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疫情假期應變 關顧學子不同需要

疫症無情,但人間有愛,學校在應對疫情的種種不確定因素時,如何在鋪排學習活動時,關顧學子的不同需要?

有鑑於疫情嚴峻,香港須進行全民強檢,為配合有關工作,教育局公布全港中小幼學生提早於3月7日至14日之間提早放「暑假」,假期長約7周,至大約4月22日復活假期結束為止,之後陸續恢復正常上課。至於本學年的結束時間,學校可於8月2日至12日期間結束學年,並在9月1日正式開始下學年。

學校應變,關顧學生面面俱到

面對突如其來的假期,學校管理層都大為緊張,忙於應對,一方面要處理各種大小行政事務,力求學校運作如常,一方面要在假期安排不同的學習活動,希望同學能夠過充實和有意義的假期,做到放假而不放任,停課而不停學。不過,是次特別假期有別於以往疫情的停課安排,故教育工作者須特別關顧同學的需要,以免給學子帶來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壓力。

是次假期安排特別之處在於,假期中間同學及其家人須忙於應對疫情帶來的種種變化,在當前每日確診者數以萬計的情況下,相信不少同學或要參與強制檢測,或要面對居家令或隔離令,又甚至自身或家人出現確診。此外,同學家中或面對經濟困難,部分學生又或北上離境避疫,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有不同的難處,凡此種種均帶來一定的壓力。

再者,面對突然而至的悠長假期,莘莘學子的生活作息或因此失序,同學之間難有見面機會,在疫情下孤單渡過,少有群體生活和朋輩互動。因此,學校在關心學習進度會否受影響、學習時間如何補足、假期功課和補課怎樣安排的同時,相信亦會關顧同學精神健康、情緒支援和心靈需要。

舉例而言,老師可以給予同學或其家長「陽光電話」,了解其境況和需要;在假期補課等學習活動以外,老師又可以在網上跟同學溝通交流,關心其不同方面的情況;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行班主任節或班本活動,不同組別老師可以安排一些課外活動;網上的興趣班也可適時組織,讓同學在網上「聚首一堂」,在疫情被困家中下過一些「群體生活」,獲得一些正能量。

保持彈性,協助學生安心學習

在功課安排方面,因應教學需要和進度的習作固然有其需要,但又可否安排撰寫周記、生活反思、心靈札記之類的習作,從而了解學生在疫情中的生活情況,並及早發現有情緒問題和支援需要的學生。

值得留意的是,在組織各種活動和佈置課業時,須做到有張有弛,作息有序,避免同學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弄得身心俱疲和過度勞累。是次特別假期是將暑假提前開展,故同學須在4月20日前後假期結束之段,一直上課和應付測考至八月,而休息不到十數日後,就要面對9月1日開始的新學年。

因此,預計3、4月間同學的學習狀態理應大致良好,但到6、7月間,隨着教學的內容與日俱增,各種測驗和功課接踵而至,又要忙於應付考試,學習壓力想必有所上升。因此,學校一方面可以善用這七周的特別假期,將部分習作、學習活動安排在3、4月間舉行,以減輕同學在復課後的工作量,特別是減少和避免7、8月間進行的各式補課或溫習班(公開試班除外)。

與此同時,在復課前的日子,或特別假期的中段時間,則要預留兩至三星期時間,讓同學真正休整,鬆弛身心,準確應付接下來5至12月幾乎無間斷的學習生活。舉例而言,學校可以規定某些時段不得安排補課或網課,而假期習作的提交時間也可以加以統籌,或集中於假期的中段,又或是分階段提交,而不一定是復課後的第一日,以協助同學做到時間管理。

簡而言之,疫症無情,但人間有愛,學校在應對疫情的種種不確定因素時,在鋪排學習活動時實可以多關顧學子不同需要。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