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窯青花有故事,大埔陶瓷數百年

透過碗窑地區考察,可以認識大埔墟市與新界氏族社會的發展,瓷土開採與陶瓷燒製的過程,以及青花瓷入門與鑑賞。

香港新界大埔,清中葉以前稱作「大步頭」或「大步」。步與埗字近音近義,即渡頭、渡口的意思。古有媚川都,早自五代十國後期開始,即大步海(大埔海)採珍珠上供朝廷,與廣西合浦採珠齊名,至明初因產量枯竭及擾民過甚而停止。

明代大埔有另一產業繼起,即青花陶瓷燒製。今天,大埔河下游有上碗窑與下碗窑兩村,即明清兩代大埔陶瓷業的製燒中心。其地沿河往海濱地有運頭角、運頭塘,即海運貨物集散地,取道元洲仔出入大埔海。

碗窑陶瓷業的淵源

碗窑陶瓷業,明代先有文、謝兩族從事。文氏祖先早於南宋末年自江西吉水南下,輾轉移居至大埔泰亨及新田等地,其中有遷至碗窑範圍的陶子峴(大約今景雅苑至碗窑範圍)的。至於謝氏,或來自福建漳州,原先已掌握陶瓷生產燒製技術,明代中後期有來至碗窑地區發展的。

歷經明末清初的發展,碗窑產銷至新安縣(明萬曆初年,政府分割廣州府東莞縣沿海土地,置立新安縣,範圍包括今深圳及香港)及江門、新會、淡水等地,亦有沿海路運至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及印尼泗水。

陶瓷業至康熙初年實行海禁,戛然而止。東南沿海遷界數十里,居民內徙,房屋建築工具盡毀,居民大多流離失所、妻離子散、乞食異鄉。至康熙二十三年正式允許居民返回,其時新安縣入口驟減,社會貧困,經濟破壞,窑業恢復無期。祖籍福建長樂縣(今五華縣)的馬氏移至碗窑,毅然接手窑業,開始碗窑第二階段生產。

大規模生產

康熙《新安縣志》記載有「碗寮村」;至嘉慶《新安縣志》,有官富司管屬客籍村莊「碗窑」的名字,或可作碗窑陶瓷業在康熙前已有一定時期的發展,至嘉慶時已能規模化生產的佐證。

碗窑所在臨近大埔河下游,水量足夠,河谷沿山林而上,樹林茂密,斬柴伐薪用作窑爐燃料,山地瓷土礦大量,兼有高嶺土礦脈。從碗窑瓷燒技法及青花製品特色估算,窑場師傅或多來自福建彰州、粵東北大埔等地。

清乾隆以後,是碗窑的全盛期及發展期,包括馬氏於乾隆年間建樊仙宮,祈福平安及瓷業興盛。

碗窑西側山上高嶺土礦洞。
碗窑西側山上高嶺土礦洞。

至1930年代,碗窑停產,結束延續大約400年的陶瓷產業。有說因廣東、江西、湖南、福建各地陶瓷大量生產,加上碗窑窑爐數少、兼且以粗瓷為主的產品缺乏競爭力。也因為資源枯竭而停產,例如山谷瓷土礦缺乏,用作搗碎瓷土的水碓作坊(以水力推動木製水車,齒輪轉動牽引碓嘴敲搗碎置於石碓臼的瓷土),其中碓嘴、石臼、石座等殘件,不在山谷,而是棄於120米高的衛奕信徑旁。

棄置山徑旁的水碓作坊殘件「石臼」。
棄置山徑旁的水碓作坊殘件「石臼」。

據《1899至1912年新界報告書》所載,碗窑年產罐、碗、碟瓷器40萬件,這時期是碗窑生產的衰落期,可以想像碗窑全盛期生產數量何其驚人。瓷器窑燒成品率要打折扣,尤其民用普品粗瓷,加上採用澀圈叠燒(多隻碗或多隻盤整叠齊燒),以及倒扣覆燒的芒口瓷,成品率不足一半。假設每年燒壞的差劣殘品約50萬件,以300年計算,窑場附近的堆積會有多少?

叠燒廢棄品,碗內見有不上釉的澀圈,亦有碗底及圈足不上釉(碗外川字紋、靈芝紋為碗窑產品其中多用的青花紋飾)。
叠燒廢棄品,碗內見有不上釉的澀圈,亦有碗底及圈足不上釉(碗外川字紋、靈芝紋為碗窑產品其中多用的青花紋飾)。

法定古蹟

在樊仙宮西北山坡,是整個法定古蹟所在窑區唯一以鐵絲網圈封的窑爐及窑業堆積地,此地屬碗窑考古發掘的一區。

考古發掘的二區位於樊仙宮南邊臨河坡地,稱作龜地崗,亦是編號一號及二號窑所在範圍。此範圍的窑業堆積亦多,但不如一區有較多匣砵及墊件存留,即二號窑或採用裸燒瓷器較多。

1932年碗窑停產,1950年代受到關注及研究,至1983年政府立碗窑區為法定古蹟,1995至96年及1999年大型考古發掘,其後陸續發掘,以及因當地興建小型屋宇及因張屋地工程而搶掘,至2010年,前後共開挖探方約50個。發現的有儲沙池、搗煉池、淘洗池、沉澱池、碾磨作坊、水碓作坊、磚砌龍窑、各時期各式瓷器(青花為主)製胚製品等,是本地明清至民初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

窑場遺址地表仍可見大量青花瓷碎,燒瓷用的匣砵、墊座等器物;地下約400年的窑場堆積,為考古發掘與窑業研究提供豐富材料。
窑場遺址地表仍可見大量青花瓷碎,燒瓷用的匣砵、墊座等器物;地下約400年的窑場堆積,為考古發掘與窑業研究提供豐富材料。

輾磨作坊遺跡。以花崗岩石砌成圓圈型溝槽,中置方型石柱,可搭配木件,以水牛拖動圓形石磙,輾壓瓷土的大型工具。
輾磨作坊遺跡。以花崗岩石砌成圓圈型溝槽,中置方型石柱,可搭配木件,以水牛拖動圓形石磙,輾壓瓷土的大型工具。

透過碗窑地區考察,可以認識大埔墟市與新界氏族社會的發展,瓷土開採與陶瓷燒製的過程,以及青花瓷入門與鑑賞。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