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永遠在細節上──星港人力及房屋政策比較

現屆特區政府班子很有心、很努力嘗試解決手上的問題,然而針對兩個最關鍵的發展方向來看,兩位局長仍然未能夠找出最核心的痛點。

11月份香港開始逐步解除邊境限制後,舉行了多項國際會議,灼見名家也在11月4日舉行了以「後疫情時代香港新機遇」為題的周年論壇,請來了特首李家超作午間主題演講、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擔任主禮嘉賓。

謹慎應對  抗爭隱患

葉劉以金融峰會和香港七人欖球賽作為香港重啟的象徵,自然是唱好香港的根基,誰能料到,雖然七欖沒有為香港疫情帶來嚴重的影響,但是港隊卻在隨後到南韓比賽時,因為賽前播放的國歌被更換成為「港獨」歌曲而鬧出大風波。

儘管主辦方表示這是人為錯誤,然而港隊也不是沒有提供國歌,又何必在網上另行下載?下載了也不尋求確認?而且並不是錯用了其他國家國歌,而是一首有針對性的抗爭歌曲,那當中肯定有人有心而為之,事件可謂愈描愈黑。為防同類事件再現,港府也必須嚴加追究有否港人牽涉在內。

然而,事情也不應無限放大,既要殺一儆佰百,也不能殺錯良民。香港要謹慎應對這種抗爭隱患,但是也不能過度集聚焦於意識形態和政治事件,這不利於香港恢復經濟。正如在論壇上,不少講者都提及習近平主席在香港提到的4個希望,當中,香港的優勢還是在於對外開放有着更寬鬆的條件。

港府也必須嚴加追究,有否港人牽涉在國歌事件內。(亞新社)
港府也必須嚴加追究,有否港人牽涉在國歌事件內。(亞新社)

官員未找出核心痛點

灼見名家論壇上講者眾多,雖然未能深入探討具體問題,但由於請來了房屋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兩位局長,可以說是針對了目前香港面對的兩大關鍵問題。房屋問題永遠是香港最重要、最急需解決的第一要務;創科發展就是所有地區試圖擺脫現有發展困境的必然方向。

現屆特區政府班子很有心、很努力嘗試解決手上的問題,然而針對兩個最關鍵的發展方向來看,兩位局長仍然未能夠找出最核心的痛點。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會用盡各種方法覓地,並且在建屋方面強調「提速、提量、提效」,未來10年要興建30萬單位,這個意願是非常值得支持的,然而何局長在發言之中,提到兩個例子就有點令人憂慮,包括簡約公屋及透過新技術加快建屋速度。

引入勞工  困難重重

房屋之落成,除了核心的建築工序外,過程之中還牽涉大量無法避免的人手,但香港一直沒有認真思考、制定輸入外地勞工的問題。在論壇中難免提到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新加坡無論在公營房屋,還是地鐵、公路等基建設施,興建時都投入了大量資源,同時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更從印度、孟加拉等南亞國家大量引入廉價勞工。但是在香港,引入外地勞工卻是困難重重,主要原因就是本地工人一方面不願意投身這些苦工,但又不希望收入受到影響。

特區政府應考慮採用外勞徵費(Levy)的方法支援和改善高質量勞動力。例如,建築公司可能提出月薪3萬港元都找不到一名本地紮鐵工,但8000元對來自南亞的工人已經有巨大的吸引力,那當中的差價怎辦?如果提高至接近市價,這些額外的人工支出只會變成向非法勞工市場提供犯罪誘因。所以,差價可以轉換成外勞徵費,投入到破欠基金和再培訓基金上,大幅提高對港人提升職業技能的資助,鼓勵香港勞動力向上轉型。

同樣的處理方式可以推展至其他專業服務上,例如目前出現斷層的醫護人員和教職人員等,在引入專才時也可按不同情況調整政策,例如目前香港急需補充年青勞動力,就可以放寬這個年齡層的入境逗留條件,往後如果外地員工出現過剩,亦可以考慮限制他們最長的居港就業時間,反正既有外勞想移居、也有更多為賺幾年錢而來。

特區政府應考慮採用外勞徵費(Levy)的方法支援和改善高質量勞動力。(亞新社)
特區政府應考慮採用外勞徵費(Levy)的方法支援和改善高質量勞動力。(亞新社)

私人參建房屋的隱憂

另一個更令人憂慮的是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不要說香港曾因這種方式導致短樁事件,引起軒然大波,結果爛尾收場。事實上,地產商都是逐利而生,所以對他們來說,要在有限的資源底下發展公營房屋,那只不過是等同尋找鑽「法律罅」的方法!

新加坡在私人發展商參建房屋同樣不成功。當地曾經有兩種私人參與方式,目前仍然存在的稱為”Executive Condo”(EC),EC屬於大型單位,可以和私人房地產媲美的優質公寓。但是這種屋型數量很少,而且主要為了針對夾心階層,即是其收入超越可以申請組屋(HDB)的上限,但又不足以承擔私人樓的價格。但是就因為對收入的要求很嚴格,而且在轉售方面的限制比較一般的組屋更多,所以並沒有成為新加坡的主流房屋供應。

另一種私人參與的資助房屋稱為”DBSS Design Build Sell Scheme”,其最初的發展原意正正和今天何局長希望達到的情況相同,為市場提供更精美和不同設計的資助房屋擴闊選擇。然而最後就因為貨不對版,引起極大的社會動盪,所以在2005年推行7年後就結束。

資助房屋的立心之本

新加坡的資助房屋「組屋」,或許還有一點值得香港政府關注,就是當地的房屋發展局長每年都處在虧蝕的情況下營運,今年就因為經濟下行,導致期虧損更超過41億新元。當中的原因是當地的組屋價格,雖然也會參考市場價格,但是因為公營房屋佔當地房地產超逾八成,更重要的是考慮市民的負擔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時間房屋發展局都需要填補這些差價,而且這也成為新加坡政府向幾乎所有居民提供的福利之一。這也應該定為資助房屋的立心之本。魔鬼永遠在細節當中。

在論壇同一環節中,曾鈺成一開始就表示自己是特區政府眼中的「紅隊」,專門挑出問題。他引用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4個希望,強調特區政府需要提升治理水平,並且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尤其是在提高房屋供應方面,一定要擺脫受地產商牽制的慣例,政府必須重新主動控制土地供應以及公營房屋發展策略。

組屋是新加坡政府向幾乎所有居民提供的福利之一。(Shutterstock)
組屋是新加坡政府向幾乎所有居民提供的福利之一。(Shutterstock)

世界經濟將出現劇變?

說到「紅隊」,當天論壇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前輩們都扮演了儆醒的角色。陳志武教授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因為2022年出現三大事件,包括俄烏衝突、新冠疫情和二十大為中國政治和經濟定位,憂慮未來幾年會令世界經濟出現劇變。在這方面,筆者的看法還是不需要過度悲觀,因為關鍵是美國和歐洲都無法在目前的經濟策略下撐下去,所以到明年必然會緩和,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的國際關係。

而在香港躊躇滿志的創科發展上,陳志武教授也潑了我們冷水,直言香港的創科路並不容易走,而且起步已經太遲,難以和內地比較。香港發展創科工業的確非常困難,正如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也提及到,以往香港坊間視創新科技為「Hi-Tech揩嘢,Low-Tech撈嘢」,雖然目前已到達拐點,但問題是香港已經失去了根基,個人在這方面可以算深有體會!下周再作詳細分析。

霍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