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談到,幼兒的好奇心是非常旺盛的。(編按:〈給教師的新年禮物:好奇心! 〉)在街上看看從剛學步的到幾歲大的幼兒,他們是怎樣走路的?他們很少會沿着一個方向、一條直線,像大人一樣,「正正經經」地走路的;要麼蹦蹦跳跳,要麼沿着地上有趣的線條或者圖案走,要麼不斷找地上有趣的東西駐足;但是每一種動作又不會太長久,很快就變。
幼兒每一分鐘都受好奇心驅動
他們每一刻想做的事情,都在變,都是短暫的。就是不能正正經經地走路。有一次聽一位歐洲的教授講座,就在台上學着幼兒不規則的走路,說明幼兒腦子的活躍。他們有旺盛的好奇心,即使是走一段很短的路,都是一段豐富多采的學習經歷。要他們「正經地」走路,是在與他們的好奇心作對。
走路不過是我們容易看到的。坐着吃飯,幼兒往往就是「坐不定」,生動的廣東話說「周身郁」。他們就是每一刻都在想不同的東西,每一刻都在想做不同的事情;他們的好奇心,正在向許多不同的方向發揮。對他們來說,要把自己固定在一張椅子上,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束縛。大人會看不慣,要他們「坐定定」,否則就是「不乖」;也是在與他們的好奇心搏鬥。
幼兒的注意力,也是瞬息萬變的;浮現在他們腦子裏面的東西,非常多元,非常易變。愈是年幼,愈是如此。嬰兒,他們身邊任何東西,都是他們的玩具(只有大人才會認為,買回來的才算是玩具),但是他們要玩的東西,每分鐘都會變。
也可以說,幼兒的每一分鐘,都在受着好奇心的驅動;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花花世界,有趣的東西太多太多了,都想碰一下、抓一下、試一下,有時候還想咬一下。這也是他們與外界交往而「長知識」的過程。
好奇心要不要受限制?
但是,我們要問,這些沒有方向的好奇心,亂七八糟,不是應該受到限制嗎?要是一直如此下去,不是變得完全不懂規矩嗎?要是讓他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學會怎樣做就怎樣做,可以嗎?要是讓他們一直隨心所欲,那豈非變了野獸一樣?
問得好!在電視上常常可以看到動物世界的影片。各種動物,初生時可以肆意頑皮玩耍;但是不久母親就要強迫幼兒學會覓食的本領,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其他動物侵襲的本領。這其實也是人類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的。基本是學會生存,才能「活下去」。
學會生存,學會覓食與自衞,單靠好奇心是學不會的。這就回到上周的討論──好奇與需要之間的掙扎。動物的世界,比較簡單。人類的世界,比動物的世界要複雜得多,除了自然界還有複雜的社會;而對於自然界,人類還有改造的意念。
動物的世界,很殘酷,要「活下去」不容易;人類的世界,要「活下去」,要懂得規矩,更加要限制好奇心。那也許就是教育的功能。不過人類與動物不一樣,人類還有「活得好」的願望,而「活得好」,是沒有止境的。
這裏可以有很不一樣的文化傳統。聽先父說,他們幼時嬰孩是要緊緊地包裹在襁褓裏,動彈不得。一出生就要乖乖地「守規矩」,不准「亂動」。這也許是社會規限的起點。這種傳統,在今天的華人社會,恐怕已很難看到。
另一個極端,30年前,筆者進修假在美國,孩子在本區小學念書。放學了,黃色校巴到了校門口,兩邊的STOP牌一張開,前後雙線的車輛馬上煞停;孩子們就從校門衝出來,鳥獸式爭相上車。第一次看到嘆為觀止,也很恐怖。沒有排隊,也沒有過馬路的概念,更沒有守規矩的意念。教師呢?教師與學生鬥快放工離開學校!
教育能否鼓勵好奇心?
回到學生的學習。幼兒的好奇心,使得他們學得很快、很廣泛,但是沒有方向,也沒有規範,這卻是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的必然和必須。然而,進了教育體系,就會有「課程」了,也就是學習要有方向了。開始是最簡單的讀、寫、算,都是與人類創造出來的符號打交道,單靠好奇心就難以學會。
那麼,為什麼要學?我們今天認為是理所當然,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不按課程接受教育,就難以在人類的社會立足。學校裏的學習,歸根結柢是為了「活下去」。但這些卻不在孩子好奇心的雷達上面。
「好奇心」的驅動,與「活下去」的驅動,很不一樣。筆者在幼稚園畢業禮,頒到一本畫有一群貓的大圖書,高興不已;父親卻和氣地告訴我,「你知道嗎?鄭國雄得了第一名,他拿到的是金鑰匙!」從此,我就知道,上學,就要考第一。這卻不是我天生的「好奇心」使然。
在學校裏面的學習,講究的是勤奮、競爭,目的是要爭取高分,也是爭取老師、家長的讚賞。這些,都與「好奇心」沒有多少關係。就這樣,好奇心就在學校生活中逐漸消亡。或者說,學校生活,愈來愈容不下學生的好奇心。因為學校的基本形態,是期望學生按着既定的階梯,一步一步獲得高一級的學歷。到目前為止,基本如此,全球如此。
這樣說,並不完全真實。許多學生,在正規課程以外,不斷去讓自己的好奇心找到發展的園地。有些學生是在音樂、藝術、體育方面,找到自己的「後花園」。最近香港在體育運動方面出現的精采人物,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典範。也有些學生,在寫作、發明、政治、宗教等方面,發揮自己的好奇心,即使沒有成名成家,但在學歷以外找到了自我價值。他們說明:「好奇心」的得到發揮,與「活下去」是沒有矛盾的。
前面說的不完全真實,還因為有不少教師,即使在正規的課程裏面,教學的設計,也在努力與學生的好奇心對接,讓學生覺得有趣、有意義、樂意探索。在疫情期間,許多教師為學生設計的在家學習,就是源於這種心意。幼兒教育提倡的「遊戲」,也是這個出發點。
考試與好奇心勢不兩立?
在「活下去」的框架之下,愈是高年級,考試的壓力愈大。考試,可以說是「活下去」的必須。傳統的社會觀念,讓人相信,考試成功,就前途光明。潛台詞是:考試不成功,就前途黯淡。考試,是好奇心的大敵。看見過高高興興去考試的嗎?考試,尤其是公開考試,要花時間和經歷去準備。這期間,有幾個學生還能保持好奇心?
考試,也許是人生幾乎必須做,但又最不願意做的事。南韓規定初中至少有一個學期不考試,中國內地和新加坡都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考試,香港上一輪的教改,把原來三個公開測評,改剩一個。其實都是嘗試解決一個人類為自己下設下的、不必要的而又痛苦的怪物。這些看來簡單的政策,實施起來一點都不簡單;但實行下來,又可以說明原來的重重考試關卡,是完全可以不必要的。
香港的學校,在小學一、二年級不考試的,或者是有評估而不動聲色的,其實位數不少。疫情之下,筆者看到香港有兩類學校發生了變化。第一類本來學業成績平平,反而放膽在考試成績以外尋求學生的積極進取,讓他們的好奇心自豪地奔放,整個學校變得生氣勃勃。
第二類是學業成績本來就優越,反而把考試成績看成不在話下,放下包袱,也是讓學生的好奇心在其他領域創造天地,活得更精采。這些,說明即使考試壓力依然存在,好奇心仍然可以發出威力。
值得其他學校借鑑。香港是「校本發展」的福地,如何對待考試,完全是在於學校。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煥發好奇心,為好奇心創造空間,學校、教師、家長,責無旁貸。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