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派論調把近日人民幣貶值與外匯基金「注資」扯上關係,這只是想當然,以為銀行需借道美元將人民幣兌換港元,應付存戶結匯潮,因而牽涉清算結餘,等如外流資金回籠。銀行體系總存款其實並無減少,只是貨幣組合變動。銀行只需相應調整資產貨幣組合,向清算銀行直接兌換,賣出人民幣,買入港元,糾正錯配便可。至於是否需要向外匯基金賣美元買港元,補充清算結餘,回復原來水平,是不同課題。
按今年6月份(最新)金融統計,銀行清算結餘對港元活期存款比率是9.15%。人民幣存款是等值12,400億港元,其中活期佔18%,即使悉數提取兌回港元,銀行清算結餘比率也只降至8.58%,仍屬偏高水平,因為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前,比率長期徘徊在2%以內,照理銀行無需急於補充結餘,也不必低價7.75拋售美元。
此外,過往10年香港人民幣存款由零起步,連年激增至近萬億元(原幣),港元應該反覆偏軟,甚至觸動7.85價位,因為依其說法,銀行買入民幣牽涉港元清算結餘,效果等同資金外流。不過,事實剛好相反,港元反覆偏強,此點反證銀行是直接用港元與人民幣清算銀行交易,與其外幣買賣交易不同。因此,此派論調不能成立。(見附圖)
游資熱錢伺機而動
這次先有人民幣貶值,後有港元偏強,也許只是巧合。不過,客觀事實,是外資湧入始會觸動7.75價位。假若不是巧合,則顯示港元與人民幣掛鈎,甚至併軌升值,是市場共識,也是時間問題,箇中關鍵在於人民幣自由兌換,並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當人民幣匯率轉趨穩定,甚至偏軟,撤銷外匯管制的時機也日漸成熟,因為外匯全面開放應可吸引新投資進場,即使早年投資者趁機結匯,也可互相抵銷,減低震盪。故此,人民幣突然貶值,影響港元先軟後強,反映游資熱錢待機試探虛實,防不勝防。
所以另一派論調是人民幣掉頭貶值,顯示客觀環境或會轉變;投機者拆倉,重整旗鼓,用家結匯,再謀部署。港元兌美元期貨買賣盤,其實是市場打賭脫鈎時間,而非升值與否,人民幣突然下跌,投機者平盤,用家離場,令美元沽盤大增,觸及7.75承兌價位。故此,這派論調是變相確認游資熱錢虎視眈眈,待機衝擊港元,因為猜中脫鈎升值,回報高吸引大。
內地與香港貨幣制度本來同根,「久合必分、久分必合」,是雙邊關係的現實。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已加快,兩地經濟關係也更密切,貨幣分家80年後,重新整合已成大勢所趨。若從此角度分析,人民幣的動向舉足輕重,一升一跌皆會觸動港元的神經。過去十年游資再三借勢試探港元脫離美元的虛實,顯示市場念念不忘內地與香港貨幣制度同根,最終久分復合。所以每次人民幣匯率波動,不免觸發新一輪游資「探路」,熱錢「尋租」,使金融管理局疲於奔命。
港元人幣應復互通
總結而言,百多年來,香港是華洋貿易商埠,港元與內地貨幣本來互通,傳統角色是有實無名的外匯版。隨着2005年內地推行匯率改革,人民幣步向國際化,香港變身內地貨幣離岸中心,而港元的角色也轉換為人民幣「國際」版。港元與離岸人民幣應恢復互通,有如早期西洋銀圓與香港元銀行鈔票互換,且不局限於香港本土。即是說,港元應轉掛鈎人民幣,併軌升值,聯手對美元浮動。不過,整個過程有待人民幣自由兌換後,始可大功告成。在過渡期間,港元必然備受升值壓力,變得被動,且易受人民幣波動影響。游資熱錢借勢在現貨、期貨、期權等市場尋租圖利,顯得不難理解,亦符合預期,人民幣貶值而港元偏強等「獨特」現象,將多見不怪。隨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日益明朗,「尋租」空間也相對收窄,零星擾攘,應不足為慮。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