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長大

疫情期間,自己也多了時間與女兒相處,每天跟她談話的時間也多了,有時候會驚訝於她的言語,覺得她忽然長大了。

執筆之際,部分學校已經復課,或正在密鑼緊鼓地準備,迎接剩下來教學的日子。在這個「暑假」之中,孩子們不會因疫情而停止長大,他們仍然在一天一天地成熟。教育的場所雖然不是在學校,但不等於沒有發生,而只是轉移了地方。

這期間,自己也多了時間與女兒相處,每天跟她談話的時間也多了,有時候會驚訝於她的言語,覺得她忽然長大了。有一次,我就只靜靜地看着她,想着她從出生4天的大小,到4個月、4歲,到如今四年級,一下子就這麼大了。

動畫的啟迪

很有趣的是前幾天跟她看了一齣頗有意思的兒童動畫電影──《熊抱青春記》。電影講述一個13歲的少女從乖乖女到反叛成長(其實是追尋自我)的一個過程。故事的大概是女主角一直做到符合母親期望的乖孩子,事事都會順着母親的心意而做。

可是她也有自己喜歡的偶像和喜歡做的事,同時他們家族的女性都會有一隻神獸(神獸就是自己的其他特質)在他們裏面,必須進行儀式將牠封印才行。劇情細節不說,但帶出來的訊息真實而有意義。

簡單來說,那是一個描述小女孩慢慢成長漸變成青春期少女的一個成長故事。當我和女兒一直看,我一邊也留意着她,不時問她會否這樣做,假如是她會有什麼決定,問得我也覺得自己有點厭煩了。無他,因在這段期間,我真的可以比較近距離看着她成長,開始察覺到她細微的轉變,開始見到她也有丁點的青春期特徵出現。

長大後才懂

後來,我又想起了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學生的時期十分反叛,經常和父母吵架,總覺得他們不明白自己,只是說自己什麼也不行⋯⋯這個關係,要到了長大後出來工作才慢慢改變,初時也曾埋怨父母沒有用心培育自己,後來才知道把五兄弟姊妹養大已不容易。

30歲後喜歡喝湯,才明白夜歸回來那留下的飯湯是孩提時的親吻和擁抱,長年的嘮叨原來是關心,原來只是因為不懂表達關心而演變成事事干涉,不懂得為子女安排前路而只能責備不夠努力讀書。這些一切,直到自己成家立室,生兒育女,終於一切都明白了──孩子也教育了我成長。

肉麻的需要

「孩子大得快」。相信每位家長都會有同感,我們常常有憾於未能抓住與子女成長的某個時刻,但在疫情期間,我們有較多的時間留在家中時,我們會不會細心地看一看子女的臉龐?觸摸一下他們的手腳,如同他們手抱時的那樣,輕輕親吻一下而不覺得難為情呢?直到某一天,忽然女兒已經不會需要爸爸抱起,也不願意說句”I love you”了。

我也正經歷這個階段,但我沒有選擇唏噓感慨,我選擇既然臨睡前未能親吻,就在早上起來趁她未醒之時吧。有時候我也照樣要求她擁抱我,或直接跟她說我要和她親子時間,促進親子關係,告訴她我很疼她,問她喜不喜歡我⋯⋯

也許她會覺得厭煩,甚或有點肉麻,那至少讓她知道爸爸確實愛她,不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喜歡或不喜歡,說出來就好了,我甚至會連這樣做的目的也跟她說,我覺得只要說得清楚明白,那就不會像過去的我一樣,變得偏激而不懂從父母的心腸去想,長大後幸運的可能後知後覺,或是後悔終生,難以修補。

變化的察覺

我總是提醒自己抱持厚着面皮的那種態度,「只要厚面皮,沒有事不成」。很多時候,關係維繫就看誰厚面皮誰願先吃虧。

在疫情期間,留在家中較久,大家仍有較多相見的時間,為人父母,花一點時間,注意一下孩子的校服快要穿不上了,眼耳口鼻都轉變了一些,頭髮長了,鞋子的碼數也增加了,說話的詞彙老成了;還有,他長大了,而你老了。

陳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