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梓,香港的後花園

好山、好水、好地方!在這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小島上,客家習俗和天主教義交融並存,不少動人的故事,亦流傳下來。

鹽田梓,亦作鹽田仔。這個位於西貢附近的小島,已有近300年歷史,島民信奉天主教,是一條不一樣的客家村莊。島上的原居民為陳姓客家人,先祖從深圳遷來,在島上建立了鹽田梓村,早年的島民有200多人,主要以曬鹽和捕魚為生。

天主作客鹽田梓

天主教在廣東地區的傳教工作,始於清朝道光年間。1864年,兩位神父來到鹽田梓傳教,兩年後,約有30位村民領洗,信奉天主教,並主動捐出地方給予教會,興建聖堂和學校。至1875年,全島居民已領洗,奉聖若瑟為主保,故此,鹽田梓村亦被稱為「教友村」。

跟其他的魚村截然不同,島上沒有傳統的祠堂、廟宇、土地神位……反而有天主教聖堂。聖約瑟小堂於1890年落成,取代原有的舊教堂,成為鹽田梓的地標。

「興盛有時,衰落有時」,全盛時期的鹽田梓,村民有二百多人。可是,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隨着城市的發展和變遷,島上的居民陸續遷離,或搬到市區生活,或移居海外謀生。及1998年,最後一戶村民遷離後,鹽田梓,漸漸變成空無一人的小島,聖若瑟小堂亦日趨破落。可是,村民仍於每年5月的首個主日,回來參與主保瞻禮。

由於聖堂樓房日久失修,荒廢多年的鹽田梓面臨湮沒的危機,遂激發起村民萌生重修聖約瑟小堂的念頭。幸得有心人奔走,加上教會資助,聖堂修復工程於2004年初展開。不久,煥然一新的天主教堂重現人間,這條村莊的生命亦得以延續下去。

自此,村民得到莫大的鼓舞,掀起尋根運動,除了整理族譜,還計劃建立文物陳列室,並策劃修復村中已停產接近一世紀的鹽田……

至2018年,政府撥款於西貢舉辦為期三年的「鹽田梓藝術節」。策展機構「文化葫蘆」,向日本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借鑑,分別以「天、地、人」作為三屆藝術節的主題,邀請本地及海外的藝術家,與村民共同創作,將這個蕞爾小島塑造成一個開放式的博物館,透過藝術作品呈現村落的宗教、文化和歷史。最後一屆鹽田梓藝術節,以「藝遊天地人、親近大自然」為口號,已於2021年7月中結束,但仍有不少作品擺放在島上,供訪客觀賞。

鹽田梓藝術節。
鹽田梓藝術節。

說不盡的樟樹情

去年11月下旬,我們一行多人,從西貢碼頭乘船出發,不消20分鐘,目的地已在望。登上鹽田梓的碼頭,迎面而來的,就是作品「歸家」,波浪形的框架懸掛着5種顏色、不同物料的管子,微風過處,樂韻飄來,仿似教堂的鐘聲,歡迎回歸故里的村民,或其他到訪者。

碼頭上的作品「歸家」。
碼頭上的作品「歸家」。

步行至訪客中心,觸目的是「流波.行雲」,作品原是島上3棵老樹,因受颱風「山竹」吹襲而倒塌,黃卓健以老樹為材,創作意念來自西晉張協思鄉之作:「流波戀舊浦,行雲思故山」(《雜詩》之八)。作品有若翻滾的海浪、如霧的行雲……如今面對大海,風平浪靜,倒令人遙想當年,島上的居民出海謀生,與風浪搏鬥的故事。

面對大海的作品「流波.行雲」。
面對大海的作品「流波.行雲」。

大夥兒向左走,轉上小斜坡,兩件與樟樹息息相關的作品展現眼前,亦出自黃卓健之手,突出了村中老樟樹與村民長年相伴之情。據說,每當村中有女嬰出生,村民就會在村內種植一棵樟樹,伴隨女孩成長。待她出嫁時,父母就會以那棵樟樹為材,為她製造一個樟木櫃,作為嫁妝。作品「樟木情」,不單只傳遞了村民與樟樹的情緣,亦呈現父母對女兒的愛。

作品「樟木情」。
作品「樟木情」。

「木下有人方為樹」,黃卓健匠心獨運,特意挑選出「人」字形的樟木樹幹,做一方茶桌,並以山水景色為基礎,營造出山水流動的氛圍,創作出作品「一樟茶聊」。置身其中,可以喝茶、可以聊天……還可以感受如畫的風光。

作品「一樟茶聊」。
作品「一樟茶聊」。

眾人徐徐而行,從小路走回訪客中心,再往右轉上小路,即見「百年樟樹」矗立路旁。從樹幹底部的樹洞中探頭細察,只見老樟樹是空心的,雖然樹幹中心已壞死,其樹冠枝椏仍然茁壯生長,樹葉依舊青綠蒼翠,可見其生命力極之頑強。村民已將這株百年老樹,視為鹽田梓的精神象徵。

矗立路旁的「百年樟樹」。
矗立路旁的「百年樟樹」。

不一樣的天主堂

走過古老破舊的村屋,拾級而上,屹立高處的聖約瑟小堂赫然在望。踏過平地上足印,步上層層石階,腳下展現的是繽紛悅目的作品「善牧」,創作團隊既有神父,亦有建築師,透過牧羊人帶領羊群到牧地散步的比喻,讓大家反思故事背後的寓意,理解牧人的愛和憐憫……

聖若瑟小堂,屬羅馬式建築,素白的外牆,在陽光下散發着純樸氣息,與附近客家村落相映成趣。聖堂於2004年修復後,屋頂漆上紅色,即使距離很遠,人們仍然可以看到這座鄉村教堂。教堂設計簡約,前端為為祭台,兩旁懸掛着對聯,極富中國色彩。有別於一般天主堂,在中央的聖像,是抱着耶穌聖嬰的聖若瑟,左方另有一尊聖母像,而右方則安放了聖福若瑟神父的塑像。聖堂呈長型,放置了兩排木製長櫈,兩邊牆身鑲嵌的彩繪玻璃窗,讓陽光輕輕的透進來……坐在櫈上,可以享受一份難得的靜謐。

藉着文物述歷史

教堂之側,原是村內唯一的一所小學──澄波學校。學校於1920年建成,此地的居民,附近村莊的人,以及艇戶漁民,亦會送孩子到這裏讀書。這所學校規模雖小,但師生關係良好,成為許多村民的集體回憶,隨着西貢的發展及村民遷離,學校已於1997年停辦,但在2006年,校舍搖身一變,成了「文物陳列室」。文物來自村中的舊屋,展區分為生活區、農作區、學校區等,展出村民遷離時遺留下來的種種生產工具、家居器物、教會和學校的一些文本資料……藉着文物述歷史,讓參觀者可以感受到昔日村民的生活痕跡。

澄波學校化身為「鹽田梓文物陳列室」。
澄波學校化身為「鹽田梓文物陳列室」。

在陳列室外面,右方牆邊的裝置藝術「鹽・光折射」,設計靈感來自鹽的結晶過程和幾何結構,創作者使用鏡鋼摺疊和模切的方法,營造出不同大小和型態的鹽光單元,將光影、色彩和線條折射……在創作過程中,他還邀請村民寫下自己的點滴回憶,並將部分留言蝕刻其上,寓意深長──「只要每人願意出一分力,分享一點經驗和智慧,發出一點點光,透過折射,便可以一同照亮這個小島。」

裝置藝術「鹽・光折射」。
裝置藝術「鹽・光折射」。

藝術節雖已結束,但仍有不少戶外作品,保留在小島上,例如「育養之舍」。陳智游以村內荒廢的雞屋作藍本,在炻器上加入村內挖掘提煉出來的陶泥,捏塑出多款陶雞,以擬人方式重現昔日村民的日常生活,帶出古樸的鄉情,亦反映村民對糧食的珍惜。作品延伸至以現代養殖場為題的壁畫,今昔對比,突顯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養雞方式,令人不禁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神父故居活泉井

接着,我們走到聖福若瑟神父故居,在荒廢的遺址內,頹垣敗壁中,豎立了身穿中式長袍馬褂的神父塑像。這位奧地利神父,1879年來港傳教,在鹽田梓村學習客家話、中國文化,兩年後到山東的魯南教區傳教27年。他曾說過:「愛是全人類都懂得的語言」,1908年因照顧傷寒病教友,受感染而離世,後於2003年獲封聖。

聖福若瑟神父塑像。
聖福若瑟神父塑像。

離開聖人故居,穿過一條曲曲折折的小徑,就到達「活泉井」。在1960年之前,全村只有一口活泉井,為全島200多名村民提供飲用和洗滌用水,並曾經陪伴村民渡過上世紀60年代初的大旱……時至今日,這口三百歲的活泉井,泉水仍全年不缺,成為了香港最後的一口供水井。

三百歲的活泉井。
三百歲的活泉井。

佇立井旁的「淨」,作品中的《聖經》上裝設一白鴿模型,流動的水緩緩沖過聖經,讓觀者感受「潔淨」的過程,在過去的歲月,村民每天都會在水井取水洗澡、潔淨身體,令創作者聯想到洗禮儀式。

佇立井旁的「淨」。
佇立井旁的「淨」。

聖地雙子玉帶橋

島上的村民稱「墳場」為「聖地」,有一個鐵鑄的十字架,豎立在墳場右側較高之處,據說來自愛爾蘭,居中的圖案有點像太陽神,而上端及左右兩旁伸出的部分則有若嫰芽,造型相當特別。據說較早期的村民,則葬於滘西洲,每年,村民會相約前往拜祭先人。

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往前行,不久,便抵雙子亭。雙子亭由兩個涼亭組成,以一高一低的方式並排,因而得名。它位於全島的最高點,是個絕佳的休憩處。坐在亭子裏,可以全方位飽覽鹽田梓四周的風光,既看到滘西洲的高爾夫球場,亦能遠眺西貢景色,還可認識當地的自然生態,附近有不少植物,例如香港的原生植物「崗松」,村民通常會用它來製作掃帚,就地取材,非常環保。

從雙子亭遠眺滘西洲的高爾夫球場。
從雙子亭遠眺滘西洲的高爾夫球場。

從雙子亭往下行,經過幾段斜坡,就走到「玉帶橋」。玉帶橋建於1953年,是一道由村民親手砌成的堤壩。當年村民的生活較為匱乏,盼望往來滘西洲,開拓資源和耕作,故動員全村的人力物力,建造連接兩島的橋樑。客家人主要由婦女負責勞動耕作,此橋不僅是一條便利村民來回往返的通道,亦彰顯了客家婦女刻苦耐勞的形象。由於橋身長年累月受到海濤的衝擊,三代村民曾修葺此橋,外貌雖然改變了,但它卻連繫着三代人的回憶。

玉帶橋連繫着三代人的回憶。
玉帶橋連繫着三代人的回憶。

此外,值得一記的,是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曾兩次前往鹽田梓,當年,參加的學生,包括來自中大、港大、工專、浸會、珠海和師範學院的同學,兩次工作營,隊員都是住在澄波學校的。

他們在1964年夏天,修築了環島小徑,至今大部份仍在使用中,殘破部份則由村民重建。村民還在村內豎立了一個紀念牌,藉以致謝。如今,在路中還找到了他們當日在水泥地上留下的隊徽印記。

至1967年夏,服務隊又前來修補海堤,將玉帶橋的堤壩加高了一些。後來村民又再加高了海堤,成為現在的玉帶橋。這段事跡,反映了年輕人熱心服務社會,這份情懷和行動,實在教人感動。

長長的玉帶橋將大海分成兩邊,站在橋上,放眼望去,盡是大海和紅樹林,海水的鹹味撲面而來……從玉帶橋緩步折返,途中還可欣賞四周的紅樹林。

生之禮頌鹽光傳

回到鹽田梓曬鹽場附近,用竹、篾和紗紙製作的大型作品「生之禮頌」盤踞路旁。許嘉雄以嫺熟的紮作技巧,展現竹藝之美,作品蘊含大地孕育萬物之意。走進層層複疊的造型之中,恍如置身於母體之內……不少遊人走進作品內「打咭」,擺出多款姿勢,拍照留念。也許,站在一旁靜靜細賞,更能體會箇中的意韻。

早年的客家村民,朝夕與海水為伍,曬鹽、賣鹽,以謀生計。可是,到了1920年代,時移勢易,製鹽業式微,鹽田開始停產。直到2011年,村民與一群保育人士,成立「鹽光保育中心」。「鹽光」一詞出自聖經:「你們要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復修鹽田的初心不言而喻。

鹽田梓曬鹽場。
鹽田梓曬鹽場。

位於鹽場旁邊的作品「鹽光之所」,是一所研究以鹽為創作媒介的實驗室。作品呈現出三位與鹽田梓結下不解緣的人士,包括鹽工和科學家,他們共同協作探討鹽的可能性,記錄其過程,以及共同尋找未來的鹽故事。

作品「鹽光之所」。
作品「鹽光之所」。

鹽田的修復,讓這個小島成為香港碩果僅存的產鹽地。為了保護和傳承文化,保育中心沿用天然傳統的曬鹽法,製造出高素質的海鹽售賣,目前鹽場的產量不多,每月大概出產400至500瓶,訪客可考慮買一瓶回家,一嚐健康海鹽的滋味。

保育中心以傳統的曬鹽法,製造出高素質的海鹽。
保育中心以傳統的曬鹽法,製造出高素質的海鹽。

好山、好水、好地方!在這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小島上,客家習俗和天主教義交融並存,不少動人的故事,亦流傳下來。

想不到,踏足鹽田梓,展現眼前的,是一道道的流動風景……你可有興趣,到此一遊?

原刊於《香港文學》第445期,修訂於2022年1月10日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