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政府新班子即將上場,本社策劃專訪各界名人,剖析未來挑戰,同時展望香港新願景。馬墉傑是利興鑽石集團主席,曾任香港鑽石入口商會主席及香港鑽石會副主席,亦曾擔任東華三院總理、副主席、主席等要職,對社會貢獻良多。2012年,他和子女創辦香港首個創業平台浩觀,扶助青年創業。
香港政府即將換屆,新行政團隊將於7月1日就任,林鄭月娥及其班子的管治理念和手腕,一直是社會各界的關注所在。近年社會撕裂,民怨日增,政府施政困難重重,不少人認為香港回歸前後累積了種種根深蒂固的問題,經過20年發酵,這些問題已經慢慢暴露於人前,來屆政府面對的將是個爛攤子。「未來20年,香港的領導者只需緊記一個理念——唯民是保。」利興鑽石集團主席馬墉傑堅定地說。
被政府忽視的兩類人
「唯民是保」典出《孫子兵法》第18章〈地形篇〉。這篇兵法主要記載將領面對不同地形的戰法,亦有講述為將者應有的心態。「唯民是保」的全句為:「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意即將帥必須根據實際戰況作判斷,進攻不為功名、撤退不為迴避罪責,以人民、軍隊的福?為上,這才是符合國家利益,是為國家之寶。軍中將帥、特區長官,都是領導之人,這番心得自然可以互通。然而,社會各界利益不一,如何能達至「唯民是保」的境界?馬墉傑直言,無論高官、議員、富商,一直以來都忽視了兩類人的需要,只要未來特首能夠顧及他們,便能稱得上「唯民是保」。「第一類是香港的小企業,例如商場內的小店主,他們面對的問題很多:約滿不獲續租、租金上升、市道不暢旺等等;第二類是收入不高的在職人士,例如月入不足3萬的上班族、總收入不足5萬的家庭,倘若家庭有小孩的話,生活就更難過。」
小企業面臨結業危機
馬墉傑營商多年,深知箇中艱苦,他指出香港的零售業正面臨挑戰,實力雄厚的集團仍可站得住腳,但小本經營的商家則前景堪虞。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04年的零售業銷貨額為1,916億港元;2013年則為4,945億港元。馬墉傑表示,這十年的升幅是由於自由行。「到了2014年,由於金鐘、銅鑼灣、旺角等地的佔領運動,零售業銷貨額停止了這些年的升勢,反而輕微下跌,數字為4,933億港元。」2015年,銷貨額繼續收縮至4,752億港元,按年跌3.7%;2016年更較2015年全年下跌8.1%,僅得4,366億港元。
對於香港零售業的走勢,馬墉傑憂心忡忡,更指出這些數字反映不少商家即將倒閉結業。「一般而言,小企業的營商成本約佔銷貨額的95%,以2014年的數字計算,即是約4,700億元。這個數字包括租金、工資、銷售成本等,租金和工資是不會下跌的,反而會上升,而2016年的零售業銷貨額只得4,366億元,因此我推測很多商家在上年虧了大本。」他表示,生意賺不了錢,商家關門大吉,員工失去工作,這種影響不能忽視。
還富於民——200萬名納稅人
「我是讀歷史的人,我知道人們希望國富民強,市民生活安穩,經濟繁榮,社會則會和陸。但現在的香港是國富民窮,我們的財政儲備高達9,000多億,政府很富裕,但市民收入不高,為何不把這些錢投資在港人身上?」對於如何使用這筆龐大的資金,馬墉傑早有想法。他指出,香港約有200萬名納稅人,政府不能漠視他們的利益。「我建議,過去五年交稅不足50萬的人,今年政府每人派3萬元。」他表示,即使200萬名納稅人均獲派3萬元,總數為600億,只相等於9,000億的不足7%,何況合資格的納稅人肯定不足200萬名,對政府負擔不算沉重。而對於月入萬多的上班族來說,3萬元相當於額外的兩個月薪金。「他們會怎麼使用這額外的兩個月薪金?消費。平日不捨得光顧的餐廳,他們會進去吃大餐;不捨得買的電子器材,例如單鏡反光相機、智能手機,也足夠購置一兩部。」
馬墉傑補充,還富於民的價值並不僅僅止於3萬港元。「當政府把這些資金投放於市場,會產生multiplier effect(乘數效應),為市場創造不止於3萬港元的價值。例如,市民願意花費了,某些原本虧錢的小店主便可以獲利。他們原本賺不到錢,所以沒能力交稅,現在有錢交稅了,錢又交回政府手中,這數百億的支出絕對值得。」這項建議主要扶助納稅人和小企業,受惠人數達數百萬港人。馬墉傑一再強調,這兩類人支撐着香港經濟,政府不應忽視他們的利益。他又以他的司機為例,說明目前政策的不平衡。「我的司機跟我說,他住在公屋,娶了老婆,育有三個女兒,即使不工作亦能領取金額不低的綜援,生活或許比現在更好,但他喜愛工作,才繼續替我打工。」他感嘆,港府一直着力扶助失業人士,但未有支持努力耕耘的低收入人士。
佔領運動危機尚未解決
「唯民是保,是從民生出發,讓社會大眾重拾希望。我們正處於香港的第四個危機,新政府必須小心處理民怨。」馬墉傑口中的第四個危機,是2014年的佔領運動,雖然運動早已結束,但不少相關案件尚待審判,結果難料。他又表示,香港的前三個危機,分別是1983年的信心危機、1997年的金融風暴、2003年的沙士疫潮。1983年,由於擔憂香港的前途,港元弱勢不斷,匯率持續下瀉,直至港府推出聯繫匯率制度,固定了港元兌美元的匯率,危機才告平息。「由於香港的底子厚,所以我們挺過了金融風暴和沙士疫潮。今天,第四個危機尚未完全解決,倘若特首沒勇氣重啟政改,我看不到香港的將來。」
香港如能自理 北京樂得清閒
佔領運動的成因錯綜複雜,直接原因是「831框架」,深層原因跟中港矛盾也脫不了關係。有聲音指出,希望香港和中國的關係「河水不犯井水」,認為過度的中港融合會損害香港利益。對此,馬墉傑並不認同,更認為香港倘若能夠處理內部問題,北京也樂得清閒,不會多加干擾,希望港人多點信任中國。「未來特首如能做到『唯民是保』,真正能夠凝聚這200萬名納稅人,以人民的福澤為依歸,平息民怨,那就是『國之寶也』,北京又豈會不滿意呢?」
市民和員工:社會和企業的喚雨人
提及民怨,當前香港最大的民怨之一,自是日益上漲的樓價。根據統計處最新數字,全港個人收入中位數為15,500元,而樓價動輒數百萬元,對於不少在職人士而言,上車是難以實現在夢想。馬墉傑表示,對於這個長年困擾香港的問題,他亦有想法。「我提議,未滿40歲的市民,若然從未置業的,政府應該為他們開戶口,未來五年每年每人派5萬元。將來公屋建成了,這批市民就拿着這25萬,連同他們的存蓄,用來付首期。」他笑言,自己最擅長的就是派錢,市道愈是不好,他就愈會派發奬金予員工。「會計部同事向我報告,說派發奬金不符合公司的財政狀況。我說,若然公司節流的話,生意一定更差!員工是我的rainmaker(喚雨人,意指為公司賺錢的人物),我一定要給他們多點資源。」
青年要思考2047的問題
每屆政府官員任期為五年,來屆任期結束之時是2022年,亦是「50年不變」走到一半的階段。2047年的香港會是怎樣?這是縈繞港人的一大問題。「2047年是你們青年的事,你們要思考這個問題。到時我已將近百歲,已經了無牽掛,假若有能夠幫忙的地方,我便幫忙。」雖然如此,馬墉傑眼見近年中港矛盾,始終禁不住對國家的情懷。「沒有國哪有家?我年輕時出國,外國人見到我的面孔便看我不起,那時我從沒想過中國會強大起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馬墉傑在浩觀的辦公室裏,就掛着《大學》這篇經典。他認為《大學》的精神正是當前香港所需要的,特首的管治之道就在於「親民」二字。「何謂『至善』?這境界是難以達到的,所以領導者不能鬆懈。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意即不要本末倒置。香港從來是個法治社會,安定繁榮,我認為若為追求民主而破壞這一切是不智的。一人一票必然是好制度嗎?你看特朗普是個好領導嗎?我不清楚,每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