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國兩制為核心:回歸25周年的新起點

不少民調皆顯示政治氣候已經開始好轉,港人對國家和一國兩制的印象有顯著改善,而中央亦釋出不少信號,明顯有開新局的意味。

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發表重要講話後,不少人──特別是建制派,都不敢相信中央非但支持香港與國際通關,而且講話態度其實是十分「軟」,令他們如墮五里霧中,不懂得如何反應。不過經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講解習近平講話精神後,已足夠讓我們掌握中央的研判和部署,開始窺得其布局的全貌。

綜合各方的發言與表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央判定已重新恢復對香港的控制,令平定和清剿(pacification)的階段大致上告一段落;同時有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開始動搖,也使北京有必要提早讓香港進入復常化(normalization)階段。 這也是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將一國兩制重新放上枱面的重要原因。

中央對一國兩制作出多個重要承諾

事實上,中央在回歸25周年的短時間內,已作出了多個影響深遠的承諾。首先,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一國兩制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亦提到中央支持香港保持普通法制度,這實際上意味着連普通法也完全可以跨越2047年,肯定了香港繼續實行普通法對國家是有好處的。此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早前以視像會議形式出席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會議,在回應時雖無正面回答何時實現普選,但重申《基本法》內實現雙普選的終極目標沒有變,顯示出中央並沒有把普選之門關上,這實質上也是中央對香港的一個重大決策,日後不容輕易改變。

在上一篇〈2047太久 只爭朝夕〉中, 筆者提出中央為保住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已囑咐特區政府須盡快處理好通關事宜,並且開始回到一國兩制的軸線上,這固然是從一個近因的角度來解釋習近平講話。而筆者另一個用以判別2019年後中央對港政策的框架,就是反暴亂作戰理論(counterinsurgency, 可參見〈《國安法》時代的反暴亂政治〉) 。現在中央是時候意識到在戡平叛亂和大致上能夠控制民眾後, 需切實地展開爭取民心的工作,並與市民開展更長久的關係,這樣才可杜絕今後外國與暴亂分子再起事的一切可能性。

中央意識到在戡平叛亂和大致上能夠控制民眾後,需切實地展開爭取民心的工作。(亞新社)
中央意識到在戡平叛亂和大致上能夠控制民眾後,需切實地展開爭取民心的工作。(亞新社)

只須忠於一國兩制 爭取中立大多數民心

所以從夏寶龍發言中稱「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構建最廣泛的一國兩制統一戰線」,便可了解到中央對港政策已進入一個新階段,從以往只爭取並依賴一些積極友好的少數派(active friendly minority,即傳統和激進左派),到現在開始需要爭取中立的大多數(neutral majority)。因而相對於上一階段要求「愛國者」 們一切以國家為念,任何時候也要歌頌祖國,現在要求的是構建最廣泛的一國兩制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央要求中立的大多數只要忠於一國兩制、以一國兩制為核心便可以了,毋須處處裝愛國。建制派就是搞錯了國家對他們的要求以及對市民的要求,因而經常把事情做得過火了,現在夏寶龍就是要闡明這一點。

事實上,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確實提到「香港居民, 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信奉什麼理念,只要真心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只要熱愛香港這個家園,只要遵守《基本法》和特別行政區法律, 都是建設香港的積極力量,都可以出一份力、作一份貢獻。 希望全體香港同胞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繼續發揚包容共濟、求同存異、自強不息、善拼敢贏的優良傳統,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只要符合上述的3個要求,便屬「建設香港的積極力量」, 信奉什麼理念都可以,價值觀也只須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便可。由此可見,北京終於意識到叫所有香港市民對國家、對社會主義「磕頭」是不切實際的,亦只會適得其反;人們只要擁護一國兩制這理念便足夠了,這樣比起叫人愛國有效得多,當然治港的仍須是「愛國者」。以上是中央在新階段團結大多數和爭取民心的第一要點。

底線認同不等同主動愛國

此新認知是解決「一國」與「兩制」 之間長久以來的矛盾的重要關鍵:筆者不否認「一國」是一國兩制的前提,但一切皆以「一國」為先,卻完全違背了一國兩制的根本設計。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端洪在《香港01》一個專訪中,解釋說:「為什麼搞一國兩制?根本上來說, 就是港人對社會主義那一制不怎麼認同, 如果香港人認同社會主義的話, 或者假設香港原來就是實行社會主義的話, 怎麼回歸可能就是另外一條路了。」

他同時強調:「沒有制度的認同 ,『一國』是很難維持的,所以『一國』裏面, 隱含一個底線的制度認同,也就是說『兩制』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就是對國家制度的底線認同,這個底線認同不是要求香港實行社會主義,但是要求香港要對國家制度予以尊重,不能破壞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

習近平講話以至夏寶龍的講解很大程度釐清了上述「一國」與「 兩制」之間這些隱含的前提和底線,說明了港人毋須刻意主動愛國及擁抱社會主義,只要尊重和不破壞國家制度便可。

港人毋須刻意主動愛國及擁抱社會主義。(Shutterstock)
港人毋須刻意主動愛國及擁抱社會主義。(Shutterstock)

中央重視香港獨特性 有望理順高度自治權

對於作為習近平講話一大重心的香港獨特性和優勢, 陳端洪教授上周在明報〈一國兩制的實踐規律〉(2022年7月22日)一文中,指出「香港的獨特性和優勢是國家首先在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客觀基礎, 也是衡量一國兩制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更進一步闡釋「 為保持香港地位和優勢,就必須堅持高度自治原則。自治權和獨特性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看深一點, 習近平這次講話是具有突破性的,很可能是重新理順香港的高度自治權的一次難得機會,但這階段北京對此不便過分張揚,所以就只能靠港人自己心領神會了。陳端洪在文末也婉轉地說道:「作為學者,我深切感覺到內地和港澳的《基本法》教科書內容陳舊了,是時候修改。」

總的來說,目前香港情况與2019/20年已大不相同,不少民調皆顯示政治氣候已經開始好轉,港人對國家和一國兩制的印象有顯著改善,而中央亦釋出不少信號,明顯有開新局的意味。反而是愛國者和建制派缺乏這種認知和主動性,不願調整心態以迎接新階段,一些市民亦選擇自我封閉,從不反思,甚至希望看到香港「沉沒」以證明自己的「先見之明」。但怎樣也好,現在正出現這樣一個機會和窗口,比幾年前更有可能找到基本共識,問題只剩下北京與留下來的人會否和是否懂得利用這機會而已。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袁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