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語言政策失敗誰之過

英語教學是「高人一等」形象進一步深入民心,開設中文班屬學校「失敗」的象徵也甚囂塵上,母語教育被徹底「污名化」,淪為次等教育的代名詞。

「儘管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贊同母語教學的概念,許多巿民仍抱有錯誤的看法,以為母語教學會導致英語水平相應下······教統會認為在最後報告書中,應重申母語教育政策,並應加強公眾教育工作,讓巿民更能明白採用母語教學的原因······為進一步推動母語教育,教育署應檢討整套積極鼓勵措施。」

母語教學污名化

以上一段文字摘錄自1996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六號報告書——提高語文能力整體策略》,從中可見在英國殖民統治末期,港英政府已有意確立母語教育的地位,訂立全免推行母語教育政策。但令人嘆息的是,母語教育政策自回歸至今已經完全「變形走樣」,重英輕中的風氣變本加厲,母語教育變成了收生水平下降的懲罰,負面標籤昭然若揭,跟上述第六號報告書的精神背道而馳。

君不見早前有傳媒查閱最近推出的中學概覽內容,找出數間被迫「落車」的中學,當中一些本來是全開英語班的,現在其中一些班別要用英文教授;另一些開設部份英語班的中學,現在要變成全中文班。事件在社會和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英語教學是「高人一等」形象進一步深入民心,開設中文班屬學校「失敗」的象徵也甚囂塵上,母語教育被徹底「污名化」,淪為次等教育的代名詞。

話說九七年回歸後,特區政府一度有意在中學全面推行母語教學,可是在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下逐步背離母語教育的方向,弄出一個醜化母語形象的母語教育政策。先是批准114間中學以英語授課,其餘的300多間中學立即淪為「次等學校」,將「名校」用英語,「弱校」用母語變成社會的刻板印象,幾乎所有一直支持母語教育的辦學團體、教育界先進、知名的中文學校都被迫放棄母語教學籌理想。  

及至2010年起,教育局實行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的安排,學校可以學生為本,加強校內的英語環境,增加學生運用和接觸英語的機會,但收錄中一新生水平未達標者需要「落車」,不能再以英語進行教學。這做法表面上合乎程序理性,也公平客觀,但從推動母語的角度來看,就是將母語教學當作「收生水平」不足的懲罰。

英語教育貴族化

更重要的是,在2000年教改下,教育局鼓勵大批傳統英語名校改為直資辦學,令英語教學變成可負高昂學費者的選項,變相將教學語言政策結合社會階層的劃分,英語教育貴族化和母語教學污名化自始並行不悖。

特區政府一度有意在中學全面推行母語教學,可是在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下逐步背離。(Shutterstock)
特區政府一度有意在中學全面推行母語教學,可是在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下逐步背離。(Shutterstock)

預計在未來數年,入讀中學的適齡人口會隨着低出生率和高移民數字將會有所下降,在2028年新一個教學語言周期時相信英文中學的數字會大幅下降(除非港府再次「搬龍門」,進一步放寬收生水平的門檻和計算方法),屆時採用母語教學的學校會愈來愈多,但母語教育的形象則恐怕愈來愈低。

事實上,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香港經濟向金融和服務業進一步傾斜,英語作為謀生工具的價值與日俱增,社會重英輕中的心態不易改變。即使教育當局逐步減少英中數目,甚至恢復當年構思中的政策一刀切明令所有中學必須推行母語教育,但社會氣氛已經改變,對社會帶來的震撼只會比當年更大。

更重要的是,由於有直資學校可自行選用教學語言的漏洞,而且近年港人子女入讀國際學校情況日趨普及,官津學校全面推行母語只會令直資名校和國際學校奇貨可居,一批受歡迎的津校更會轉為直資,母語教學的形象將會進一步低落。

兩文三語重新定位

平情而論,以母語學習其他學科知識一定比以外語學習更容易理解,有更高成效,也更節省時間。理論上,只要在全面母語的同時加強英文教學,應可以補其不足。可惜社會大眾普遍願意犧牲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其他科目作為使用和訓練英語水平的手段,始終拒絕接受母語教育的安排。另一方面,在推行新高中學制後,特區政府對中文中學的協助大幅減少,令中文中學面對滿盤皆輸的狀態。

諷刺的是,同樣情況沒有發生在兩文三語中普通話和粵語的選擇。家長和社會寧願扼殺其他學科的學習趣味和成效,也對英語教學趨之若鶩,令英語由「外語」變成疑似「母語」,成為學習學科的工具。然而,社會人士就不願以普通話作為中文科的教學語言,對「普教中」心存抗拒,並以沒有證據證實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能有效提昇中文水平為由,醜化「普教中」,以致普通話在中國語文教育的定位懸而未決。

時至今日,回歸已20多年,作為國家共同語的普通話,既不是香港的教學語言,也沒有母語的地位,甚至在中文科以普通話進行教學的試驗也一波三折,至今只是一個地位類似「外語」學習的獨立學科。

要言之,普通話、廣東話、英語的定位理應如何,三者在基礎教育階段將怎樣分工,各自扮演什麼角色,實有賴特區政府作全盤的思考和規劃,不能再聽之任之,以市場主導和家長選擇為藉口逃避問題。

黃家樑