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永誌不忘。
君子既不求山珍海味的飲食,也不求高樓大廈的居處,看輕物質上的享受,也看淡了私利,遠離利欲。而且必須做的事唯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平時待人接物敏捷勤快(敏是智慧),謹慎深思,選擇有意義的事、親近正義之道,並跟從賢德之人。
古人說「捨生取義」,我們學佛行菩薩道,就是要學得看開小我,完成大我;只要能使眾生得到安樂,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就叫做「敏於事」,運用智慧深思,觀察世間的人與事,從事有意義的行動。除了選擇有意義的行為之外,對於言語也必須非常謹慎,這就是「慎於言」。不要說些無益的話,應該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一步步引導眾生走入菩薩的道路中。
孔子教育世人立身處世的道理,都已到達這種境界,更何況我們是學佛者,欲以超然的精神來處世與教育眾生,就更應該以身作則。所以「就有道而正焉」,是指親近有道德仁義的人,以導引我們走上正途;若是不慎親近愚人,往往會誤入迷津。因為愚癡的人重利輕義,我們自己已經迷惑不清了,若再親近愚者,很容易隨波逐流,捨義求利、迷失自我。所以,一定要非常謹慎選擇自己應該親近的人;若能做到這樣,才是真正好學之人。
慧能成賢 福能成善
「思從賢善,親附上士。」賢德的人可以引導我們增長慧根與慧力,而良善之士可以引導人增加福德。學佛就是要福慧雙修,慧能成賢,福則能成善,所以,要好好選擇隨從賢善之人。
「親附上士」就是要行菩薩道,並不是親近附從賢人就好,還要進一步加入身體力行的行列。就像慈濟善業一樣,若增加了一位委員,就多了一股生力軍;或是說會員從幕後走到幕前,成為正式的慈濟委員,這也可以稱為「親附」—親自在這個愛心行列中身體力行,親附上士成為真正的發心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