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15:33:2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貨幣政策的雞與蛋

美國聯儲局最近研究指出,若減債與加息雙管齊下,未來幾年將縮表2.4萬億美元,相等於同期加息半厘。這類研究一直頗受投資者關注,對市場預期多少有影響,有其「出口術」的效果。

最近美國聯儲局公布了一項小研究,分析聯儲局縮表的威力。研究利用官方的宏觀經濟模型,讓減債與加息雙管齊下,結論是未來幾年縮表2.4萬億(美元,下同)(現時資產負債表總額約9萬億元),相等於同期加息半厘。

朋友說這個估算好像不大,我半講笑說估算不能太大,否則就要嚇怕市場造成公關災難了。

研究與市場預期互為因果

當然了,估算背後有很多假設,這個加息半厘的結論,極其量只能作參考而已。只是發表研究的不是阿豬阿狗,而是聯儲局研究員,我之所以「半講笑」,皆因這類研究一直頗受投資者關注,如非太技術性的話,更會有傳媒報道,對市場預期多少有影響,有其「出口術」的效果。研究左右市場預期,而市場出現什麼冬瓜豆腐,到頭來又為央行研究提供「靈感」,兩者互為因果,頗有雞(市場預期)先定蛋(央行研究)先的味道。

研究強調的另一點,是縮表效果很可能比同一幅度的量化寬鬆買債要小。

相映成趣,我想起不久前在專欄提及的一項「有關研究的研究」,綜合大量有關量化寬鬆的研究,發現有聯儲局研究員參與的,結論平均比與聯儲局無關的研究樂觀,亦即推算出來的政策效果比較明顯,有點「賣花讚花香」的意味。經濟不景之時,買債時當然希望威力強大(或希望市場相信其威力強大),相反減債時就想其緊縮效果打折扣了。

央行主導學術研究走向?

再陰謀論點說,央行其實有權力控制什麼蛋可以推出市場,主導學術研究走向。上段提到的那項研究發現,量化寬鬆推算得比較樂觀的研究員,後來在聯儲局內的仕途也較順暢。雖說央行研究員有學術自由、立場中立,從事學術活動時又要戴上「這不代表央行立場」的頭盔,但其研究結論總不能直接跟貨幣政策對着幹,也不能在敏感話題暢所欲言。

在央行以外,雖有大量來自大學的「獨立」學者可作客觀分析,但他們其實也逃不出央行的「魔爪」:由頂級到不太頂級的學報,只要題材與宏觀或金融有關,其編輯部必有央行研究員坐鎮,有份決定投稿生死,學者再客觀公正,也要考慮編輯喜好;更致命的,是央行研究員可以使用的數據,不少都是對外保密,局外學者根本無從入手,有時候連提出質疑的資格也沒有。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