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效文的中國探險學會,理事會在不丹開會,一次難忘的經歷。不丹是一個小國家,只有約76萬人口,面積3.8萬平方公里。面積與台灣相若,人口卻只有台灣的30分之一。不丹南面毗鄰印度,北面毗鄰中國;是一個內陸國。
不丹有着幾乎所有地形,也因此同時擁有各種氣候:北部是高山冰川,中部是清涼的溫帶,南部比較潮濕炎熱。全國70%是森林,水源特別充足,到處可以嘗到清泉,也到處是梯田。水也是不丹的財政來源之一──水力發電,靠天然急流而不靠水壩──向外輸電。
不丹雖然有相當長的歷史,但立國是1616年的事。一位外來的喇嘛鎮服了原來四分五裂的教派,成為一個統一的政教合一國家。成為王國,卻是1907年的事。因此現在的國王只是第五任國王。他的父親、第四任國王是改革派,建立君主立憲政制,2008年首次由選舉產生議會。2006年,第四任國王讓位予長子,當時才50多歲。王室成員大都在外國受過高等教育,都是頗為熱心國家發展的知識分子。
神話般的國度
因為過去英國入侵的影響,政治上受印度影響較大,外交事宜需要得到印度的允許。經濟上,又遠勝毗鄰的印度,一路上看到很多建築工地,裏面工作的外勞都來自印度。進入不丹的外國遊客相當一大部分來自印度。但是不丹又非常謹慎與印度的關係,雖然密切,卻引相近的錫金為鑑,不想淪為實質上的印度領土。不丹是聯合國成員,沒有刻意與強國建交。
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又與西藏相通,是一個虔誠的藏傳佛教國家,但是不丹又很強調他們與西藏有所不同,從宗教儀式到服飾都很有差異,雖則教義幾乎完全一致。普遍的建築物都是濃厚的藏族文化色彩,幾乎每一道牆、每一個窗戶都有民族特色或者神話故事的圖案;只是沒有西藏建築物的梯形外觀。境內有無數的藏族寺廟。各地寺廟許多都在進行修補改建,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也是不丹環境和文化保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也是這次才知道,不丹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負排碳的國家,每年吸收600萬噸碳。
有朋友知道筆者到了不丹,問:「是否很落後?」事實剛剛相反。走在街上,一片富裕景象,人民基本上豐衣足食;街上的本地人衣着都非常光鮮,但又很難看出階級。人口集中在東部的大城市,Paro是一個商業重鎮,Thimphu是首都,Punakha是舊都。Paro之發達,關鍵是機場所在地。Thimphu則是一座山城,比較繁華。Punakha則是旅遊必到之地。
以前聽到不丹,是他們的「愉快指數」(Happiness Indicator),與教育關係很大。這次才知道,這是不丹國家發展的基本哲學。不丹提供12年免費教育,絕大部分人口都起碼受過高中教育。識字率是98%,令許多發達國家汗顏。除了本國國語,其他課程全部英語上課,因此幾乎全民都能講英語。連街上的店舖的招牌,也是以英語為主。
非物質的滿足
不丹的寺廟,值得一提。這次看了不少寺廟。很多是16及17世紀的建築物,非常雄偉。在Punakha訪問的,是不丹第二大的Punakha Djong。Djong,就是中文的「宗」,基本上是一座古堡,用於抵禦外來襲擊,但裏面也是古代政府機構所在,更是規模宏大的廟宇(「宗」也是「縣」的意思)。
與許多地方的宗教聖地一樣,許多廟宇都建築在人煙不到的高山。此次訪問的虎穴修道院(Tiger Nest Monastery)就是建築在海拔3100米的高山。從城鎮出發,需要徒步攀爬1000米左右。筆者是先騎馬經過一小時左右,然後徒步登山。看到修道院,彷彿近在咫尺,卻要往下然後往上走大約800梯級,才能到達。裏面有5座寺廟,分別供奉佛祖的八種化身。下山則需要全部徒步。
這是難度不太低的一個路程。人們都說,沒有到過虎穴,就不算到過不丹。陪同的旅遊公司老闆說,也有建議建一條索道,讓遊客可以用吊車直達修道院。但是他們否決了這個建議。沒有前面的那段路程,就失去了這個聖地的意義。
的確,在上山途中,遇到不少西方遊客,其中不少是來自美國的長者。打招呼之餘,在喘氣休整之際,都會同時道說艱辛──”I have to stop every ten steps!” 但又同時自豪地說:”I made it!”、”It’s worth it.” 令人側目的是,還有許多印度家庭,舉家登山,其中不乏年長的祖輩、肥胖的夫人,舉步維艱,不斷歇息,但是仍然努力完成。假如有了索道,人們幾分鐘就能登山,那修道院就只不過是沒有多少異彩的古剎。
筆者頓悟,我們輕易想到現代科技給予的方便,卻往往忘記了物質方便以外的非物質滿足。不丹的「愉快指數」,背後是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是第四代國王倡議的,第五代加以發揚光大。Gross是全面;National是全民。核心理念是「通過物質與非物質價值的平衡,保證國家的全面與持續發展」。可以說是充分把握了佛門哲學的精粹,成為所有國策的依據。但也在社會上,在人們的生活中,普遍地可以看到這種價值觀的體現。GNH已經成為不丹的社會文化,深入人心。
非一般的境界
從這個意義看,「愉快」不等於「慾望的滿足」,更不等於「貪念的得逞」。不敢說不丹社會就沒有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社會上到處可以看到微笑、禮貌、謙讓……整個社會富裕而不奢侈。到處還有不少建築地盤,可見經濟還在發展,但新的建築一般不會超過三層。全國沒有高樓大廈,看到的最高建築物,是稀有的六層;聽說政府不鼓勵建高樓。
很引起筆者注意的是,到處看到的國王形象,不是板起臉孔以示莊嚴,而是他的溫馨家庭合照。這在其他社會是難以看到的。
同行的朋友,不少都有豐富的國際經驗,也有精闢的商業頭腦,幾乎 一致認為,不丹應該以她的生活哲學,作為全球的榜樣。在這物質泛濫、貪念無限、惡鬥成風的世界,不丹是一股清流。這也可以成為不丹向前發展的方向:就是因為亂世,全球到處都在提倡人類的well-being(一般譯作福祉),也就是擺脫物質上的煩擾,獲得精神上的解脫與豐裕。不丹完全可以成為實現well-being 的福地。
利用她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環境,發揮她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可以營造一個世外桃源。具體可以包括靜修、療養(包括退休與殘疾)、運動(不丹舉辦不少極端型的運動和鍛煉),以及不一樣的旅遊。也可以因此帶動建築、飲食、種植、旅遊等等的經濟;還可以促進醫療、護理、心理、廚藝、管理、導遊等的人才培養與引進;更可以包容世界各地不同的well-being知識與人才,完全可以成為一個與世無爭的另類世界。
大家都相信,這樣才能發揮不丹的潛力,也是走在世界前面,難得的一種試驗,對世界的一種貢獻。
相信這不只是我們一班局外人的一廂情願。有機會詳談的,一位離開了政府的高位,開設了一家水療館;另一位較年輕的,也是離開了政府,創立了一家從事well-being的NGO。後者還是澳門大學的博士畢業生。民間的力量,端倪已見。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